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财政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关于我国财政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对我国财政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在许多方面为国家财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指明了方向。

一、十四大以来财政改革的实践和体会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五年,也是我国财政改革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初步概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过去的五年,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基本国情出发,对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改革了预算管理制度。为了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要求,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透明度,1992年,将沿用多年的单式预算制改为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从财力分配的角度体现了政府双重职能的行使。二是统一了各类企业的财会制度。1993年,在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管理经验和从基本国情出发的基础上,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国际通行的会计语言,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按部门和行业设置会计制度的做法。三是改革了税收制度,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1994年,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财税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新型的流转税制度,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在此基础上,将原来对地方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改为合理划分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比较科学地划分和初步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从1995年起,又采取措施对新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相继取消了省对中央按原体制上解的递增率,初步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清理了一些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改革了出口退税制度,调整了部分税种的征管等。这些改革和措施的实施,理顺了财政分配中的一些基本关系,较好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标志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起来了。

(二)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过去在包干体制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很不稳定,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基本上是块“死面”。整个国家财政,一年增收额约有二三百亿元。但从1994年开始,国家财政每年都增收八九百亿元,1996年、1997年均增收1000亿元以上。1993—1997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这几年财政收入之所以保持了这么快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发展固然是一个主要原因,但与我们初步建立的一个新型的、比较稳定的增收机制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分不开的。比较稳定的增收机制主要包括:(1)设计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流转税制。现阶段, 我国的经济发展总的来说还是个速度型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新的以增值税为主体、以消费税和营业税为补充的流转税制度适应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力地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清理、整顿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新税制实施后,对一些行业和产品的增值税、所得税和其它税种的过渡性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1996年又在降低关税税率的同时,改革了出口退税办法。通过这些措施,集中了税权,基本杜绝了过去随意减免国家税收的现象,堵塞了收入漏洞,增加了财政收入。(3 )分设了两套税务机构。明确划分了中央、地方税务机构的征管范围和责任,加大了征管力度,保证了税收的稳定增长。过去一些很难征管的零散税种,这几年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4 )分税制的体制调动了各级的理财积极性。新体制权责分明,自求平衡,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都把财政收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为财政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财政职能转换有了积极进展。在财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政府职能转换的需要,财政职能转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逐步下放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扩大了企业理财自主权。为推进企业改革,使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地配置资源,按照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指导思想,近几年,财政逐步下放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赋予了企业在执行国家统一财会制度基础上更大的理财自主权和灵活性。先后取消了对国有企业征收的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将国有大中型企业所得税税率由55%降到33%;提高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允许企业长期贷款利息及汇兑损益进成本;允许企业技术开发费在成本费用中据实列支;允许企业奖金计入成本。1996年又出台了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四项政策等等。这些措施扩大了企业的自主财力,支持了企业改革,为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创造了条件。二是调整了税收的经济调节作用。近几年来,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调节范围,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分配关系,税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步伐,建立了新的流转税制度,既有覆盖全部经济活动的一般调节,又有针对特定经济活动的特殊调节,构成了面向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调控系统;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条件;改革了涉外税收制度,制定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取消了工商统一税,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流转税收制度,促进了对外经济的发展。这些改革,增强了税收调节经济运行和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筹集资金的作用。三是财政调节产业结构和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将占收入比重大、增长稳定的税种划为中央固定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打破了财政包干体制下财政体制与税收制度对产业结构的逆向调节作用,地方政府根据新体制下不同产业对财政的贡献大小,逐步把投资重点转向了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农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由此得到加强,过去那种靠上项目、靠增加产值来增加财政收入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得到一定抑制。同时,近几年财政一直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实行了灵活的资金分配方式。一方面,改变了过去经济建设和事业发展全靠国家财政包下来的办法,调动了各方面资金,形成了财政、信用、举债、集资、利用外资等相结合的多元资金来源格局;另一方面,改变了过去单一财政无偿拨款的方式,实行以无偿拨款为主,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灵活方式,提高了财政资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五是依据公平与效率原则,注重收入分配的调节。为缓解分配差距扩大的矛盾,财政出台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增强了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能力;从1994年起中央财政尽财力可能,实施了过渡性转移支付制度,对平衡地区间财力差距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六是改进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近几年,财政在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进行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登记,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开展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制定了有关财税配套政策和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督,维护了国家权益。

