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世界工厂”有多远?_世界工厂论文

中国离“世界工厂”有多远?_世界工厂论文

中国离“世界工厂”还有多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还有多远论文,工厂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差距是明显的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其中,1985年-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1.86倍,1991-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从1980-1997年的17年间,从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1.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表明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的新生力量。然而,与北美(27%)和日本(15.8%)比,中国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中国实际上还远远称不上“世界工厂”。

除了从份额(总量)上讲,中国离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距离外,中国还谈不上是“世界工厂”的理由还在于:一是企业规模偏小,反映出整体实力相去甚远。比如在整机方面,中国最大的冰箱、洗衣机厂商的年生产规模才200万台左右,而惠而浦的全球洗衣机产量在1999年就高达740万台,其在美国的一家全自动洗衣机生产厂一年的产量就是300万台。在关键零部件方面,中国最大的压缩机厂规模仅250万台,而恩布拉科集团的年生产能力高达2300万台。至于营销规模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显:跨国公司年销售额高达数百亿美元,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海尔的销售额仅数百亿人民币。

二是技术水平低下。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相对不足,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仅占十分之一,机械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的不到5%;产品结构不合理,国际达标优质产品仅占十分之一,不少高技术产品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仍需进口,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逆差达155亿美元,高技术品种钢材每年尚需进口700-800余万吨高档合成树脂自给率不足50%;我国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7美元,而美国为3.4美元,德国为7美元,日本为10.5美元,主要工业产品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冶金重点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0%-40%;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从反映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看,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行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分别只有20%和5%-7%左右。而且,高新技术的发展问题还反映在扩散性弱,同其他产业的关联度低,改造传统产业的作用不够显著。

三是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创新成果产业化迟缓,技术开发与创新经费投入低,大大制约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199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为0.6%,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为5%-10%以上,电信、医药等行业甚至达到20%。我国目前甚至还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多数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消化吸收能力不强,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综合创新。化工、医药产品大部分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机械工业主要产品技术中有57%使用国外技术。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因此比较清楚的一点是,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目前主要只是在某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非科技创新类产品上具有优势。例如,钢、煤、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水泥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占世界市场占有额的第一名。但即使在这些产品方面,中国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例如,中国的格兰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但关键件磁控管仍然依赖进口;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但高性能柜机仍要采用美国谷轮公司的涡旋压缩机,而变频空调统统要依赖日本技术。除此之外,中国企业还存在着供应链管理方式较落后,跨国经营能力差等问题。

另外,随着世界大牌的手机制造商将大量的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手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从产业上看,中国的产业更多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在机械运输设备方面和其他制造业方面明显地占有优势。

过去的20余年中,外商包括跨国公司大量地对中国进行投资,加上中国丰富廉价的人力资源,使得中国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也使得国际上有关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议论日多。中国利用外资的总额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在过去的20年中,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的比例越来越大。

跨国公司发现,中国的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受过良好教育并遵守纪律。中国年轻一代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DBS首席经济学家马俊指出,在过去3年间,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了1123亿美元,在未来两年间还将吸引860亿美元。他说:“这些投资越来越多地来自于大笔的战略性投资,目标包括中国市场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市场,而不仅是寻求廉价劳力。”中国拥有大量受过高中教育的年轻工人,他们每天的收入大约只有不到20元人民币,每年还以百万计的数量进入劳动力市场。中国的很多大学和研究所正在培养训练有素而工资较低的工程师。中国的工业用地在世界也属于最便宜行列,即使在上海,每平方米敢只有25美元,是吉隆坡和曼谷的一半,比日本工业城市横滨便宜60倍。

中国将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加工制造中心,其基本原因便在于新一轮全球经济转移浪潮中,制造业产业正向中国转移。世界的制造业中心自蒸汽机发明后就一直立足于欧洲,后来转移到美国,“二战”后又转移到以日韩为首的东南亚诸国。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日韩等工资成本的加大以及其他供求因素的影响,世界制造业中又从日韩开始向中国转移。中国加入WTO,将大大加快这种转移。中国在吸收大型外资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多独特优势,同时,中国自己的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初具规模。一份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进行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调查数据表明,目前《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我国。另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有4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资金流入我国。我国加入WTO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会把我国作为其市场销售、原料采购、价格制订乃至新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地,为所属的亚洲各地的生产性子公司提供协调管理和综合服务。这无疑将促使我国加速成为“世界工厂。”

