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矿山的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论文_杨祯

当前矿山的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论文_杨祯

成都中材建设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我国矿产资源丰富,是采矿大国,就目前的采矿业而言,我国现在已开采的矿产达 180 多种,采矿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国内矿业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强烈反响,给矿业行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矿山的安全现状,提出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的问题加强安全管理。

关键词:矿山;安全形式;影响因素;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大小矿企众多,每年因矿山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比例却依然不容乐观,这不仅极大的影响了矿山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较大的困扰。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背景下,保证矿山安全、可持续、稳定发展是当务之急。因此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为矿工营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是现代采矿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严格的安全管理是矿工生命安全的保证,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1、我国矿山安全形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1.1 我国矿山安全事故与现状分析

我国矿山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中小型矿山,约占事故总数的 82%以上。在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下,各部门的技术人员也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不仅加大了安全管理意识的宣传,同时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上也予以了应有的重视,配套的设备更新及采集技术的改进也发挥出了较强的作用,但是这些依然无法满足不同地域下的安全管理需求,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持续的加以改进。

1.2 矿山安全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的影响

对于矿山采集而言,周边的地质、水文环境的影响力是比较大的,并且不同地区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的分布也各具特点,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同时,矿井作业一般都是在地下进行的,如果水文因素分析的不全面也会给矿井作业造成较大的困扰,如巷道的掘进、通风、支护等,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及时的进行详细的分析,避免倒灌现象的出现。

(2)作业技术的影响

规范化的作业对矿山安全管理也十分的重要,但是各种技术的选用也会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就爆破技术而言,该技术的应用在矿山的开采中比较常见,但是其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比较大的,经过剧烈的爆炸必然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冲击,影响到周边岩层的稳定性,极易引发各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在矿山的管理中予以重视。

(3)主观因素的影响

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矿山安全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该制度必须非常的细致、全面,并涉及到具体作业的方方面面,同时较强的执行力及配套的奖惩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业前的安全培训、规范化作业意识的培养及作业护具的质量都会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管理中逐步的落实下去。

2、引发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

2.1 采矿作业复杂,技术水平不高

采矿作业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生产环节很多,特别是在井下作业时,工作场所狭小,劳动条件差,而且井下工作环境复杂,地质条件随着矿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这都为矿工的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

2.2 矿山开采设备落后,技术研究投入不足

根据近年来矿山安全事故调查显示,50% 左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设备缺陷、安全设施不完备或不符合标准、生产环境恶劣等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最终可归结为安全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

2.3 专业人员少,管理水平低

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采矿业发展迅猛,相比之下,采矿相关专业的人才却很缺乏,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专业采矿技术人员就更少了。另外在企业管理水平上,管理层管理不到位。据调查,75% 的安全事故发生在中小矿企。这些矿山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采矿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不了解,管理层管理知识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矿工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矿山安全立法工作虽然已经开展了 10 多年,但一直未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相关法规中的一些标准、要求已不适应现代矿山安全形势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一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程,急需修订、完善。我国采矿业发展快速,但企业发展良莠不齐,对其进行全面监管难度很大,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对一些证件不齐全的矿山企业放任开采,政府管理的不到位和放纵,毕然会酿成安全事故。

3、提出解决问题对策

3.1 增加科研投入,攻克技术难题

针对我国采矿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国家级矿企必须加大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国外在采矿安全技术方面的技术与经验高于国内水平,我们可以根据矿企的具体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2 增加安全投入、保障员工安全生产

安全投入是一个矿企必不可少的成本支出,只有将安全投入落到实处,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定期为生产设备进行检修及更换零件,定期检查生产环境的安全指标是否符合规定条件。

3.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员工在入职前一定要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加强安全意识、熟悉工作环境、熟练操作技能、学习基本的避灾救援知识、掌握基本的事故防治与处理方法等,直到培训合格,获得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入职后,企业要定期安排员工进行继续培训,不断的加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员工熟练安全知识,即使发生生产事故,也能增强员工的自救生存能力。

4、矿山安全管理措施

4.1严控采矿证审批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在加强采矿证发放的审批工作基础上,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大矿山日常生产安全检查力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不能姑息、纵容,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达到安全生产要求才准予生产。

4.2 做好开采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加强对矿山自然环境的考察与勘测,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分析,也为各项作业技术的选择提供相应的指引。详细的地质分析必须准确的估算出岩层的分布及走势,同时也要包含该区域周边地下水的含量及分布,为施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提供有力的支持,要做好系统性文件档案的整理,为安全事故的分析提供详细的资料

4.3 加强矿山地质勘探工作

地质勘探必须要查明岩石、地层、构造、矿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等,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在基建和生产过程中,还需加强矿床勘探、研究,为生产管理提供更加精细的地质资料。

4.4重视安全施工意识的培养,建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受矿山工人文化程度的影响,其安全意识较差,且部分中小型企业将效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因此在安全意识的培养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也存在些许的不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重视岗前培训,重视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设备的更新,通过多种途径将安全意识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秩序化,可以通过技能竞赛及模拟演练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重视护具的

结束语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山,只有保证安全生产,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矿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矿山的安全生产,以便于更好的促进矿山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就是为我国经济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启明.金属矿山安全形势、问题及对策[J].金属矿山,2005,(10).

[2]蒋敖.浅析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3(14).

[3]叶建华.论矿山安全文化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论文作者:杨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当前矿山的安全现状分析与安全管理论文_杨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