财政改革的这些成就,在有力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同时,也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建设迈出了重大步伐。但是也要看到,财政改革和建设取得的这些成绩仅仅是初步的,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发展对财政的需要相比,还有不少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突出的有:一是财政分配中,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色彩还仍然存在。改革以来,财政统收的局面被打破,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尚未根本转变,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应由社会负担的开支,财政还仍然承担着。如近几年在国家大量增加企业自主财力的情况下,每年还要支付大量的企业亏损补贴;又如在目前收入分配过多向个人倾斜,居民收入水平成倍增长的同时,国家财政仍然通过各种“明补”和“暗补”的方式保留着对居民个人的大量支出补贴和福利性补贴,等等。这些都说明,目前的财政分配政策还不完全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二是理财范围还不适应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较改革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国家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情况下,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1996年在我国6.78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非国有经济(含集体经济)的比重已占到58%,而1996年的工商税收中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仅占43.8%;在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分配比例大幅度上升,1996年比1991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但我国的财政收入中来自个人的收入却很少,1996年全国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只有193 亿元,占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仅为0.4%,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2%。因此,适应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调整财政收入来源结构是今后财政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三是财政收支矛盾还很大,满足不了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收入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而言,财政的“两个比重”仍然很低,收入总量明显不足,加上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加大,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一直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应由政府负担的开支,如公共设施、重要的基础产业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支出,财政却没有充足的财力予以保证。四是财政管理和法制不规范、不健全,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由于财政执法检查监督不力,加上一些重要的财经法规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使得这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财政管理相对弱化,财经纪律松驰的情况也很严重,在收入管理上,企业财务核算不严、成本不实,盈亏虚假;税收越权减免和随意缓征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偷漏税和欠税问题还严重的存在;有的政府收入还游离于预算之外,国家财政难以实现对国家财力的统筹规范管理等等。在支出管理上,支出“越位”和“缺位”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财政供养负担重,人、车、会、话等重点支出项目的管理不严,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现象。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由于财政监管不力,有的地方擅自将预算内资金转移到预算外,有些地方和部门巧立名目自行设立基金和收费项目,资金的使用脱离财政管理和人大监督,滥支挪用现象严重,既造成社会分配格局扭曲,又使得预算内外综合财力的整体使用效益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二、我国财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确立了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经济运行机制转向以市场运行为基础,社会经济生活呈现了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企业经营的独立化、宏观调控的间接化、经济生活法制化和福利保障社会化等特点。在这种体制下,政府职能的范围、调节经济的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运行已不适应新体制发展的要求,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财政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经过几年的努力,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呈现。我们要坚持这个目标,努力取得新的突破,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仍属于政府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必须坚持政府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承担着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任务,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也必须相应地承担起政府的这些职能。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要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实现区域间经济平衡发展,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全民素质的提高,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府的这些任务体现在财政上,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财政将担负着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更为艰巨的任务。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力有限,今后一个时期,政府面临着支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任,财政的经济建设任务相当繁重。我国是具有12亿人口、8亿多农民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95 亿元,按三年平均汇率计算,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七位。一些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96年比1978年增加了2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了3倍,基本上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虽然有了这样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发展不发达也不均衡等原因,无论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科技教育文化总体水平考察,我国仍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着要全面实现第二、第三步战略目标,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重大任务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有比其他中等发达国家快得多的经济发展速度。因此,要实现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政府支持经济快速增长,实现有限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控任务相当艰巨,而财政集中必要财力,调节资源分配,强化调控力度,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政府调控目标的实现,肩负着重大责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国家工业化,政府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财政则要相应增加投入。目前我国还处在农业人口众多、工业化程度不高、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要实现十五大提出的,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政府必须加快工业化的推进速度,而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来支撑,而且这往往又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需要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就业的压力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培养适合先进生产力要求的劳动者;需要保护环境和资源,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此等等,这些都会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强大的压力。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全民素质的提高,政府必须大力支持社会公用事业发展,财政必要的投入少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与中等收入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科技教育文化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还有1亿多文盲, 成人文盲率平均为12%。1996年我国每万人中拥有的大学生数只有24.7人,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提高全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二是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农业比重大。目前我国有70%多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到30%,不仅低于世界平均45%的水平,低于经济发达国家75%的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60%的水平。三是居民的医疗、卫生、交通、通信、住房等条件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十五大提出,要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公用事业的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因而,从长期看,财政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证社会公益事业和科教文卫等方面投入的任务仍然很重。

