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质量管理讨论论文_李田发

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质量管理讨论论文_李田发

广东华阳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523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的重心。而路基建设又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下面简要叙述了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特点,易产生的质量病害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措施;管理

前言:在公路建设中,常常需要对公路路基进行高填方施工,如果不注意总结经验和施工方法,就容易在之后的公路建设中出现路基下沉、路基开裂甚至滑塌的严重问题,影响公路的建设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而需要用各种方法进行施工强化以求提高高填方路基的质量。

1.高填方路基施工特点

由于高填方路基的水文信息复杂,场地施工困难等原因会使该工程的施工周期长。一般来说,该工程对施工质量有要求严格,通车后路堤保护等级较高、工程造价高等等原因,就会让高填方路基产生路基下沉,边坡滑塌或者路基开裂等现象,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

2.高填方路基施工准备

2.1 现场调查:项目管理人应当及时了解工程的合同、规范等基本事项;应当详细分析并掌握图纸等资料;对项目各段地质条件进行严格勘察,确保在掌握该段具体事项的基础进行下一步。

2.2 现场测量:高填方路基的测量工作,主要应当注意的是将填方区域与取土区域的导线水准进行严密处理。除此此外,恢复路线的红、中、边线等,包括边沟和桥涵的具体位置以及路堤的角度。

2.3 试验路段:通常情况下,在高填方路基施工以前,为获取工程中具体的工程数据,还应当进行一定的填方试验。试验路段选取的长度一般在200m左右,试验完成后,及时对填方区的情况进行勘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应当使用的具体参数。

3.高填方路基的施工技术特点

现行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是以边坡的总高度作为划分界限的。把高填方路基以路基边坡高度来划分,高填方路基是指边坡总高度大干20m或边坡高度大于12m的路基。那些在水稻田或常年积水地带用细粒土填筑路基,且高度在6m以上时,也可称之为高填方路基。一般来说,高填方路基具有施工周期长、水文地质复杂、场地狭小施工作业困难,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路堤防护等级高、造价高以及易产生质量病害等一些特点。基于其上述特点,其容易产生的质量病害,概括起来,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是路基下沉,二是边坡滑塌或路基开裂。

4.高填方路基施工问题分析

当高填方路基施工完工之后,长时间的经历汽车重复荷载的压力作 用,会产生一些路基的整体下沉与局部下沉的问题。尤其是在填挖方接头处,路基下沉就特别突出。由此看来,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是与边

坡高度有关,也与路基填料、性质、边坡坡度、地基性质、水文状况、路基压实机具、施工方法等密切有关。对于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即使施工队伍素质较好、设备齐全、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严密、质量管理 体系健全并能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正常施工,但高填方路基是放在半无限体上的线性工程,由于所处的环境千变万化 和工程地段的水文地质情况错综复杂,加上暴露在野外环境中作业,路堤上的密实与自身固结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常年遭受重复荷载 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后的车辆营运阶段,就容易产生较多的质量病害,且难处治。对上述质量病害的产生的原因分析起来,大体有如下几点:

4.1 设计原因产生的:设计上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地对高填方路基作特殊设计,或未进行稳定性计算。而是按一般路基进行设计,致 使路堤质量达不到高填方路堤的质量要求而埋下质量隐患甚至产生质量病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且施工工艺、填料等未作特殊要求说明的路段,当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工程完工后,高填方路基将会有较大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陷,从而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

4.2 施工原因产生的:施工时没有很好的处理基底,而造成其承载力不足,产生路堤下沉或开裂等质量病害;路基施工未能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违规施工,使用非适用性填料,填料超厚,压实度不合格,压实机械不合理,压实宽度不足等都可能造成路基松软,强度不均匀,而造成路基沉降、边坡滑塌或出现路堤表面开裂。

5.对高填方路堤质量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5.1 对填料粒径、填层厚度和填筑宽度进行严格控制。严格控制填料的粒径,对运输到构皮腾大填方的土石方进行控制,施工现场设置爆破作业人员对粒径偏大的石料进行改小工作,当每层初平完成后,要对填层厚度进行检查,以确保每层填筑的厚度控制在80cm之内(因构皮腾大填方压实机械中采用冲击压路机,故层厚控制在80cm以内),当发现超厚现象时,要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减薄。采用推土机初铺时,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加大50cm,来保证路基边部压实。

5.2 采用强夯施工处理高填方路堤的基底。经多次现场调研并根据材料料源和工期综合因素决定取消原设计中填方体内设置的土工格栅和碎石盲沟,从消水洞位置在洼地底部土基上设置5(深)X 3(宽)米沿道路纵向的主盲沟,以降低基底水位,支盲沟间距为12米,尺寸为200 X 400cm,按1:0.5的坡比放坡,坡脚设置反压护道平台,采用强夯方案处理岩溶洼地亚粘土,在清理平整施工场地后,在亚粘土表面铺设2m厚碎石垫层,碎石垫层粒径不大干40mm,含泥量≤5%,地层宽出路基边脚2m,同时标出第一遍夯点位置,测量场地高程,在标出夯点位置进行强夯,按照规定的夯吉次数及控制的标准,完成第一遍夯点的夯吉,待推土机将夯点填平后,再次测量场地高程,以上步骤完成全部夯吉遍数后,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5.3 对填方体进行冲击碾压施工。施工现场采用吨位较高的SD16自重20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作业,分层碾压,压至填筑层顶面石块稳定,压路机振压两遍无明显标高差异。由于高填方中心填高55米,属大型填方路堤,故在采用压路机稳压厚,再用冲击压路机作业,设置2%/4%的横坡,保证排水通畅,若工作面起伏过大时便停止冲压,用重型推土机整平后再继续施工,冲击5遍便改变方向,冲击碾压的转 弯路段并入下一冲击施工段,冲至一定高度后,再以重型振动压路机整平稳压。采用冲击可减少路基工后沉降,提高路基整体强度。

5.4 严格做好压实度的试验检测。每层填筑完毕后由驻地办试验室负责进行检测,同时项目经理部试验室经常性地对压实薄弱环节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路基的填筑压实符合规范要求。

5.5 高填方路堤的边坡防护与排水工程要提前修建。在路堤填到一定高度后,提前进行防护与排水工程的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免雨水浸入路堤而造成路堤含水量过大,埋下的质量隐患,同时也可减少雨水对

路堤的冲刷,有利于边坡的稳定,防止堵塞消水洞,洞口将查清楚后 设挡渣网。坡面防护第一至六级边坡坡面码砌护坡,第七级边坡浆砌片式护坡。

5.6 对路堤渗水部分的填筑材料进行严格控制,要选取水稳性高及渗水性好的填料进行填筑,以防止渗透动水压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对大填方K 42+ 836处175米长的涵洞,优化其平面位置,不放置与填方上,一次性挖至基岩,提高涵底高程,采用动态设计与反压平台匹配。

结束语:为了达到现代高填方路基施工的高技术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最新的施工标准进行。在检测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公路完工的后的运行安全。还要控制好施工技术,把握好每道工序的质量,以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参考文献:

[1]李家俊.公路填方路基软基处理技术{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温春兰.杨伟杰.路基工程中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要求{J}.今日科苑,2008(02)

[3]刘瑞胜.浅谈公路工程中高填方路基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导 报,2008(01)

论文作者:李田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质量管理讨论论文_李田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