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技术论文_林国忠

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技术论文_林国忠

徐闻县农技推广中心曲界站 广东徐闻 524100

摘要:辣椒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蔬菜之一,也是很多菜肴的重要调味品。本文从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示范区的区域选择、育苗栽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技术,希望为众多冬季辣椒大棚种植者提供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

辣椒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蔬菜和调味品之一,食用辣椒在调味、补充维生素的同时,驱寒暖身。但是蔬菜的生长是有季节要求的,冬季天气寒冷,无法种植辣椒,辣椒的温室大棚种植优质高产技术备受关注。与春夏露地种植相比,冬季辣椒的温室大棚种植有着一定的要求,如何合理种植,以实现优质、高产,关系着种植者的收益,也关系着农业增效。本文通过对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日光大棚栽培技术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旨在推广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节能高效型设施农业,促进我国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粤西冬季辣椒简易大棚示范区

1.1 简易大棚示范区选择

粤西地区是重要的冬种北调蔬菜生产基地,冬春蔬菜输送到全国各地,是“中国冬季蔬菜龙头县”,蔬菜种植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程度较高。简易大棚示范区选址在某镇村委会,示范面积520亩。

1.2 简易大棚示范区内容

(1)实施期限:2012年8月——2014年8月

(2)品种引进:“良椒2313”辣椒

(3)设施配套:按现代农业生产标准创建示范点,水、电、路统一配套齐全。引进示范简易日光大棚栽培技术,搭建简易大棚520亩,全面安装微喷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施。

(4)技术示范:按照蔬菜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结合冬季简易日光大棚栽培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全面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等,实现辣椒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1.3 简易大棚示范区建设目标:

(1)计划建设简易日光大棚520亩,并且全部用于种植“良椒2313”辣椒,全基地统一应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简易日光大棚栽培技术、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技术等技术标准,严格管理,实现辣椒亩产5000千克,优质品率95%以上。

(2)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定期对示范区技术员、从业人员及合作专业户进行培训,编发相关技术指导资料及管理制度,确保项目正常有序运作。

(3)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通过种植示范、培训指导等手段推动简易日光大棚技术在冬季蔬菜种植上的普遍应用,并通过严格、标准、科学、合理的管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技术

2.1 品种选择

“良椒2313”辣椒,植株高大,长势强,叶片大而肥厚,茎杆粗壮。果实羊角形,青果深绿色,老熟果红色,辣味浓,美观有光泽,商品性好。早熟、耐低温、连续结果较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容易贮存和运输。

2.2 栽培技术

2.2.1培育壮苗

(1)准备苗床

苗床要选择土地肥沃、便于排溉、通风向阳并且未种植过茄果类蔬菜的田块,分苗床与之相同。播种前半个月,将园土晒干,与腐熟的有机肥充分混合后过筛作为营养土,均匀洒至苗床,并根据土壤肥沃程度适量加入复混肥,深翻入土、耕耘细致、筑高畦。在分苗前半个月,准备分苗床,营养土干湿适中,畦宽约1.5 m、深约10 cm。分苗前2d浇足底水,覆地膜待用[1]。

(2)种子处理

挑选优质种子,晾晒1-2d后,放入50-60℃的温水中浸泡,捞出后再用 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然后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捞出,用湿纱布或毛巾包好置于25-30℃条件下催芽4-5d,催芽期间需每天用28℃左右的温水淘洗1次,直至80%以上的种子发白即可播种[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适时播种

2012年11月上中旬,冬暖棚育苗,阳畦分苗。定植500m2大田需种量55-90g,需播种床6-8m2、分苗床45-60m2。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时均匀播种、播种后均匀培土,避免培土过厚或过薄,影响幼苗生长。最后覆地膜,盖保温棚膜[1]。

(4)分苗

育苗一个月左右,当椒苗长出2-3叶1心时,晴好天气进行分苗,移植营养土块中。分苗前要将苗床喷透水,以利于幼苗移植,随移随栽。

(5)苗期管理

温度:幼苗出土前,苗床温度保证25-30℃,促进出土。出苗70%左右,傍晚时去除地膜。幼苗全部出土后的4-5d,温度降至20-25℃,夜间保证18℃。其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20℃。分苗前1个周左右,白天20-25℃、夜间12-13℃,低温锻炼。分苗结束后,增湿增温,白天28-32℃、夜温20℃,促发新根[3]。椒苗成活后,白天25-28℃,夜间17℃左右。定植前1个周再次进行低温炼苗,白天20-25℃、夜间12-13℃。

肥水:若无椒苗黄而矮小状况,在分苗和定植时间外,不施以肥料。分苗和定植前施肥浓度也不宜过高。可在晴朗天气中午时间用清水肥或0.1-0.3%磷酸二氢钾与尿素进行喷施。幼苗期尽量不浇水,壮苗期保持苗床见干再喷水,以促进发根。分苗前1个周适当控水,缓苗期间不浇水[1]。

病虫害防治:辣椒苗期虫害主要是蚜虫,可用20%吡虫啉液配水防治。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等,每10d交替喷施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溶液进行防病[3]。

2.2.2植株调整

通过摘除叉下侧芽的方法调整植株、避免植株生长过高,一般植株不宜高于30 cm。适时去除弱枝、老叶等,减少营养耗费,并定期增加通风。

2.2.3 定植

2013年2月下旬选择晴好天气定植,及时浇定根水、封好地膜、并增温保湿。定植过程尽量不通风或少通风,以防椒苗萎蔫[2]。每500 m2定植1500-2000株。

2.2.4 田间管理

(1)前期:定植后5-6d封闭棚体,温度控制在白天28-30℃,夜间18-20℃,以促进新根生长。缓苗后温度降至白天23-28℃、夜间不低于15℃,超过30℃时及时通风。椒苗长成时结合浇水500m2追施尿素6-9kg,促进茎叶生长[2]。并密切注意天气变化,若有强降温,加强防寒保暖。

(2)开花结果期:开花时控制浇水量,门椒坐住膨大后重施追肥,每500 m2施尿素 7.5kg,施肥后浇水促进果实膨大。

(3)后期:延长收获期,防止秧苗早衰。肥水正常的基础上,喷施各种叶面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后期产果[2]。

(4)整枝打杈:门椒采收后,及时去侧枝,下部老叶、黄叶等,增加通风和减少营养损耗,以争取获得更高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冬季大棚辣椒常见病虫害为蚜虫、烟青虫;早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等,根据相关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及时喷洒药物预防和治疗。

2.2.5 采收

不同的采收时期可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对于生长瘦弱的植株需提前采收青果,生长旺盛的植株可延迟采收时间,控制茎叶生长。不管是青果还是熟红果,门椒都要早摘收。

3、第二年度种植示范

总结第一年度的示范技术和效益分析,适当调整和完善后在2013年8月开始进行第二年度种植示范。种植过程同第一年度。

4、结束语

通过对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示范区的区域选择、种植技术、种植管理等的全方面跟踪和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冬季简易日光大棚技术是冬季蔬菜种植的良好选择,能够使冬季蔬菜种植取得良好的农业效益和经济效益。细心管理、科学种植、勤劳耕作,就一定会获得优质高产的冬季蔬菜,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效。

参考文献:

[1]朱德进,章华,李美珍,等. 简易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2006(4):91.

[2]何建梅,刘晓. 大棚西瓜种植技术[J]. 现代园艺,2008(8):20-21.

[3]何俞建. 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0):24-25.

论文作者:林国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粤西地区冬季辣椒简易大棚优质高产技术论文_林国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