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论文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

韩 中,王 刚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京 210023

摘 要: 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欧盟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的增加值贸易规模及净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账户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测算出中美外贸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总体水平及其行业结构。研究表明:1995—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增加值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但随后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规模有所减小;相比于美国,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较高,从而导致较大规模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出口,长期处于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净输出国地位,且净输出规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等能源行业是中国出口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来源。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隐含能源;隐含碳;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引 言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的对外贸易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促使中国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中国海关总署数据资料显示,2017年中美贸易额已达到3.95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总额的14.21%,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2.91万亿元,从美国进口额为1.04万亿元,中美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贸易对两国的碳排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报告,2016年中国CO2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0.56亿t,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正面临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1]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使得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发生分离,在一国生产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可能在他国进行消费,而相应的碳排放则留在生产国。但现行的国际气候谈判框架体系建议以“生产者责任”原则来界定和核算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以此来要求生产国理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忽视了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时间接导致的隐含碳排放。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为世界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同时,却还要承担着巨大的碳减排责任。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测算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有利于界定中国当前碳减排责任。

基于上述背景,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能源和碳排放水平开展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源进出口的视角,从1995年至今,中国的能源消耗效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的贸易净能源消耗也处于长期增长的趋势,中国依然是一个能源的净出口国[2-3]。中国从他国进口的能源不仅用于本国的消耗,而更多的是用来生产优质的商品以满足他国消费者的需求[4]。在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仅小幅度高于美国增加值出口的情况下,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CO2分别高出美国64%和155%[5]。2011年中国净出口隐含能源已达到60206万tce,其中,对美国净出口的隐含能源最多,约占中国隐含能源总出口的18.84%,中国已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6]

与此同时,基于碳排放的视角,魏本勇等[7]研究发现,2002年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净出口碳排放量约占国内总碳排放的2%~15%。2007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已达到2.98亿t;而仅仅两年后(2009年)中国的生产碳排放总量为70.8亿t,消费碳排放量仅为61.8亿t,生产碳排放总量增加远超过消费碳排放量增加,并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际贸易中的他国需求,而消费碳排放量增加仅有16%来自于进口的增加[8-10]。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中国为了生产满足国外消费者的生活需求的出口产品排放了大量的CO2,中国的对外贸易中碳排放存在“顺差”,并且出口隐含碳排放量主要集中在美国等地[11-13]。1995—2009年,中美贸易中,中国净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量从1.58亿t增加至4.82亿t,年均增长21.8%[14]。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隐含碳远远大于其从美国进口商品的隐含碳规模,在中美贸易中中国承担了主要的碳排放责任[15-16]。2000—2008年,中美贸易使中国国内的碳排放急剧增加,而使美国减少了每年0.55亿~2亿t碳排放量[17-18]。分行业来看,中美贸易中不同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19]。中国对美国工业贸易始终保持隐含碳净出口状态,2001年后净出口隐含碳增长愈加明显,其中机械产业和化学产业是中国隐含碳净出口的主要行业[20-21]。目前学者们使用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的测算方法主要为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SRIO),在实际应用中,SRIO模型往往基于某一国家的投入产出表,对进出口产品并不作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区分,且假定进口产品与国内产品具有相同的能耗和碳排放水平,无法真实反映一国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规模[22]

BIM技术内容涵盖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由于BIM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在技术应用方面能够根据工程技术要求,对BIM技术进行深度优化,从而使其达到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工程施工的总体效益,从技术层面对工程建设进行规范,确保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在欧盟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World Input-Output Table)和环境账户的基础上,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对中国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贸易进行了测算与分析。与已有研究相比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研究采用的MRIO模型把中美两国生产技术模型化,刻画了两国、各部门之间的产业关联和贸易联系,较好地克服了SRIO模型技术同一性假设引起的偏差;(2) WIOT从产品使用用途上详细提供了一国进出口产品用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构成,克服了单一国家投入产出表单纯地利用贸易总额数据而忽略了中间产品的影响、从而无法准确模拟国际产业链的缺陷。

1 基本模型与数据说明

1.1 MRIO模型

MRIO模型假设一个经济体包括G 个国家、N 个部门,从使用去向来看,一国的总产出均以中间品或最终品的消费在国内和国外使用,则一国的总产出可表示为

运用分布式能源预测算法和负荷预测算法在时间序列的预测阶段进行预测,编写;运用多目标多约束的最优求解算法在控制阶段寻找最优解;通过分布式电源潮流计算算法进行状态估计。通过计算应用需求,建立相关智能算法库。

