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步伐,做永远的“新”老师论文_卢加贵

紧跟时代步伐,做永远的“新”老师论文_卢加贵

卢加贵 云南省富源县第二中学 655500

摘 要: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传统教育教学观点必须持扬弃态度,摒弃糟粕,对先进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育理念应该兼容并收,同时还必须有机地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所教学生的综合素质,然后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课改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与课堂 新观念 “新”教师

一、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语文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材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会讲话、讲好话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教会学生勇于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精研教材

1.整体把握法。从总体上全局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性质、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及体例,做到对每册教材的教学任务胸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进退自如。

2.序列探讨法。从教材的纵线上进行排列、梳理,跳过纵横交错的章节(单元),在落实各条训练线方面增强整体印象,熟悉不同类别训练点在各条训练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序列探讨法就是着眼于各条训练线的“整体把握法”。

3.单章(篇)钻研法。从单章(篇)教材的钻研入手,把理解教材的任务落实到单元(课时)。对单章(篇)教材的钻研,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设计教学程序、改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性一环。

4.学科渗透法。以本学科教材的某些知识点为中心,通过设疑剖难的方式,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动手面,增强教师的应对能力和增强教学的生动性。

三、发扬民主教学,成为学生活动的合作探究引导者

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能代劳。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语文语言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体味语文的真善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1.将知识的学习作为一种“中介”、对象化的材料用于学生认知加工和自组过程;能力作为加工过程的规则、程式、方法加以显发和演进;学生的个性品质作为“加工”“自组”的保障、意识、价值、情感态度等加以强化和升华。

2.以愉悦的学习促成学习的愉悦,恰当运用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激励性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与能力。

五、努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观念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兴趣,也要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的教材本身就含有丰富有趣的教学信息,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的趣味信息来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语文教学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美的感受力、美的鉴赏力和美的表达力;学生可以获得审美所必需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志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可以“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可以启迪人的智慧,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七、运用的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2.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3.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4.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邵子华 李山林 秦建文 主编 现代语文教育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周益群 主编 张从信 蔡寿福 袁国友 谷习文 副主编 走进新课堂——2006年云南教育教学改革优秀论文荟萃[G].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李辉 主编 陈静 编著 2+2方法与教师专业发展[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论文作者:卢加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2月总第1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紧跟时代步伐,做永远的“新”老师论文_卢加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