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地黄汤用于慢性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渭琴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江苏常州 213161)

【摘要】目的: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应用参芪地黄汤,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芪地黄汤,比较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尿蛋白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应用参芪地黄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参芪地黄汤;慢性肾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108-02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病症,随着该病症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导致肾功能减退,而且最终会演变为肾功能衰竭[1]。为此,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延迟缓解患者肾功能减退也就成为了治疗该病症的关键所在。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肾炎患者,探究分析了参芪地黄汤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7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100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9例,患者年龄介于16岁到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13.5)岁,病程介于2年到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2±3.5)年;观察组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介于19岁到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1±13.1)岁,病程介于2年到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30±3.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若P>0.05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可包括利尿、抗感染、血压控制以及低盐饮食。

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芪地黄汤,其中参芪地黄汤包含了40g生黄芪、20g党参、20g熟地黄、15g牡丹皮、20g泽泻、20g茯苓、20g山茱萸、20g山药,20g薏苡仁、20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5g川芎、20g葛根、25g半枝莲以及25g蛇舌草,用水煎服,1日1剂,分两次服用,将1个月作为一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2]。

1.3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尿常规检测结果中蛋白转变为阴性,且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测结果中蛋白量减少,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尿常规检测结果中蛋白减少一个“+”,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所占比例+显效所占比例+有效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版本为SPSS20.0的软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指标

治疗完成后,尿蛋白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尿蛋白为(1.05±2.20)g/L,观察组的尿蛋白为(0.53±1.21)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2315)。

3.讨论

尿蛋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蛋白质作为维持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在中医学中被归属于“精气”、“清气”以及“精微”。通过研究发现,慢性肾炎的治病原因为脾肾两虚和风寒湿热,此外脏腑、气血以及三焦气化功能失调则是导致该病症的病理基础[3]。

采用参芪地黄汤对慢性肾炎进行治疗时,药方中的人参、黄芪的作用主要可体现为健脾益气,熟地黄作用主要体现为滋生养阴,当归的作用体现为活血补血,白术和山药的作用体现为助运祛湿,益母草活血利水,而甘草的作用主要为中和解毒。而在将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下,则具有益气养阴、活血清利的作用。高万强,海波波等人[4]通过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和本文的研究结果相似,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P<0.05);治疗完成后,尿蛋白指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尿蛋白为(1.05±2.20)g/L,观察组的尿蛋白为(0.53±1.21)g/L(P<0.05)。

综上所述,将参芪地黄汤应用到慢性肾炎患者中的效果显著,降低了尿蛋白指标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松涛.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53-54.

[2]张庆霞,杨平.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05):352.

[3]黄绍阳,廖健,舒惠荃.参芪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02):109.

[4]高万强,海波波.参芪地黄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2):121-122.

论文作者:王渭琴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参芪地黄汤用于慢性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王渭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