从表3中还可知,无论从单位增加值能耗整体还是分部门的数据来看,美国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均低于中国。1995年和2009年美国单位增加值能耗的算术平均值,分别比中国低45.19 tce/万美元和11.15 tce/万美元,除农业外,中国各部门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均高于美国。此外,1995—2009年中国的单位增加值能耗部门平均值年均下降7.48%,高于美国的2.96%。因此,从能源消耗的视角来考虑,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的状况是不利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中美贸易正在朝着不利于中国能源消耗减少的方向发展。

经过转换,式(1)可变形为向量,国家间的投入产出模型为:

式中,X 为GN ×1阶总产出列向量,向量中每一元素Xs 为N ×1阶列向量,表示国家s 分行业的总产出;矩阵A 为GN ×GN 阶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sr 表示国家r 各行业单位总产出对国家s 各行业产出的直接消耗量;Y 为GN ×1阶最终产品列向量,元素Ys 表示国家s 分行业生产的最终产品。

经过转换,式(2)可变形为:

式中,B 为GN ×GN 列昂惕夫逆阵(又称完全需求系数矩阵),Bst 表示国家t 各行业额外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对国家s 各行业总产出的完全需求量,I 为单位矩阵。

如表2所示,1995—2007年中国对美国的隐含能源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从6.66万tce增长至20.27万tce,其年均增长率达9.72%,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隐含能源出口出现下滑态势。从不同的阶段来看,2000—2007

高职院校的学生十分重视教师及同学的认可,教师及同学认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之后,教师均需积极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需及时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另外,教师还需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比如:采用学生评价),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图6显示了中美直接贸易部门中,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隐含碳的情况。由图6可见,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隐含碳所占比重最大的两个部门也属于第二产业,因此中美贸易进出口产品隐含碳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制造业是进口隐含碳最多的部门,由1995年的4.67 Mt增加到2009年12.99 Mt,年平均增长率为7.58%。其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从1995年的2.97 Mt增加到2009年的10.27 Mt,年均增长率为9.27%。而服务业在1995—2009年间,从1.97 Mt增长至8.72 Mt,年均增长率为11.22%。以上3个部门是中美贸易隐含碳的主要进口部门。农业和采掘业进口的隐含碳排放波动较为平稳。

参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Harris评分对比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Harris评分对比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参照组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Harris评分对比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类似地,可得s 国从r 国的增加值进口、隐含能源进口和隐含碳排放进口,并在此基础上测算出相应的贸易净值,以准确反映和衡量一国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在新型国际贸易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扮演的角色。

(4) 分支线与分支开关之间为一对多的关联关系,即分支线上有多个分支开关,但分支开关仅关联一条分支线;

1.2 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由欧盟资助、多个组织联合开发的WIOD(The 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涵盖世界40个主要国家、35个行业的WIOT,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达到85%。

4)虚拟的实验环境能向具体的实验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验要求,并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实验。在实践教学中,学生或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或不同章节的实验参数与实验要求,定制不同的虚拟实验产品或设备和实验场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机械专业课实践环节的切实认知程度。

WIOD数据库不仅提供了历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同时提供了反映各国能耗和碳排放的环境卫星账户,其中环境卫星账户依据国民经济核算原则(经济领土常住单位核算原则),测算了各国不同行业的CO2排放量,即一国经济领土上常住单位经济生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量。

2 实证结果与分析

2.1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总体水平

表1显示了1995—2009年间中美贸易中,中国对美国增加值进出口以及传统贸易进出口变化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1995—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增加值进出口额以及传统贸易进出口额均在持续增长,但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增加值出口和传统贸易进出口值略有下降。增加值贸易净值从1995年的225.0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880.3亿美元,2009年又下降到1581.3亿美元。同期,传统贸易出口净值从1995年275.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2238.7亿美元,增长了近8倍。由此可以看出,在中美贸易中,中国虽然也是一个较大的进口国,但进口量远远小于出口量,中国是中美贸易的净出口国。

令Ytr 为N ×1矩阵,表示国家t 各行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中用于满足国家r 最终需求的部分,Xsr 为N ×1矩阵,表示国家s 总产出中用于满足国家r 最终产品需求的部分,矩阵为N ×1矩阵,表示国家s 各行业的总产出。矩阵Vs 代表了国家s 各行业的增加值率。令矩阵VTsr 表示国家s 对国家r 的增加值出口,则

