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的阐述论文_蔡江涛

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的阐述论文_蔡江涛

身份证号码:13068219870515XXXX

摘要:在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和持续的发展,在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方面也在不断地增加,由此导致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高潮,建筑工程的功能化、城市建设的立体化等等新的课题都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的新特征,从而使得工程建设也对地基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基强度不足的情况,因而往往需要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导致地基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的阐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高一些有用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单位工程中,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施工技术有很多,而每种施工技术也都有它的优缺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所以对每一项工程都应当从其处理要求、地基条件、材料机具来源以及工程费用等各个方面来进行综合地考虑,以此来对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从而杜绝建筑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1.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房屋建筑地基质量问题一般均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压缩性、膨胀性、剪切性、透水性以及受动力特性。具体情况如下:

1.1改善透水性

地下流水一般都按照固有的规律进行流动,这对于地基改造工程会产生一定压力。当水分深入到地表以下时,就会对地基进行长时间和强程度的浸泡,为了能降低其强度,应该实行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1.2优化剪切特性

房屋建设中地基的特性及其抗剪强弱能直接影响到地基受到土层压力后所呈现出的稳定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采取降低土层压力的方法,增强地基抗压性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施工中由于剪切破坏带来的压力对地基稳定性的威胁。

1.3提升压缩特性

软土地基压缩性直接决定了施工中地基的沉降程度,想要达到降低沉降程度就需要在实施中提高地基模量。

1.4改变受动力特征

由于地震时液化的散状沙土会直接影响到基地的承载力大小及强度,此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将其转化为土,并避免出现更深层液化现象。所以,对于房屋楼层的建筑地基的处理是必要也是重要的。

2.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2.1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所以在施工中会注意对软土地基的施工。但是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问题和教育方面的差异,部分企业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软土地基的认识,必须意识到加强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必须深入研究软土地基对于建筑工程带来的严重危害。在加强认识的基础上,需要对当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进行研讨,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技术或方法。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该加强对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员工充分认识到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其自身在软土施工中的作用,然后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提升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案的质量关系着地基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软土地基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加强对工程的实地勘察,充分了解软土地基的形成和分布情况,研究软土地基的危害,然后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要求的基础上,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案进行优化确定。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条件复杂,施工环境变化多端,所以原先的设计技术方案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而实际的施工方案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

3.常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1地基置换技术

软土地基置换技术也就是采用换填的方式,将软土地基换成硬质地基,可以有效降低地基的含水量,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不过该技术的缺点是无法在大范围内被应用推广,只适合用于小范围的软土地基处理中。此外,在选择软土地基的更换填料时需要研究其透水性能、压实性能和摊铺等特点,然后再进行换填。

3.2深层拌和法

在原有软弱土体的基础上加上水泥石灰等材料,使其形成一定稳定性和强度均匀的固体来对地基加固的处理方法叫深层拌和法。在使用此法进行处理时多采用深层拌和法来进行处理。深层拌和法多分为水泥砂浆喷射法、粉状拌和法、空气喷射法以及水泥搅拌法。但最常见的2种方法是水泥搅拌桩和石灰搅拌桩法。深层水泥搅拌的处理方式多用于粉土泥炭等软弱土体的处理过程中,将利用水泥来加固软土地基。而深层石灰搅拌的方式多是将石灰作为固化剂使用,处理一些塑性指标相对较高的软土地基。

3.3粒料桩法

利用碎石砂砾等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来浇筑直径较大的桩体,再利用水振冲器等专业器械来加强软弱土体与粒料桩之间稳定性强度较高的复合地基,这种方法叫粒料桩处理法。在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粒料桩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对原本的软土进行定量置换,这样在减少排水固结所需时间的同时提高了地基的稳定系数,最后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此种处理方法要选用多种规格尺寸的材料,要确保粒料直径最大不超过5cm,还要将泥量系数控制在5%的范围内。

3.4化学药剂法和冻结施工法

把乳浆状水泥连化学药剂加固剂一同倒入机械中进行搅拌后注入软土地基中,使其形成固化的方法就是化学药剂处理法。化学药剂法可以提高土地的隔水性能,增强地基强度。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地基的加强和开挖后地面用水的情况下。冻结法便是在准备处理的软土地基中卡设一定数量、长度的钢管,并将其连同软土土体一起冻结,最后再对地基中多余水分进行冻结。此法能在开挖面出现渗流水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拦截阻止。所有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均适用这种冻结施工法。但此法的缺点在于造价成本高,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地基膨胀,解冻地基时易出现地基下沉现象,且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比较高。

4.结语

综上可知,在建筑工程中如果对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是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没有做到妥善处理,必然会影响整个地基工程的质量,使地基工程不稳定,这是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鉴于此,加强软土地基的处理和施工技术的研究,提高地基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焦晓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166.

[2]刘艳孝,马德龙.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24):48-49.

[3]黄晓銮.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四川建材,2018,44(12):108-109+111.

论文作者:蔡江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对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及施工技术的阐述论文_蔡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