有优势也有不足

我们还可以根据我们前面总结的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来分析一下中国到底离“世界工厂”多远。

条件之一,是资源优势。可以肯定,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对丰富,而且价格低廉,不仅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电低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印度,因此这方面的潜力极大。

这方面的问题在于,适应知识经济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进行培育。我国资本和技术资源的不足由于国外的流入得到了弥补。

条件之二,是开放的市场。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参与国际分工的步伐。随着我国加入WTO,开放程度也必将随之深化,我国必将越来越融入国际市场。

条件之三,是金融实力。从理论上说,金融深化之所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是因为:(1)无所不在的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产生了市场上的摩擦力,经济交易活动因此变得举步难行,金融体系将起到润滑油的作用。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制度的发展,信息成本将大大下降,使得市场经济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2)金融深化提高了国内的储蓄水平,并帮助储蓄寻找到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然而,清华大学韩廷春博士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表明,金融深化并没有像经济学家预期的那样强劲地拉动中国的经济增长。如果是考察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指标,则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为零。他的结论是,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仅提高0.008%。更令经济学家迷惑的是,传统的金融发展指标(比如M2/CDP)甚至与经济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金融深化程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反而下降0.09%。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功臣?大量的研究表明,投资水平越高,人均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非国有经济的比重越大,经济增长率提高的越快。而轰轰烈烈的金融深化,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毫无关系!

显然,目前沪深证券市场自身整治尚需时日,其对外资开放也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尚无法承接国际资本的证券投资和大规模的并购资金,无法适应中国建设“世界工厂”的需要。另一方面,在一定意义上承担了中国离岸金融中心的香港由于其厂房租金及人工成本远高于国内,也已经失去发展制造业的机会。

条件之四,是技术创新的能力。目前,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过程中,仍处于有利地位,出于市场扩张的要求,它们在控制核心技术保持领先优势的同时,也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中国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也存在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但是,如前所述,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提高。这需要在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加快非国有企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

条件之五,是政府的政策。这是我国目前实际上比较薄弱的地方。政府在摸索如何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创新方面尚需付出许多努力。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肯定有希望,但是仍需艰难的努力。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靠的是廉价的劳力以及中国潜在的市场,只有当引进的外资与技术的不断更新和革新相结合,才能使得中国的制造业相对于其它国家真正具有比较优势,“世界工厂”的脚跟才能真正站稳。

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尚需努力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国有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入世的契机,全面发展经济,成为“世界工厂”是有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另外,我们必须注意到,历史上的世界工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在向世界工厂努力的过程中,不能因此而忽略信息、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作用。实际上,只有充分重视后者,我们才能建立起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世界工厂。

为加快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应该在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是对在21世纪前10年中具有成长优势的制造业,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类别的发展战略,以充分发挥潜力和优势。一是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应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其中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劳动密集型并不等于技术含量低,纺织业要提高高档面料的水平,增加品牌效应;消费类电子产品要掌握核心技术。二是对于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中主要是指农业机械,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战略,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低廉的价格和满意的服务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场。三是对于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中国缺乏优势技术,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引进资本相结合,加上自己的创新,在学习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汽车、重大装备、石油、飞机制造等产业部属于这一类。四是某些产业要集中力量,按照一定的目标,抢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其次,应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发挥民营资本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量化分析》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在196个工业行业中,只有雷达制造业、人造原油生产业、煤气供应业和船舶制造业4个行业国有经济应适度增强,其余192个行业的国有经济现实控制力都超过了理想值,都应该不同程度地进行战略收缩。国有经济从这些行业的逐步撤离,非国有经济的民间资本不仅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方面大有作为,而且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第三,要消除金融瓶颈,改善金融服务。20世纪80年代阻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是产业瓶颈,90年代以来,金融业已成为产业重组、技术进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重大瓶颈,要加大金融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引入民营金融、外资金融来完善对于制造业的服务。