图5显示中国与美国发生贸易的部门中隐含碳出口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09年中国隐含碳的出口呈现上涨趋势,但在2008—2009年期间,由于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各行业的隐含碳出口量都有所下降。其中,隐含碳排放出口最多的部门是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特别是2001—2007年期间,由2001年的58.46 Mt增加到2007年248.10 Mt,年均增长率为20.38%。制造业隐含碳排放出口量次之,从1995年的84.98 Mt增加到2009年的116.94 Mt,年平均增长率为2.29%。这两个部门均属于第二产业,其隐含碳排放占总隐含碳出口的比重在1995—2009年期间始终处于90%左右。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中美直接贸易部门中,隐含能源出口虽在研究期内有所波动,但仍然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受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8和2009年都有所下降。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隐含能源出口量最多,从1995年2412.47万tce上升到2007年的10349.96万tce,而后下降到2009年的8135.95万tce,年均增长率为9.07%。其次是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4.05%,由1995年的3479.61万tce增加到2009年的6065.82万tce。在1995—2009年间,服务业从333.65万tce增长至1368.92万tce,年平均增长率为10.61%。采掘业和农业隐含能源出口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70%和2.79%。

表1 1995—2009年中国对美国增加值贸易、传统贸易进出口及其净值
Table 1 Import, export and its net value of China's value-added trade, and traditional trade during 1995-2009亿美元

表2 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隐含能源和隐含碳贸易
Table 2 China and the U.S. implicit energy and hidden carbon trade during 1995-2009

中国对美国的隐含能源出口以及隐含碳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国从美国的隐含能源进口以及隐含碳进口呈现缓慢增长趋势。1995—2009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隐含能源由0.66万tce增长到2.21万tce,隐含碳由10.61 Mt增长至34.35 Mt,增速较为平缓。如表2所示,中国对美贸易隐含能源净值以及隐含碳净值均显著大于0,始终保持顺差的局面,即在整个中美贸易过程中中国是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的净输出国。此外,在本文整个研究期中国对美国的能源贸易条件以及环境贸易条件均显著大于1,这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的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排放量,远远超过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中的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排放量。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视角来考虑,中国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中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的状况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中美之间贸易正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碳排放量减少的方向发展。

大英博物馆转心瓶解说词链接:http://www.britishmuseum.org/research/collection_online/collection_object_details.aspx?objectId=264989∂Id=1&searchText=Qianlong+vase&page=1

2.2 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行业结构

图1显示了在1995—2009年间中美发生贸易部门中,中国增加值出口的情况。图中列举的5个部门除农业和服务业,其他均为第二产业,其中制造业是增加值出口最多的部门,由1995年的218.58亿美元增长至2008年的1545.89亿美元,2009年下降为1378.7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4.06%。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7.08%,从1995年的82.8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73.11亿美元,2009年略有下降。农业、采掘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3个部门的增加值出口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97%、15.66%和16.98%。

图1 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
Fig. 1 China's value-added exports during 1995-2009

图2显示了在1995—2009年间中美发生贸易部门中,中国增加值进口的情况。服务业是增加值进口最多的部门,由1995年的60.74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45.97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5.30%。其次是制造业,由1995年的68.26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416.5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3.79%。农业、采掘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3个部门的增加值进口稳定增长,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28%、15.30%和12.14%。

图2 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进口
Fig. 2 China's value-added imports during 1995-2009

表3显示了1995—2009年间中国与美国五大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由表3可见,无论从分部门来看,还是从所有部门平均值来看,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95年中、美两国单位增加值能耗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62.90 tce/万美元和17.71 tce/万美元,其后该数值降至2009年的22.92 tce/万美元和11.77 tce/万美元。分部门来看,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幅最大的3个部门依次为采掘业、制造业和农业,年均降幅分别为9.42%、9.21%和7.95%;美国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最大的3个部门依次为采掘业、农业和服务业,年均降幅分别为8.66%、5.43%和5.38%。

表3 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单位增加值能耗
Table 3 Energy consumption of added value in China and the U.S. during 1995-2009 tce/万美元

式中:Xs 代表s 国的总产出;Ysr 代表s 国总产出中用于满足r 国需求的最终产品;Asr 代表r 国单位总产出中所消耗的s 国中间产品,即直接消耗系数;AsrXr 代表s 国出口至r 国的中间产品。

