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咪唑涂布剂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肖艳霞

左旋咪唑涂布剂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肖艳霞

肖艳霞

务川县人民医院 贵州 务川 564300

【摘要】目的:分析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结果:对照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左旋咪唑涂布剂;拉米夫定;乙肝病毒性肝炎

乙肝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等,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肝大、消化道症状、黄疸及肝区疼痛等,若不及时治疗,将产生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针对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临床疗效较为明显,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将7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5,年龄均在20至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2±3.46)岁;实验组3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6,年龄均在19至5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06±3.87)岁。两组患者均诊断为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排除严重心、肺、肾功能不足患者,本次观察均在患者同意下进行。

对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后发现,p值大于0.05,统计学无意义,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每次100毫克,一天一次,连续服用一年;实验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拉米夫定使用方式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涂药前,将患者四肢近端内侧皮肤进行常规清洁,将5毫升药液均匀涂抹于清洁后的皮肤表面,保证涂药后24小时内不对涂药处进行清洗,一周两次,每晚入睡前口服75毫克潘生丁,每个月注射30ug的乙肝疫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完全应答率及血清转换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HBeAg血清转换为阴性,ALT复常为完全应答,HBV—DNA量减低;HBeAg血清未转为阴性,ALT复常为部分应答,HBV—DNA量减低;HBeAg血清未转为阴性,ALT未复常为无应答,HBV—DNA量未变化[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若P<0.05,代表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之间对比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若P>0.05,代表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之间对比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与实验组治疗后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n/%)

组别 血清转换率 完全应答 部分应答

对照组(36)5(13.89) 6(16.67) 10(27.78)

实验组(36)20(55.56)15(41.67)18(50.00)

注:两组血清转换率及完全应答率相比较(P<0.05)。

3.讨论

乙肝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及流行面广泛等特点。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拉米夫定是一种胞嘧啶核苷衍生物,有较强的抑制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不仅能有效抑制肝炎病毒的DNA聚合酶及逆转录酶,快速降低机体内血清肝炎病毒DNA水平,改善肝组织及肝功能的病变,但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长期坚持服药,对血清转换的效果不显著,并且容易发生病毒变异,一旦停药,将会发生反跳现象,不利于患者预后[3];而左旋咪唑涂布剂是一种近年来新开发的新剂型,主要通过皮肤给药的方式经患者皮肤吸收至体内,从而达到全身治疗的效果。除此之外,左旋咪唑具有一定的免疫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T细胞转化,诱生干扰素,增强单核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4]。此外,潘生丁能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进一步改善肝脏内血循环,增加肝脏内供应营养的能力,刺激机体内产生高剂量干扰素,达到增强机体抗病毒的能力,药物的有效联合使用能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的理想效果。从本次观察的结果数据中可以看出,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的实验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血清转换率比单纯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高出41.67%,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完全应答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可知,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肝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清转换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志典,阮运河,莫思柏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5):693-695.

[2]刘亚梅.叶下珠复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20例[J].陕西中医,2010,31(1):15-17.

[3]王思望,严有望.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J].医药导报,2011,30(6):735-738.

[4]邹桂舟,叶珺,郜玉锋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14(3):195-196.

论文作者:肖艳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左旋咪唑涂布剂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肖艳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