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在品德教学中协作意识的培养论文_王国兰

小组合作模式在品德教学中协作意识的培养论文_王国兰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乐雅学校 730913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它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应努力钻研教材教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健康地得到发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强发展性学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上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以往的品德与社会课上,老师往往会出一些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虽然这些活动也给了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但我们不难发现,只有少数的“明星”学生处于优势地位。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会分到任务,出于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都会自发地积极去完成。这样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他们从听讲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体验快乐、增长知识。尤其是对学困生,有助于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并有了更多自我实践的机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二、引导激励竞争,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恰当地采用评价方式和一定的激励机制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以及其他同学的欣赏,这是每位同学共同的心理特征。教学中,教师和同学的正确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努力: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通过评价,能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通过评价端正学生的合作态度、改善合作方法、提高参与程度,激励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竞赛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为“成功者”,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倾听习惯,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时,学生必须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善于与人合作、喜欢集体生活、尊重他人、乐于交往等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教学目标,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落实以上目标和要求的重要途径,而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学生为开展共同的学习活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互相商量,共同研究,分工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支持,争取和珍惜小组的荣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乐于交往和合作的意识、集体观念、尊重与理解、合作能力等都会得到促进和发展,同时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引导积极参与,增强合作凝聚力

合作探究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提倡尊重学生,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鼓励孩子自尊、自信、自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对现代社会来说非常重要,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在小学阶段实施合作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的重要途径。而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教育强调学习主体的参与,而合作学习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教育的兴趣,有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是实现教学平等的有效途径。

五、引导积极探究,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探究,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因此,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养料,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自身特点又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老师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开展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使学生互相欣赏、互相接纳、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总之,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使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全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循循善诱,培养、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现,从而达到合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我探究能力,使他们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型转化。

论文作者:王国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  ;  ;  ;  ;  ;  ;  ;  

小组合作模式在品德教学中协作意识的培养论文_王国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