从表4可以清晰地看出,1995—2009年中美两国各部门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都出现了显著下降。从1995年到2009年,中国5个行业中有4个行业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年均降幅达到8%以上,年均降幅最小的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也有7.42%。美国在1995—2009年间5个行业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也出现了2.63%~9.06%的降幅,其中采掘业的降幅最大,从1995年的15.47 t/万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4.60 t/万美元,年均降幅达7.42%。

尽管在1995—2009年中美两国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均处于下降趋势,但分行业来看中美两国各行业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存在显著差异。中国1995年各行业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是美国的1.06~6.36倍,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差距最大,达到6.36倍,而在2009年中国除农业外的各行业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是美国的1.95~3.14倍。因此,中美贸易中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各行业的碳排放量,中国为美国承担了大部分的碳排放责任,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表4 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
Table 4 Impli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and the U.S. during 1995-2009 t/万美元

年的隐含能源出口增长最迅速,由8.19万tce增长至20.27万tce,年均增长率高达13.82%,明显高于1995—2000年的年均增长速度。此外,中国对美国的隐含碳出口也在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159.09 Mt增加到2000年的185.09 Mt,再增加到2007年的438.50 Mt。因此,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量,并且其作用效果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给中国带来相关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迫使中国付出了相应的生态代价。

图3 1995—2009年中国隐含能源出口
Fig. 3 China's embodied energy exports during 1995-2009

图4 1995—2009年中国隐含能源进口
Fig. 4 China's embodied energy imports during 1995-2009

图4给出1995—2009年间中美直接贸易部门中,中国从美国进口产品隐含能源情况。其中制造业是隐含能源进口量最高的部门,年均增长8.13%,从1995年的297.04万tce增长至2009年的887.12万tce。其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年均增长率为9.66%。在1995—2009年期间,服务业隐含能源进口保持稳步增长,从1995年的111.14万tce增长至2009年的501.08万tce,年均增长11.36%。

CUI Rui, DENG Xiaolo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tation performance of a novelfatty acid collector[J].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2018(6):46-50.

2.2 患者PE的改善情况 早泄改善者共285例,总体有效率为74.8%,其中79例(20.7%)显效。患者治疗前的IELT平均为(57.5±33.5)s,治疗后平均为(177.2±67.4)s,增加值平均为(119.7±45.2)s;治疗前的SRSSL平均为(34.1±11.4)%,治疗后平均为(58.7±19.8)%,增加值平均为(24.6±15.6)%。381名患者治疗前后整体的IELT和SRSSL均有提升,且有显著差异(P<0.05,表2)。

图5 1995—2009年中国隐含碳出口
Fig. 5 China's embodied carbon exports during 1995-2009

图6 1995—2009年中国隐含碳进口
Fig. 6 China's embodied carbon imports during 1995-2009

令Es 、Cs 分别表示s 国能源消耗系数向量和碳排放系数向量,向量中每一元素分别表示国家s 各行业单位总产出所消耗的能源及其碳排放。同理,可得s 国向r 国的隐含能源出口(EXsr )和隐含碳排放出口(CXsr )。

3 主要结论与启示

3.1 主要结论

本文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利用欧盟资助开发的WIOT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间中国与美国间的增加值贸易以及传统贸易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账户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测算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水平。研究结论如下:

本文之所以说吉林销售非油增收“秘笈”不“秘”,一方面是告诉大家,只要在供应体系、服务体系和店面体验等方面做足功课,非油增收就没有秘密可言,谁都能够做到。另一方面,吉林销售把自己增收的经验毫不保留地通过公开媒体传授给了大家,实现了非油增收共享,没有作为独家秘方不外传。在此,也祝吉林销售的非油经营工作更上一层楼!

(1) 1995—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的增加值出口贸易规模呈现激增态势,增加值出口从1995年的368.8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2755.9亿美元,增长了647.26%。在中美贸易中,中国虽然也是一个较大的进口国,但进口量远远小于出口量,中国是中美贸易净出口国。

观察组30例患者中ALT升高1例,恶心及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30例患者中恶心及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无论从单位增加值能耗整体还是分部门的数据来看,美国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均低于中国。中国对美国的贸易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的碳排放量,并且其作用效果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与美国的进出口贸易给中国带来相关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迫使中国付出了相应的生态代价。

(3) 在中美贸易中,中国隐含能源和隐含碳贸易中均表现为净输出国。中国贸易隐含能源净值以及隐含碳净值的水平始终保持顺差的局面,这意味着在整个中美贸易过程中中国是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的净输出国。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视角来考虑,当前中美贸易不利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对美国的能源贸易条件和环境贸易条件处于及其不利的地位,中美贸易正在朝着不利于中国能源和生态环境、碳排放减少的方向发展。

