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之我见论文_鲍钟威

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之我见论文_鲍钟威

摘要:教师认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立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明确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教师是提供发现知识、探究知识的平台知识“中转站”,学生为知识学习的实践者和发现者。第二,注重引导和自主学习的“度”,即教师应在准确判断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性地引导。本文基于以上两点,从实践教学、微课教学以及互动教学着力,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提升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不注重对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将整个物理学习课堂,归还于学生的教学观念,便成为空谈,而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成为遥遥无期的事情。为此,教师应真正明确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情,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制定出最为接近学生学习区域的教学模式,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运用实践教学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教师认为实践教学法的优势在于给与学生充分自主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充分运用教师提供的知识,运用课本内容,并真正地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现、感知和理解过程中,在增强学生高中物理知识学习参与感的同时,提升整体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讲授“超重”与“失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并准备相应的工具,让学生进行探究,提升学生创设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感。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点,准备工具。教师准备如下的工具:测力计、天平及砝码。第二点,创设问题。在开课后,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对学生说:“你们可以结合课本内容中,理解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并运用实践的方式,证明超重和失重的存在,还应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上述问题进行描述!”第三点,巡场观察。为了提升学生的课堂物理知识学习参与感,维持整个的课堂秩序,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讨论动态,并默默记录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整体的高中物理教学高效性。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进行提问。小陈说:“大家看我手中的测力计,当我猛然向上提时,测力计的受到惯性的原因,导致其显示的重力明显大于砝码本身的重力,这是超重状态;当我猛然向下放测力计时,测力计上的重力明显小于实际物体重力,而此为失重状态。”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给与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究空间,让学生从自身实践的角度,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提升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二、使用微课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教师认为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让学生灵活掌握课下知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真正进行知识学习、理解、运用和分析,使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物理学习获得感。与此同时,教师应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时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实现对学生的精准指导,提升整体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授“圆周运动”这部分知识时,教师运用微课进行授课,并在教授此部分知识前,将教学内容发放给学生,给与他们更为广阔的探究空间,并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精准性的教学指导。具体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执行。第一方面,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在进行竞技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摩托车在弯道超车的过程中,车和人会向弯道的内侧倾斜,你们知道具体的原因吗?可以运用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第二方面,展示相关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吸收效率,教师运用Flash动画的形式,展示此部分内容,并在此过程中,诠释向心力概念。第三方面,实施引导。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最为担心的是后进生的学习状况,因而主动和他们进行交流,帮助后进生分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整体的微课物理教学质量。第四点,分享成果。在再次上课后,高中物理教师对学生提问。小冉积极地举手说:“上述现象考验的是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关于向心力的知识,即赛车手在转弯的过程中,赛车和人需要向心力,因而需要创设向心力产生的条件,而车和人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原因是可以获得底面对人的倾斜作用力,而此作用力可以和对应的重力形成合力,从而得到赛车手所需要的向心力,并实现弯道的顺利超车。”教师运用微课教学法,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他们的学习获得感,提升整体的微课教学质量。

三、巧用互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互动教学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实际学习状况,并进行精准性地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科学性和方向性,从而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和运用物理知识,获得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能增强教师自身教学的亲和力,提升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知识吸收效率。

例如,在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实验情境,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并在此过程中,为互动教学创设交流内容,提升整体的互动教学质量。教师在此运用文字的形式,展现视频中的场景:一个小铁球悬挂在屋顶上,在铁球的两端对称性的站着两位学生,一位学生将铁球移至左侧学生的鼻尖处,并放手。教师适时地暂停,并对学生说:“你们猜测,这个铁球会打到对面的那为学生吗?”学生的好奇心瞬间被调动起来。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播放余下的视频。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铁球没有的打到对面的学生。教师引导性地对学生说:“你们可以思考此次试验蕴含着那些知识,并运用本节讲授的内容进行阐释!”在一阵沉默后,教师询问学生:“谁可以运用自己的理解,诠释这种物理现象?”小洛积极地举手说:“这是考察的能量守恒定理的知识。即物体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会保持整体的能量守恒,即在理想的状态下,铁球会撞到另一位学生的鼻子,但是受到摩擦力、重力等因素的制约,这种现象没有发生。”在大部分学生掌握此部分内容后,教师说:“你们可以联想生活中,或学习中,有哪些还包含了能量守守恒定律的知识?”小燕积极地举手说:“在荡秋千的过程中,秋千的来回摆动!”小碧说:“永动机虽然不能实现,但是其中蕴含着能量守恒的知识!”晓月说:“在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遵循质量守恒定理的原则,而这两种守恒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教师通过运用互动教学法,并适时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让他们更为全面地感知知识,运用知识,提升整体的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而言之,在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真正地转变原有的错误观念,真正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让他们在进行实践,进行分享学习想法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掌握物理学习技能,增强他们的物理学习获得感,实现物理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马虎山.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学周刊.2016(10)

[2]朱玉荣.探究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9)

[3]唐彩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8)

论文作者:鲍钟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  ;  ;  ;  ;  ;  ;  ;  

促进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之我见论文_鲍钟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