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明蓉

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明蓉

(遂宁市中心医院妇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加施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86.05%),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7.67%vs86.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加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强治疗效果,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青春期功血;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199-02

青春期功血极易引起继发性贫血,严重的还会引起休克,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本案就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患者86例,均为我院于于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青春期功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B超、内分泌激素和体格检查确诊,就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经期过长、经量异常等情况。排除生殖系统气质性病变、血液病和全身性疾病而引起子宫出血等患者。依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年龄12~18岁,平均(11.6±3.4)岁,贫血状况:轻度13例,中度23例,重度7例;观察组年龄11~19岁,平均(11.9±3.2)岁,贫血状况:轻度12例,中度22例,重度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护理,包括告知相关注意事项、病情观察、异常情况观察、患者疑问解答、用药指导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观察组患者加施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基本情况评估:于患者入院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基本情况,包括病情、生活习惯、爱好、疾病认识程度等,并对患者心理状态及身体状况进行评估。(2)思想观念教育:以发放宣传手册或是一对一讲解的方式让患者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给身心带来的益处,监督并指导患者早睡早起;让患者了解积极配合治疗给身心带来的益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青春期功血的发病原因、病情进展、防治方法等,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并建立正确的疾病管理观念。(4)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此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不必过度焦虑;鼓励患者主动倾诉自身担心和顾虑,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疏导,消除患者不良情绪。(5)饮食指导:告知患者严禁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类食物,饮食保持清淡、新鲜,同时依患者实际情况调理饮食,如经色鲜红、口干咽噪、夜不能寐者可多食莲藕、梨、莲子等;头晕、经量较少者可多食用甲鱼、核桃、黑芝麻等;面色白、怕冷者可多食山药、羊肉、枸杞等。(6)环境护理:保证室内安静、整洁,并依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环境护理,如经色鲜红、口干咽噪、夜不能寐者应保持室内安静,室内光线柔和、空气清新;面色白、怕冷者适当调高室内温度,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同时保持室内安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月经恢复正常者判为显效;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月经颜色明显改善者判为有效;月经周期、月经量及月经颜色无变化或加重判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护理满意度情况以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0分,以百分制划分等级:86~100分判定为非常满意,70-85分判定为基本满意,低于70分判定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利用χ2进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临床治疗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352,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情况:非常满意30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非常满意13例,基本满意2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率为86.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χ2=7.326,P<0.05)。

3.讨论

青春期功血多发于13~18岁青春期女性,发病原因主要是发育尚不完善,中枢神经无法对月经周期起良好的调节作用,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营养失调、运动激烈等原因引起[1]。患者发病后往往羞于启齿,致延误治疗时机,同时因处特殊年龄阶段,患者极易产生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治疗过程当中受各方面因素影响而未能按时、按量服药,致止血效果不佳。个别患者离床活动时还会因贫血严重而引发跌倒,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引发感染[2]。为此,就有必要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实施全面、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思想观念教育、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一方面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加强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主动防治疾病,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本案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对照组,加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临床治疗效果(97.67%vs86.05%)及护理满意率(97.67%vs86.05%)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青春期功血的过程当中,对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春燕.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11):9,12.

[2]钟建琼.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0):21-21.

论文作者:刘明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治疗青春期功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刘明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