(4) 从细分行业来看,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是中美贸易中最大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净出口行业。此外,中国1995年各行业的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是美国的1.06~6.36倍,制造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差距最大,达到6.36倍;而在2009年中国除农业外的各行业单位增加值隐含碳排放是美国的1.95~3.14倍。制造业是中国主要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主要进口行业。

3.2 启示

根据前文分析内容及得到的主要结论,要进一步推动中美贸易共赢发展,实现中国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出相应的努力。

第一,调整中国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国际分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等外贸优势参与到国际贸易分工体系中,使得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中间环节,带来的不仅是相对低廉的贸易利益,更是不容忽视的环境代价。因此,中国出口贸易需转型升级以缓解出口规模增长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形成高产能、低排放的出口结构,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加快技术革新,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根据本文测算结果,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是中国主要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净输出行业。政府应鼓励能源产业自主研发、调整生产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而降低能源产业碳排放强度与规模。

第三,国际谈判中重视碳排放转移,构建合理的碳排放测算方法。现行的国际气候谈判框架体系建议以“生产者责任”原则来界定和核算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并以此来要求生产国承担碳减排责任,忽视了国际贸易中进口国在消费进口产品时间接导致的隐含碳排放。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在为世界各国生产各种商品的同时,却还要承担着巨大的碳减排责任。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测算中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排放,有利于界定中国当前碳减排责任。

由于WIOD数据库只提供了1995—2009年数据,因此无法核算2009年之后中美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情况,如若在未来WIOD数据库更新相关的数据,下一步可以比较研究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美贸易隐含能源以及隐含碳的排放情况。

参考文献

[1] 吴英娜, 姚静. 中美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研究: 基于贸易污染条件的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 2012 (12): 86-92. Wu Y N, Yao J.Research on embodied carbon in Sino-U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based on analysis of trade pollution conditions [J] . Macroeconomic Research, 2012 (12): 86-92 (in Chinese)

[2] 谢建国, 姜珮珊.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4): 1365-1392.Xie J G, Jiang P S. The measurement and decomposition of embodi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model [J] . Economics Quarterly, 2014, 13 (4): 1365-1392(in Chinese)

[3] 陈雯, 李强. 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消耗分析: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法的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4 (4): 26-31, 88. Chen W, Li Q.The energy consumption by China's foreign trade: an analysis based on non-competitive input-output method [J] . World Economy Research,2014 (4): 26-31, 88 (in Chinese)

[4] 章辉, 蒋瑛. 基于方法改进后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能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10): 94-102. Zhang H, Jiang Y. Embodied energy calculation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based on the improved method [J]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26(10): 94-102 (in Chinese)

[5] 陈雯, 李强. 增加值出口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排放: 新贸易核算方法下的中美对比[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 55 (1): 74-82,173. Chen W, Li Q.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ollutant gases emission of export in value added: contrast between China and USA under trade in value added [J] .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of Jilin University, 2015,55 (1): 74-82, 173 (in Chinese)

[6] 刘会政, 李雪珊. 我国对外贸易隐含能的测算及分析: 基于MRIO模型的实证研究[J] .国际商务, 2017 (2): 38-48. Liu H Z, Li X S.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n embodied energy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MRIO model [J]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7 (2): 38-48 (in Chinese)

[7]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4): 413-419. Wei B Y, Fang X Q, Wang Y, et al . 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China: an input-output analysis [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09, 45 (4):413-419 (in Chinese)

[8] 闫云凤,赵忠秀,王苒.基于MRIO模型的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及排放责任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6): 54-58, 86, 88-89. Yan Y F, Zhao Z X, Wang R. Research on embodied carbon and emissions responsibility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based on MRIO model [J] .World Economy Research, 2013 (6): 54-58, 86, 88-89 (in Chinese)

[9] 闫云凤,赵忠秀.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的测度研究:基于碳排放责任界定的视角[J]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 131-142. Yan Y F, Zhao Z X. China's emission responsibility and trade-embodied emissions: a MRIO approach [J] . International Trade Issues, 2012 (1): 131-142 (in Chinese)

[10] 韦韬,彭水军.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J] .资源科学, 2017, 39 (1): 94-104. Wei T, Peng S J. 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transferr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using a MRIO model [J] . Resources Science, 2017, 39 (1): 94-104 (in Chinese)