4.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拉大,政府要加强调节,财政必须履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职能。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这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在整体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地区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8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488.3元、336.0元和274.3元,中、 西部地区分别相当于东部地区的74.95%和56.17%;1995年全国人均创造国民生产总值4757元,其中:东部地区为7910元,中部地区为3250元,西部地区为2696元,东部地区是西部地区的2.93倍。三大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90年东部为54%,中部为30%,西部为16%,到1995年,东部地区占58%,5年上升4个百分点;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占28%、14%,各下降了2个百分点。同时,在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条件下,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也在扩大,有部分人的年收入比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高出3—5倍,有的甚至高出十几倍或几十倍。在大部分人解决温饱、少部分人率先步入“小康”的情况下,目前全国农村尚有5800万人未解决温饱问题,其中一部分人生活相当艰难;城市有数百万职工下岗停减发工资,其中一部分人生活比较困难。党的十五大特别强调,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指出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同时,还要求要规范收入分配,使收入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针对上述问题和中央的要求,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要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防止地区、个人之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特别是要把消除绝对贫困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财政一方面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通过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扶贫和解困的投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以平衡地区经济发展,弥补市场经济分配不公的缺陷。另一方面要积极履行公平分配的职能,对过高收入实行税收调节,削除收入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以促进社会安定。

5.经济结构不合理,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重大,财政必须支持调节经济结构。“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顽症,是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也是我国经济素质和效益低下的重要根源,它造成企业规模小、行业间相互封闭、专业化程度低,地区经济结构雷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的现象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不少地方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时,没有依据本地资源、技术和交通等特点,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产业同构化现象。这种情况如果不下决心加以制止,发展下去很可能出现新一轮的投资规模更大的重复建设。这样,不仅难以缓解国有企业的困难,而且可能引发新的总量失衡。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把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切实解决“大而全”、“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政府调控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与此相适应,国家财政必须根据产业政策,合理配置资金,正确引导资金流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农业、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保证经济协调发展。

6.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政府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财政应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主要依靠私有经济搞市场经济,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经济基础上的,国有资产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者。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到1996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额已达65894.6亿元。 但目前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中还存在着严重的虚盈实亏、亏损挂帐、潜亏和各种流失现象。财政要代表政府切实履行好管理国有资产的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在今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财政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任务将更为重大。

上述国情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必须集中财力,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同时在客观上也给初级阶段的财政职能建设提出了要求:一是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公共活动的日常开支,使政府履行职能有足够的财力作后盾;二是保证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的资源配置,承担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推进工业化进程,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三是弥补市场机制在收入分配中的缺陷,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调节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水平;四是运用灵活的财税政策和经济杠杆,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五是管好国有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因此,适应我国国情的财政应该是公共型财政、建设型财政和调控型财政三位一体的。公共型财政是任何国家财政都具有的特征,就我国而言,为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政权建设,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国家财政要凭借国家政治主权和社会主权,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分配,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的方式安排资金;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非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力支持。建设型财政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这个阶段是我国经济腾飞、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政府的大量投入是不可少的,国家财政要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公债、投资入股、财政投融资等形式,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额大、微利或无利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科技产业、国家为了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必须掌握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须由国家经营的产业等提供建设资金,为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调控型财政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型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市场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财政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要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都平等的享有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以维护社会安定;而且还要调节国民经济总量(通过财政收支变化),调节所有制结构(通过国有资产的新建、流动或重组),调节产业结构(通过税收和财政体制),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和经济发展能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财政扶贫)等,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三、深化财政改革的措施与对策

深化和完善我国的财政改革,就是要继续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面临的任务,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不断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实现第二、三步战略目标提供财力的,以及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的集分配、建设、调控于一体的复合型财政。建设这样的财政,尤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和完善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运行机制。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我国财政改革的实践证明,用分税制体制来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是可行的,也是成功的。但是,通过几年的运行,也暴露出一些值得研究的课题:一是用“基数法”核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分税制本身就是为了改变过去财政包干体制下各地财力分配不公的问题,使中央能有更多的财力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但税收返还按1993年中央从地方净上划的收入数额作为税收返还基数,使一些财力较充裕、发展较快的地区能从税收返还中得到较大的好处,而一些贫困落后的地区,则难以得到较多的税收返还,从而不利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二是一般转移支付规模过小,难以解决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衡和调节东西部地区财力差距的问题。同时专项转移支付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专项资金的分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三是中央财政在财力分配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完全保证。从目前情况看,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大头都在地方,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高达60%,以致中央财政无力调控关系到宏观全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事业,影响到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以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一是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逐步做到中央政府事权由中央财政负担支出,地方政府事权由地方财政负担支出,中央与地方的共同事权也要以规范的方式确定下来。二是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的税种划分,使之与各自承担的事权相适应。三是建立以一般转移支付制度为主、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为辅的转移支付体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转移支付制度要尽可能考虑到影响地方财政支出的各种因素,使一般转移支付制度更科学、更规范。同时建议制订与中央财政掌握的各种专项资金相对应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并使其尽可能反映各种专项拨款的特点和要求,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透明度。总之,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上,既要讲全局观念,保持中央财政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又要发挥财政平衡地区财力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2.正确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1994年的税制改革对内资企业实行了统一的所得税制度,初步解决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不平等竞争问题,也使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目前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分配关系仍不规范,国有企业设备老化、亏损严重、人员和社会负担重等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国家财政每年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有几百亿元,国有企业的困难是造成国家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同时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也还有一些差异,目前内资企业基本上按33%的税率交纳所得税,而对外资企业按不同行业设置15—27%不等的所得税率征收所得税,导致许多国有企业不惜血本与外商合资,有的实际上外商不曾投资也打着合资企业的招牌,目的是合法避税,造成财政收入的流失。为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从近期看,要按照十五大提出的国有企业改革方针,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抓大放小以及企业联合、兼并、股份制等途径,切实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规模经营和集团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切实扭转国有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从长远看,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一是建议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按照统一的企业所得税规范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公平竞争。同时,对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要建立起国有资产按资分利、按股分红等的利润分配制度。二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使不同类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因联合、兼并、破产行为而导致的企业职工失业和再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也是减轻企业社会负担的切实有效途径。