第四,要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这方面的内容包括:1.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增强转制进入企业的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制定创新战略、增加研究和开发投入、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化发展步伐,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2.要建立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式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建立面向社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逐步形成全国性、网络式、开放式的技术服务体系、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3.要建立以大型企业联合体和骨干转制科研机构为依托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4.要建立以企业为中心,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机制。

■专栏一

“世界工厂”之谓

“世界工厂”就最侠义的概念而言,是用来特指1820-1880年的英国。Pat Hudson(2001)在“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中这样描述英国成为了当时的“世界工厂”:

“在19世纪的几个年代中,英国制造品一度控制了世界贸易。许多大宗制造品在英国能更为有效地生产出来,比其它任何国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英国同时具有商业、金融和政治上的优势来排挤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在有些产业尤其是纺织业、技术和生产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增长。价格水平因此越来越低。在其它许多部门,组织管理上的进步稍小一些,但专业化水平提高更为显著,加上便宜的劳动力同样也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增长和价格水平的下跌。于是在英国国内及海外形成了一个新的巨大的市场,交易着前所未有的多种多样的产品。而在最初没有其它国家能与英国竞争,因此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一般来看,“世界工厂”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它的前提是一国经济融于世界经济,并参与了国际分工;其次,“世界工厂”意味着该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了“工厂”的角色。具体来说,1.在一段时期内,该国的制造业生产相对其它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生产规模和进出口规模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这里强调的是比较优势。在世界经济中,一国成为“世界工厂”并不一定需要具有绝对优势,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着另外的角色。

2.“世界工厂”是特殊国家的特殊现象,它与工业化不同。大多数的国家都经历有工业化的过程,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工厂”的国家先于其他国家开始工业化的进程,这种时间上的优先使其在世界工业革命初期扮演了早期“世界工厂”的角色。随着其他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和完成,其“世界工厂”的地位逐渐丧失。

根据钱纳里等人的标准,对不同工业化的度量主要采用人均GDP,同时考察产出结构、劳动力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国民受教育水平、收入分配结构(和)以及贸易结构等来进行综合判断。

但我们认为,“世界工厂”如果主要也用人均经济总量来度量是不合适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与其工业化的过程基本同步,而绝大多数国家经历了工业化,却并没有成为“世界工厂”。人均GDP仅仅反映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增长阶段,而“世界工厂”必须把一个国家放到整个世界经济中去考虑。那些人口不足一千万的小国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由此,我们提出度量“世界工厂”的标准主要是,一个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重具有绝对比势。当然,相应地,一国进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等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3.对于“世界工厂”,更为严格的标准,还要求它有领导世界制造业潮流的创新产品,或者创新的生产组织管理等等。总之,它们应该能够带动该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带来价格的下降和国际竞争力的上升。

从历史上的“世界工厂”来看,它们在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注册专利数相对很多,而且其增长速度是很快的。

■专栏二

历史上的“世界工厂”

一般来说,只有19世纪下半叶的英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后来的美国和日本,人们并不称之为“世界工厂”,而是称之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

英 国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机器大工业的普遍建立,英国就以其发达的纺织业、采煤业、炼铁业、机器制造业和海运业确立了它的“世界工厂”地位和世界贸易中心地位。1760-1820年的110年间,英国的工业增长了23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0倍,而人口只增长了3.5倍。另外进出口额均增长了7倍多。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的英国,一直把世界工业生产的1/3-1/2和世界贸易的1/5-1/4掌握在自己手中。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表现为英国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品的主要供应者,世界各国则在不同程度上成为英国原料供应地。例如,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值占总产值的比重1819-1821年为66.6%,1829-1831年为67.4%,1844-1846年上升到71.42%而英国所消费的棉花则完全依赖国外进口。这些棉花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和西印度群岛等地。英国不仅是世界各国工业消费品的主要供应者,而且也是生产资料的主要供应者。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煤、铁、机器的输出不断增加。这一时期先后发生在美国和欧洲大陆各国的工业革命,都是在不同程度上靠从英国输入的技术装备进行的。