[11] 盛仲麟,何维达.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6 (9): 110-116. Sheng Z L, He W D. Study on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J] . Exploration of Economic Issues, 2016 (9): 110-116 (in Chinese)

[12] 向书坚,温婷.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 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J] .国际经贸探索, 2014, 30 (12): 17-29. Xiang S J,Wen T. Re-estimation of the implicit CO2 emissions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value: added trade statistic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2014, 30 (12): 17-29 (in Chinese)

[13] 潘安,魏龙.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J] .经济评论,2016 (4): 16-29. Pan A, Wei L. Embody carbon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in fluencing factors [J] . Economic Review, 2016 (4): 16-29 (in Chinese)

[14] 赵玉焕,李洁超.基于技术异质性的中美贸易隐含碳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28-34. Zhao Y H, Li J C.Study on embodied carbon in China-US trade: based on 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J]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3,23 (12): 28-34 (in Chinese)

[15] 马晶梅,王新影.基于MRIO模型的中美贸易内涵碳转移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 30 (9): 40-47. Ma J M, Wang X Y. Study on Sino-US trade connotation carbon transfer based on MRIO model [J] .Statistics & Information Forum, 2015, 30 (9): 40-47 (in Chinese)

[16] 潘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隐含碳研究[J] .统计研究,2018, 35 (1): 53-64. Pan A. Embodied carbon in China-US trade from perspective of global value chain [J] . Statistical Research, 2018, 35 (1):53-64 (in Chinese)

[17] 尹显萍,程茗.中美商品贸易中的内涵碳分析及其政策含义[J]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8): 45-55. Yin X P, Cheng M. CO2 embodied in goods of China-US trade: analysi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10 (8): 45-55 (in Chinese)

[18] 闫云凤,常荣平.全球价值链下的中美贸易利益核算:基于隐含碳的视角[J] .国际商务, 2017 (3): 17-26. Yan Y F, Chang R P. The trade benefit of China and the US in global value chain: a trade-in-carbon perspective [J]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7 (3): 17-26 (in Chinese)

[19] 马翠萍,史丹,丛晓男.产业隐含碳排放与贸易结构匹配下的碳关税研究: 以中美贸易为例[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6 (2):51-58. Ma C P, Shi D, Cong X N. On carbon tariffs under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 matching trade structure: a case of Sino-US trade [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 16 (2):51-58 (in Chinese)

[20] 沈源,毛传新.加工贸易视角下中美工业贸易隐含碳研究: 国别排放与全球效应[J] .国际商务, 2011 (6): 72-83. Shen Y, Mao C X. Research on embody carbon in Sino-US industrial tr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ing trade: national emissions and global effect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2011 (6): 72-83 (in Chinese)

[21] 高静,刘友金.中美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以及贸易环境效应:基于环境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 .当代财经, 2012 (5): 94-105. Gao J, Liu Y J. Carbon emissions embodied in Sino-US trade and trade environment effe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 approach [J] .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5): 94-105 (in Chinese)

[22] Lenzen M, Pade L, Munksgaard J. CO2 multipliers in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s [J] .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2004, 16 (4):391-412

Estimation of 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Sino-U.S.trade based on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HAN Zhong, WANG Gang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MRIO), using the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WIOT)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 data developed by the EU, the scale and net value of the value-added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from 1995 to 2009 were measur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accounts were us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data measure the overall level of Sino-U.S. foreign trade embodied energy and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industry structur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value-added exports to the U.S. continued to grow in 1995-2009, especially after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but then decreased due to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in 2008. In comparison with the U.S., China's value-add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levels are relatively high, resulting in larger-scale embodied energy and embodied carbon exports, long-term net exporting country status of embodied energy and embodied carbon,and net output. The scale shows an upward tre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structure, the energy industry such as manufacturing and electricity, gas and water supply is the main source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embodie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Keywords: Value-added trade; Embodied energy; Embodied carbon;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MRIO)

DOI: 10.12006/j.issn.1673-1719.2018.154

韩中, 王刚.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 [J]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 15 (4): 416-426

Han Z, Wang G. Estimation of embodied energy and carbon emissions in Sino-U.S. trade based on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J] .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19, 15 (4): 416-426

收稿日期: 2018-11-06;

修回日期: 2019-01-18

资助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1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6YJC910004)

作者简介: 韩中,男,副教授;王刚(通信作者),男,硕士研究生,moxuyuw@163.com

标签:;  ;  ;  ;  ;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