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徐进龙

浅析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徐进龙

连云港市惠城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市政路桥工程建设项目中,地基的施工技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到项目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充足的方案策划,掌握施工程序中的关键点,从而更科学的利用施工技术来实现工程目标,大大减少工程安全质量问题,确保工程高质量水平交付。本文将通过目前路基施工设计方案研究,将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全方位论述并整理分解,为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

市政路桥工程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自身重量非常大,而且工程施工过程中多种作业重合叠加,最终都将受力点落在地基上。如果地基施工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直接会导致路桥工程因为承受力不均,产生结构倾斜、贯穿裂缝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所以,一定要根据科学的技术方案,制定质量控制措施,严格要求参与作业人员掌握路基施工技术。另外,一旦地基出现问题,整个工程的制作周期及成本投入将难以控制,因此,地基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关于市政路桥路基施工技术要点,以下分步进行浅析。

一、路基排水技术要求

路桥施工建设过程周期长,遭遇恶劣天气,雨水对路基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水的侵蚀侵害作用在不知不觉中会造成路基结构破坏,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同时加强水资源环境的保护和耕地庄稼保护,避免遭到直接破坏,路桥路基施工时就必须考虑如何科学地开展排水作业。

1. 地面排水作业要点

地面排水作业要点,通常比较成熟的做法是设置路基截水沟或边沟,如果条件不允许,就需要在地表低洼处布置排水管导出积水。等级要求较高的路基,比如城市隧道穿过水网地段,以往的主要排水措施是逢沟设涵,并对其做一层防护作用的铺砌。现阶段的做法有所改进,在图纸施工方案策划阶段,利用建模技术将道路两边的灌溉网络进行模拟优化,将排水涵洞整合,不仅提升路基工程的美观程度,也有效减少了建设质量问题的发生。

2. 路面排水要点

根据路线布置规范及平均降雨量,合理布局路面排水设计方案。必须使排水系统在排水过程完整、畅通、快速,避免路面积水渗入到路面内部破坏结构,从而保证道路施工质量以及车辆行驶安全。路面排水的设计基本理念,主要是加强路面横向排水能力、控制路线纵坡汇水量以及路面防护减少雨水冲刷等几个方面。

3. 地下排水要点

地下排水是借助水分自身的渗透能力,在积水量到一定程度,在地下设置网状渗水管及渗水沟辅助排水,根据实际地形状况需要,设置盲沟、暗沟适用于排水量小的情况,明沟、渗井适用于排水量较大的地方。以往使用具备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实现渗水排出,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研制出渗水效果更好,使用生命周期更长的多种材料合成的透水管。

二、路基填土与压实技术要点

路基最关键的功能性指标和路基填料、压实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使路基工程质量尽可能提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选择最适宜的方案。

1. 路基填料选择

路基填料选择的类型与路桥设计规范对应标准保持一致。填料自身的最小强度以及最大颗粒直径范围按照标准具体范围来选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路面结构层厚度和标高要求,在路基基础上整理成路槽,这就是路床,其主要作用是提供路面铺装平台。例如,根据行业技术规范要求,一般路床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10cm,最小填料强度 CBR 值(加州承载比)8% 左右,路床顶部往下填料也必须按照有关工程规范和实施标准来执行。在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检测路基填料低于标准规范要求,应尽快制定补救方案,采用增强稳定性的添加材料处理,例如粗粒或者石灰等。

2. 路基压实注意事项

一般常规工作环境下,都是借助大吨位的压路机来进行路基压实作业,其碾压效果可以得到保证,路基压实度强度要求也容易实现。只要严格根据技术规范中压实度要求来确定测量验收标准,就可以保证整个路桥工程完工后的路基压实具有高度一致性,避免出现局部不达标。

但是遇到潮湿地区时,路基的压实仅仅依靠压路机反复作业是非常难实现的,需要做一定的优化。首先在图纸设计时,根据潮湿区域实际情况,结合路床及其路基填料实际采用的土质,考虑设定适宜的施工标准压实度,另外就是采用生石灰作为添加剂,增强填料性能。

3. 黄土路基填筑和压实作业要求

黄土地区路基由于富含碳酸盐,土质疏松空隙多,并具垂直节理。相应的填筑和压实作业难度较大,应做好多方面的策划。首先黄土路基边坡形式和坡度做好恰当的处理,最好采用内倾斜台阶的方式,坡度过大时,要利用打土工钉来增强结构。其次黄土地基土层疏松,湿陷严重,要增加石灰桩夯实加固结构。三是老黄土路基透水性一般都是比较差的,难以调节土质干湿度,通常采用新黄土替代作为路基填筑材料。再者要充分考虑项目竣工后,路堤后期自重压密收缩产生的下沉量。最后要注意路基排水系统设计建造满足快速而质量稳定的要求。

三、路基防护技术要点

路桥工程施工建设改变了原本土层的自然平衡状态,工程在后期运营会随着环境变化受到侵蚀。所以对路基的防护工作也必须认真落实,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1. 坡面防护

雨水对坡面的侵蚀,日积月累,产生严重的损害。通常采用最多的方法是用混凝土预制块来设置坡面防护。特殊情况下,如岩石路堑,时间长会风化而破碎,会相应采用锚杆挂铁丝网设置防护层,也可以预先铺设高强度塑料网格,再喷水泥浆或混凝土来实现防护。美中不足的是混凝土防护成本偏高,也不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最好的方法是种草形成防护墙,美化生态环境,同时起到很好防护作用。

2. 冲刷防护

长期浸水的江河路基的边坡,因为防水环境差,须使用更有适应性的防护措施。一般是用高强度土工格栅做成防护栏,即使土体自身发生局部沉降,也不会影响防护效果。

四、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软土地基土质缺点是触变性、蠕动性变化浮动剧烈,是路桥工程施工的难点,会导致路堤稳定性不足、无法有效支撑硬壳层等安全隐患。以下将对软土地基作业关键技术要求做简要说明。

1. 做好设计及施工的质量控制

软土地区的地质状况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做好认真勘察,确保设计施工方案贴近路桥实际需求,方案的合理性高。施工中原材料准备必须严格满足质量规范,过程施工严格按工艺规程来执行,而且项目管理单位要做好监测和各项记录工作。

2. 软土地基表层处理

软土地基结构松软,前期施工要重点解决表面结构强度问题,以便工程机械设备全面投入使用。首先根据排水工艺,布置渗水管,使多余水分排出,同时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还要铺上一层土工布或者玻璃格栅等抗剪强度大的材料,增强表面结构力度。有时候还要在土壤表面添加生石灰改善土质,提升地表刚度。

3. 软土路基沉降处理技术

路桥工程施工普遍会遇到软土路基沉降问题,对结构和安全性影响极大。通常做法是用石灰填补或者管桩工艺来应对解决。石灰填补工艺是将一部分软土及积水清除,形成一个洞坑,然后约为坑深三分之一的生石灰,回填后压实路基,有效增强路基不同结构层强度。一般填土厚度较大的软土地基,用管桩工艺来预防或者应对沉降,其工艺本质就是按照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进行打桩作业,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完工后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质量验收,确保满足质量标准。

五、结语

通过对市政路桥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研究,结合国家相关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建立符合施工建设单位自主要求的施工技术规范体系。在具体的路桥建设施工项目中,结合项目施工的实际状况做好全方位的分析,熟练运用施工技术规范,为工程圆满完成目标打好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涛,路瑞萍 . 市政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J].科技经济导刊,2018,(10)

[2] 何洁珊 . 市政路桥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术探析 [J].江西建材,2017,(01)

论文作者:徐进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路桥工程施工中路基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徐进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