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罗群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罗群

罗群 (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城关小学滨河校区 四川 阿坝 6243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5)10-033-01

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更是一大难点,令很多学生不知所措,《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育人交流。"作者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下走访得知:"许多学生畏惧写作,归根结底是他们缺乏灵感和素材,即使冥思苦想也不知道写什么和如何写,因此,丧失写作信心和乐趣。作者认为:出现这些不利趋势主要还是和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息息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作者深感作文教学的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又快又好的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同时积极借鉴同行优秀成果,特作以下探析,以期为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进献微薄之力。

一、作文教学不应局限于形式而要构建学生乐于表达的欲望。

作文难,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另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觉得作文没什么可写。因此,调动学生乐于表达至关重要。此外,调动学生乐于表达欲望的方式五花八门。

1现代教育教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一旦学生依据自身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艰难险阻便迎刃而解。因此,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将作文的表达欲望和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促使学生置身于活动和生活的氛围之中,只有在激情四射、独特感受和素材丰富的时候,才会促使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表达欲望便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杜绝那种放任自流,而到了临场才口若悬河的讲解一些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等;

2 对于作文命题不要轻易限制一些条件,以便桎梏学生个性发挥,小学生拥有不同的个性,而这些不同个性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表达方式上也会不尽相同,因此,他们会结合自身客观实际进行选择写作素材和表达方式,以便描绘异彩纷呈的外部世界,一般而言,作文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假如在学生写作时教师给与过多的干涉和束缚,他们在选择素材、阐述内容和思想表达等方面便会亦步亦趋,丧失写作的趣味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作者时常贴近学生个性差异,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思维,变革作文形式,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个性飞扬,积极主动的阐述所见、所想和所感。在乐于表达中体验成功愉悦感。

3 贴近小学生客观实际,进一步增强学生写作主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生活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因此,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将学生写作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以便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的无穷动力,闻名遐迩打语文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便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因此,学生进行写作的素材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只有贴近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写作的主动性。

二、激励学生说肺腑之言,表真情实感。

"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学生最好的教师。生活就是作文,作文就是生活。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和有感而发,作者要求他们写作的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来阐述真情实感,彰显小学生天性。

1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现实生活来选择写作素材,扑捉真情实感来丰富写作素材,促使学生们明确作文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激励学生敢于体验现实生活,在体验中发现素材、分析素材和运用素材,真情实感不仅可以叩开人们尘封的心灵更是最佳素材,不仅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拓展他们思维深度和广度,促使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激发。比如:当学生成功的写出一篇作文后,作者积极组织其他学生进行品鉴,探讨可取的地方,分析不足的地方,等下次碰到类似作文题材时,学生的写作不再是胡编乱造和虚情假意而是一篇篇真情流露的作文。

2 语文教师应用一种尊重和赏识的态度激励他们敢说实话。当学生在写作时一些真挚的内容或者段落以后,即使一些背离写作要求,但我们语文教师还是要积极鼓励,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修改建议。

三、指导学生写作策略。

1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细致观察,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心灵来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此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留意现实生活,细致观察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在细致观察中奇思妙想,灵感迸发和乐于表达。

2 在写作中悉心指导。常言道;"教材就是个例子。"入选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的,课文中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和遣词造句的独特艺术功底都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因此,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依据范例进行模仿写作,推敲文章内涵,在一种直观和形象中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想象和去感悟,在此基础之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一些写作经验,在合适的时间内强化学生训练,为写好作文开辟出一条捷径。

3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优美词汇和句子。语文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词汇量,只有这样才能才思涌现和下笔如神,缺乏特定的语言积累,学生只会满肚子话说不出,内心情感无法得到宣泄,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课外书籍直接或者间接的积累语言。

言而总之:以上三点只是作者的一些点滴体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积极秉承新理念,指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在辅助于科学合理的指导,构建一种适合他们充分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氛围,促使他们乐于写作,乐于表达,体验生活的一部分,那时作文写作将不再是难以企及。

论文作者:罗群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  ;  ;  ;  ;  ;  ;  ;  

小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_罗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