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论文_许春华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论文_许春华

(重庆市丰都县中医院 重庆 408200)

【摘要】所有椎管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居于第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中医治疗该疾病的理论和治疗手段的进步,有必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及中医治疗方法做出回顾整理。在诸多的文献中,通过总结中药治疗用药规律的方式,归纳腰椎间盘突出症“督脉阳虚、肾虚督滞”基本病机,分析“温养督脉法”及其指导下“健步强督方”的理论和配伍依据,进而观察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保守治疗中,康复过程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注康复过程中该病的复发,探讨降低复发的治疗方法也是我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1]。具体来讲,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中,在大量临床研究文献报道中,本研究首先通过筛选整理近三年的文献,从中找出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用药规律,进而在追溯诸多用药规律后,分析“温养督脉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督脉阳虚、肾虚督滞”基本病机认识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依据。使用该理论指导下立方的“健步强督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从临床实践中观察疗效指标和血清学指标,在客观临床指标上探讨其有效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用药规律;病机;温养督脉法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60-02

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并且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出现患者年龄趋于低龄化趋势。回顾文献发现中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治疗理论和病机研究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中医药方面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是一直以来围绕肝肾亏虚、风寒湿等邪气外袭、瘀血内阻经络等病因病机进行讨论,诸多年来治疗上一直以该理论为辩证治疗思路进行,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2]。

1.研究对象

2014年1月直到2016年12月发表的关于口服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从结果中筛选出使用口服中药治疗为主的临床疗效观察。

1.1 纳入要求

(1)临床观察对象必须是患者;必须是有对照组的合理临床研究设计,有国内或者国际上认可的诊断标准、疗效指标,注明明确的诊断标准来源。(2)确诊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伴有其他疾病。(3)观察组(治疗组)须使用口服中药为主治疗(要具有明确中药药物组成);除口服中药治疗外,可以联合针灸、手法治疗、口服西药、牵引等辅助治疗方式,但须突出中药内服治疗;(4)对照组可以为西医治疗、口服市售中成药、物理治疗等口服中药为主以外的治疗方式;或者上述治疗方式结合中药外敷等物理疗法、针灸手法、牵引等治疗方式。

1.2排除标准

(1)观察组(治疗组)采用非口服中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或采用市售中成药治疗方式:(2)观察组(治疗组)为以针灸手法、中药外敷等物理治疗、牵引等为主要治疗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为主治疗(不含市售中成药);(4)临床观察论文属于重复发表;(5)观察方案中涉及手术治疗;观察内容属于术后疗效的观察。(6)研究中只涉及动物实验;(7)研究中没有采用合理治疗方法或诊断标准不明确、疗效评价标准不明确;(8)观察组(治疗组)治疗的药物只有使用的方剂但是未指出具体药物组成;(9)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效、或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总共77篇有效文献,其中记载的录入包括132味中药,按其功能分类可分为9类,总用药频次为1163次。每篇文献中研究样本数量集中在40~300人之间,年龄多位于35~70岁之间,已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症状;或并发坐骨神经痛等下肢症状为主。各研究中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不同,但是大多数未见明确定量的指标,多数以计数资料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处于“患者腰痛,医者头痛”的尴尬境界。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具体不再赘述。根据督脉循行路线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特点,提出“脊柱退行性疾病之病机责之于督脉”的学术观点,以督脉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积极的疗效。督脉起于肾与命门之所,六阳脉交汇,总督一身阳气,督脉阳气充足,则四肢百骸经络阳气充足,阳气足则阻塞自开。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从督脉论治的发病机理可以阐述为:内外因所致肾精亏虚、督脉阳气不足;风寒湿外邪侵袭后,经络不通则痛,肾虚督滞,督脉阳虚,发生以腰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基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肾虚督滞、督脉阳虚”为基本病机的认识上,结合督脉阳虚,瘀血阻滞经脉,督脉经气不利在经络学上发病病机核心的特点,在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温养督脉”为治疗方法,解决“督脉阳虚、肾虚督滞”的基本病机和病理变化过程。由于本病的常见症状是患者腰部以及下肢疼痛,继而会出现的疼痛或麻木症状造成的一定活动障碍,但是这种活动障碍和疼痛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对生活、工作、学习严重影响的同时,更会影响患者情绪,造成心理负担,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因此稳定而延续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究其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其中有诸多的客观因素:例如治疗不及时,医师误诊或者诊疗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治疗手段适应症有关。但是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更有一些原因是因为患者个体主观的原因造成的:例如在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不正确的或者片面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存在;伴着有不合理生活习惯、不合理锻炼,影响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期康复和治疗效果。故而,在治疗当中坚持中医辩证施护以及完善的统一的健康宣教是有重要作用的。患者入院时为患者发放营养手册、健康教育处方等有关生活指导的手册,医护配合悉心指导患者在住院时间按照系统宣教内容进行饮食起居的要求,并且根据患者出现的悲观、忧郁、焦虑等情绪进行疏解和指导,可以提高患者对系统宣教的依从性,使患者安心进行治疗并且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程序的实施。

根据患者住院时症状,按照诊疗标准进行辩证施护,进行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心理疏导以及特殊情况进行处理。在患者出院时,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指导,嘱患者的各项注意事项,针对出院回家以及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康复中的问题,进行按时随访,从而做出下一步康复以及治疗的指导[3]。这些都是本研究中证实行之有效的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疾病复发的有效途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不仅只关注患者在院期间的治疗效果,更要有效的去评估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情况和复发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复发困扰着整个疾病康复的效果。对于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虽然我们都认可,宣教和康复都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我们还是经常会忽略对患者的康复过程的科学指导和后续治疗,临床宣教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可以看出合理、科学、有效的指导下的康复过程可增强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认同感,减少住院周期争取康复时间,使合理医疗活动持续发展。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一种“治疗难、易复发”的疾病,我们不仅要重视在院治疗,更要从康复的延续治疗等多方面去研究。诊断分析、合理用药、宣教、康复锻炼、康复这几个环节,共同影响着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的最终结局。

【参考文献】

[1]黄呈良,孙江波,廖怀章.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湖南中医杂志,2011,27(4)54-55.

[2]崔永梅,马晓芬.腰痛的中医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1,26(12):2547.

[3]颜华.辨证施护配合治疗腰痛经验谈[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58.

论文作者:许春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温养督脉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与康复论文_许春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