美 国

美国以及德国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在传统的基本工业方面的优势已经丧失,新兴工业方面则明显处于劣势,“世界工厂”的霸主地位终于丧失了。与此同时,目南北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空前大规模的铁路建设带动了美国的工业和交通进入了飞跃发展时期。1860年美国制成品在世界上占第四位,18世纪80年代初升为第一名。1894年,美国制造业总产值等于英国的2倍,等于欧洲各国总和的一半。此后,美国工业长期保持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到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产量相当于英、德、日、法四国的总和,占全世界的1/3以上。1914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为240亿美元,比南北战争爆发前1859年的不足20亿美元增长了12倍以上。

日 本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的增长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在战后的第一个1/4世纪中,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战后的第二个1/4世纪,日本又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在整个战后年代,日本逐步缩小同美国的经济差距。199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折合36709.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62.0%。

日本经济的成长与制造业的成长密切相关。1965-1971年日本主要制成品产量增长占全球产量增长的比重依次为,钢铁占54%,造船占54%,汽车占46%,电子机械中的民用产品占90%。1953年美国轿车生产量为612万辆,占全球的75%,日本为1万辆。1971年,美国为850万辆,日本为372万辆,为美国的44%。1980年日美轿车产量分别为,704万辆和638万辆,1990年则分别为995万辆和605万辆。日本占全球轿车产量的比重接近30%。

日本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过程同时也是日本成长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大国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总体科技水平已经领先于西欧、接近美国。1983年时,据日本《通商白皮书》统计,在159项关键技术中,日本同时领先于美国、西欧的有39项,与美国、西欧接近的有38项,落后的为16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在钢铁、石化、汽车制造方面引进、发明、应用了大量的新的技术,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到80年代已经全面地超过欧洲、赶上美国,并在钢铁、汽车等重点产业形成了远高于美国的竞争优势。80年代中期,在新兴的半导体产业技术方面日本超过了美国,赢得了占全球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确立了美国之后新的全球制造中心的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作为新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重点表现为在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于美国的竞争优势,而不是取而代之。

■专栏三

成为“世界工厂”的条件

从英国、美国、日本案例来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条件之一,是资源的比较优势。“工厂”离不开劳力和资本,相对廉价而且富裕的劳力,充足的资本对成为“世界工厂”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提供了工厂所需的原材料。英国纺织业所需的棉花,虽然不是来自于国内,但是来自于其殖民地,同样便宜。而在美国的经济腾飞中,大量的移民和外资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对于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而言,技术资源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工厂”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必须有先进的技术和高素质的人力作为后盾。

条件之二,是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只有开放的原材料市场,工业品市场,甚至技术市场才能保证“世界工厂”的正常运行。国际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贸易带来开放,开放带来资本、技术的自由流动,而资本和技术是成为“世界工厂”,发展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条件之三,是金融实力的坚强支撑。尤其在现代社会,金融是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的推进器。没有资金的融通,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都是不可能顺利发展的。有了强大的金融力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才有雄厚的基础,同时,也更有可能引进资本。与此同时,金融也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

条件之四,是技术创新的能力。从英国、美国、日本的发展案例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世界工厂”必须能够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有效地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尤其是对于后起国家,惟有技术创新,才能发展出新的优势产业,同时改造一些传统产业,进而成为“世界工厂”。

条件之五,是政府有效的政策。英国和美国鼓励资本主义生产,鼓励国际贸易的政策,以及更为明显的日本政府对经济进行的产业扶助政策,对它们“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举足轻重,因而构成必要条件之一。现代政府尤其应该鼓励创新,大力支持教育,科技事业。

标签:;  ;  ;  ;  ;  

中国离“世界工厂”有多远?_世界工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