3.正确处理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从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看,通过劳动报酬和要素收入等形式,大约70%部分归个人支配,而目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额只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2%,大量的应税个人收入被流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加强个人收入的税收征管,将是今后理财的一条重要渠道。为此,应适应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的变化,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征遗产税等新税种,规范国家与个人的分配关系,使收入分配差距趋向合理,防止两极分化。

4.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控制力。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公有制为主体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资产又在公有资产中占主导地位。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一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既要健全现有的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切实履行政府委托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职能;又要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经营机构。所谓产权经营是通过对各类国有资产的生产经营企业的投资进行控股、参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资产经营活动。目前这方面的改革明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三是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体系。资产评估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兼并、合资、联营以及资产拍卖、折股出售的经济行为大量涌现出来,如果作价不公就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评估体系的健全,既要加强现有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的评估中心的建设,又要加强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过程的监督,同时要加强资产评估制度的建设。

5.进一步完善税制,提高税收聚财和调控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政策导向、收入再分配三大功能。在财政收入中税收所占比重越高,说明分配制度的规范性和财政管理的法律性越强。从近期看,税制建设的重点是,取消按行政隶属关系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做法,发挥企业所得税在促进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联合和协作的作用;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要研究开征遗产税,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着力解决越权减免税、企业欠税、缓征和偷漏骗税以及截留财政收入的问题;加强税收法制建设,严格依法治税。从长远看,要合理调整税收政策,改进和完善税收制度,开辟税源,扩大税基,加大征管力度,使税收收入结构适应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的变化。要建立流转税和所得税双重主体税种的税收调控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现行复合税制为基础,统一税法,集中税权,公平税负,拓宽税基,规范征管,控制减免,强化税收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的功能。

6.健全财政支出机制,提高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一是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要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压缩行政管理费支出,适当提高建设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强财政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控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退出一些盈利性、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必要的,但不等于完全放弃对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这些投资对国民经济协调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投资,可以起到引导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同时,注意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投入。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问题相当突出,要在适当集中财力的基础上,动员各方力量,增加对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管理。要对各地在财政支出管理方面探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制度化。如“人、车、话、会、医”等重点支出项目的支出管理办法、零基预算、政府采购制度、支出效益考核制度等,要加以总结和归纳,逐步形成规范的支出管理制度,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7.加强国债机制的建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债管理体系。国债是财政收入的重要补充,也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从近期看,国债机制的建设主要是控制国债的发行规模和明确国债的使用方向,提高债务收入的使用效益和偿债能力。从长远看,要制定合理的债务政策,建立集中统一的国家债务管理体制。要完善国债运作机制,在建立起一级国债市场的同时,完善国债二级市场,加强对国债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确保国债市场的正常运转。要改变国债种类、期限单一的国债结构,发行长、中、短期相结合的国债,优化债务结构,适应不同投资者的需求,提高国债的筹资能力,避免偿债高峰,这也有利于提高政府调控金融市场的能力。要建立偿债基金,减少国家借债风险,缓解偿债高峰压力。要加强对外债的集中统一管理,举借外债必须考虑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要根据外债的性质和用款单位的不同,将外债纳入国家预算和财政监督范围之内,保证外债的有效使用和如期偿还,维护国家的声誉。WW刘静武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我国财政改革实践与发展的思考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