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活检病理在临床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国伟

(资中县人民医院; 6412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患者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需要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术后则需接受外科病理诊断,对患者接受两种诊断方法后的胃癌确诊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患者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诊断的确诊例数少于外科病理诊断,但是两种诊断方式的确诊例数十分接近,相关数据对比后无差异存在(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的诊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该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胃癌;外科病理诊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确诊;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308-02

胃癌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也是我国消化道肿瘤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伴随目前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巨大变化,我国胃癌患者的数量与过去相比明显增多,绝大多数胃癌患者在发病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患者就诊的时候病情已经较为严重,即便患者接受胃切除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的存活率仍然较低[2]。临床关于胃癌患者的发病原因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多认为与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相关[3]。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对其进行尽早准确诊断才能为其后续治疗奠定基础,我院为胃癌患者选择胃镜活检病理诊断方案,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根据相关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当中选择42例胃癌对象进行相关分析,此次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且征求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同意。所有患者的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与疼痛,部分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胸骨后不适、其它贫血等情况。我院将如下对象纳入:个人资料完整、具备手术指征、自愿入组、意识正常。我院排除下列患者:其它类型癌症患者、胃部手术史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意识不清对象、非自愿入组患者、表达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所选患者当中,男性患者为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2—73岁,病程最短为4个月,最长为5年。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医生依次对患者的食管、胃部以及十二指肠球部进行观察,在胃镜诊断的同时对其胃部黏膜进行观察,针对无法肉眼判断的组织情况,医生选择胃部黏膜活检。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选择活检部位,针对隆起型早期胃癌患者,医生需要对其基底部与顶端组织细胞进行活检,如果患者为胃部黏膜下病变,医生需要在黏膜中央的凹陷部位进行细胞活检,并且取溃疡周围部位进行组织活检。

所有患者还需要接受外科病理诊断,医生需要进行规范取材,直径在1cm以下的病灶可以全部取材,若患者病灶在1cm以上,需要选择典型部位进行取材。医生选择40g/L的多聚甲醛进行标本固定处理,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将所选标本制定为切片并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灶,并且对病灶的形状与大小等进行记录。对于明确诊断为早期胃癌的患者,医生需要提出发病原因,并且对预后方案进行制定,并且在进行病理诊断的时候结合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且对不同部位的诊断差异进行评估[4]。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分别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与外科病理诊断后的确诊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浅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需接受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患者的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接受X2检验,若具体数据比较后结果显示P<0.05,即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患者接受不同方式诊断后的确诊情况n(%)

从上表1当中所显示的数据可看出,患者接受外科病理诊断的确诊率高于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但两种诊断方式数据十分接近,对比后无差异存在。

3 讨论

胃癌是目前临床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且患者死亡率较高,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胃癌患者的发病因素类型较多,患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不当以及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引发胃癌。根据临床相关研究证实,胃癌患者如果可以接受较早科学诊断,其后续治疗可以适当延长生命,并且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5]。

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也在胃癌患者诊断中广泛应用,并且已经被视为胃癌患者术前诊断的“金标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并且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个人痛苦,并且为患者确诊提供科学依据。但是,与外科病理诊断相比,胃镜活检病理诊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果医生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取材不当等情况,患者的诊断结果就会受到相应影响,且组织细胞分化情况的诊断准确性也会不够,这就会给患者诊断造成影响。所以,医生在给予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同时,也可以选择外科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分析。

在此次研究当中,胃癌患者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确诊率为88.1%,低于外科病理诊断97.6%的确诊率,但数据差异不大,体现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优势。

结语:

对于患有胃癌患者的具体诊断方案选择来讲,让其接受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效果相对较好,确诊率可得到一定保证,该诊断方式值得在胃癌患者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彬.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9):46-47.

[2]熊晓玲.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3):73-74.

[3]何凡桂.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3):14-16.

[4]郭宏兴,刘发全,高珂,李继生,邓瑞华.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异同的研究[J].广州医药,2018,49(04):73-75.

[5]赵金晶,李化梅.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07):246-247.

论文作者:刘国伟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胃镜活检病理在临床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刘国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