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福先生《松雅读书笔记》考察

王新福先生《松雅读书笔记》考察

一、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论文文献综述)

李科[1](2020)在《曹元弼致王欣夫书札考释上篇》文中研究指明曹元弼(1867—1953),字谷孙,又字师郑,一字懿斋,号叔彦,晚号复礼老人,又号新罗仙吏,江苏吴县人,爲近代着名的经学家。曹氏出生於儒医世家,幼承庭训,光绪十一年(1885)调入南菁书院肄业,从学於定海黄以周。光绪二十年(1894)会试中式,二十一年补行殿试,以中书用。後入张之洞幕府,

李振聚[2](2018)在《《毛诗注疏》版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诗注疏》之版本研究内容,主要限定在《毛诗》注疏本,即经、注、疏三者俱全的版本上面。包含这三部分内容的版本,一是越刊八行本,一是金平水本,一是宋刊十行本。源出宋十行本者,有元十行本、永乐本、元刊明修十行本、闽本、北监本、毛本、殿本、阮本等,可以说宋十行本爲诸本之祖也。越刊八行本《毛诗注疏》已不传,今仅存残钞本。金平水本只存残叶,学术界对其是否源出蜀注疏本,尚在疑似之间。以是研究《毛诗注疏》版本,重点在於研究宋十行本系统中诸本之问题。实际八行本经注部分源出宋监本,疏文部分源出单疏本。宋十行本经注、音义部分源出南宋建刻经注释文本,疏文出於单疏本。是以经注本、经注附释文本不可不论及。无论八行本还是宋十行本疏文部分,皆折衷於单疏本,单疏本不可不详考。本文以宋十行本系统爲中心,以八行本、平水本、单疏本爲支撑,并溯及经注本以及经注附释文本。本文分上下二编,上编主要述各个版本所共有之问题。如经、注、疏位置问题、符号问题、分章、分卷问题,兼及校勘、版刻问题,藉此来研究《毛诗注疏》各个版本之间的共性,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繋,探讨它们的优劣。这些信息足以成爲某一版本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也爲我们辨识此类版本,提供一些间接的资料。版式之研究,有助於版本之鉴别,不止《毛诗注疏》之传刻如是,即正史如《史记》黄善夫本之合刻,亦有此类问题。版刻的研究,需要资借这些版式上的要素,方可更爲深入。要真正认清某一版本的来源及其优劣,还需要资借校勘。前人论明代诸本之校勘,多有讥其多误而不能校正者,如顾炎武论明北监本之误。今天我们通过校勘,对明代的这些版本进行了再认识。如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所云闽本、北监本、毛本之误者,似仅爲闽本始误,实际不然,闽本之误多爲因袭。闽本文本因袭元十行明嘉靖修板印本,对明代补修板中大量的墨丁进行镌补。闽本之文字,则参考过单疏本、宋十行本等本进行校改。找出沿承之误,校改之处,才能客观评价某一版本的优劣,并进而在校勘中汲取其优长。下编分述经注本、经注附释文本、单疏本、注疏本、注疏附释文本。通过版式之研究与文本之校勘,《毛诗注疏》版本研究新的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明确宋十行本经、注、疏、音义之来源。前人一般认爲宋十行本主要源出八行本而附入释文。经过校勘,发现宋十行本是以福建刻经注附释文本爲底本,以余仁仲本的可能性爲最大,插入疏文而成。二、明确了永乐本文本沿承元十行本而来,但永乐本当时也进行了校勘工作,主要参用单疏本、八行本,对宋十行本、元十行本以来的讹误进行了校改。三、对元刊明修十行本的补修板分期及其特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元刊明修十行本,一直以来对其补修板分期和校勘研究出於薄弱环节,本文将李盛铎本、刘盼遂本和“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明正德十二年补板印本逐页校录其版式、刻工、鱼尾、题署等信息,大致分出明初补板、明正德补板、明嘉靖补板三个时期,并对补板参与人员进行考证。通过文字之校勘,明确了闽本源出元刊明嘉靖补修板印本。而阮本源出元刊明正德嘉靖间补修板印本,与李盛铎本较爲接近,并非其所宣示的宋本。四、对闽本校刻者重新讨论,并确定闽本的校刻者爲福建提学佥事江以达,而非通常所认爲的李元阳。五、毛本、殿本皆源出北监修板後印本。但毛本、殿本的校勘工作不可抹杀。乾隆武英殿本据《蜀石经毛诗残本》校改经注,据八行本校改疏文,据《经典释文》校改音义。殿本彻底而又集中地清理了宋十行本以来陈陈相因的种种错误,对版式、分卷也加以改易,形成了一个优秀的读本。至其弊也,改易旧文,变乱旧式,有过度编辑的嫌疑。至於远求东瀛,以日本所藏经注本回溯唐宋所传经注本之旧貌。利用宋毛居正《六经正误》、元岳濬《九经三传沿革例》等推衍出宋代所传经注本与经注附释文本之面貌。以此,本文尝试对《经典释文》、《毛诗正义》、八行本、宋十行本所据经注本的情况进行探索。可以明确的是,八行本经注部分源出宋国子监本。日本京都大学藏日庆长间活字本与《七经孟子考文》所称古本甚爲接近,其中异文,多与《经典释文》所据之本相合,而与今所传之本不同。此皆有助於了解唐宋时期经注本流传之大概,而知注疏本所据之本不一。校勘不仅在於比勘文字之同异,还在於分析各本之源流,知其授受之关系。黄永年先生述版本学任务有三,一爲版本鉴定,二爲理清源流,三爲评述优劣。实际版本学之任务还有第四点,即充分整理先人之遗产并总结前代之经验教训,爲今後的古籍整理与研究提供镜鉴。历史总是不断重复,如果能监前代之治,而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重复和错误,有五十年之远见,则有五百年之远景,始可造五千年不亡之远因,庶几文明之象黼黻而焕彩,不会再陷入历史重复的怪圈。

卫新[3](2013)在《清代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吴地自古文化昌盛,流派纷繁。清朝乾嘉时期,吴门学派、吴中诗派先后崛起。本文即以两个流派为研究主体展开论述,在探讨学术与文学互动的同时,以期廓清吴地自明以后的文风文脉。本文共分八章展开立说。绪论对全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观点作一概括,在考察学界研究成果的同时,明晰本文研究方法。文章以明代至民初为时间区域,以对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的互动探讨为主体,考察吴地明以后逐渐形成的学术生态和文脉传统;通过学派和诗派的对比研究,对学术与文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考察。第一章探讨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的地缘学关联。在考察吴门学派、吴中诗派各自依据地缘发展其流派的同时,对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因地缘而产生的连结进行概述。第二章论明代以前的吴地文学与学术。由对明前学术、文学生态的概述,突出明前就已经初具雏形的文人结社交游、学者讲学传经风气,明晰吴地后代学术、文学的前缘和传统。第三章主要论述吴门学派的学术思想。文章以吴派诸将为主线展开论述,强调惠有声、惠周惕、惠士奇对家传经学的开山作用,对惠栋在吴派的“集大成”性进行探究,对吴派后学江声、余萧客的经学主张展开论述,对江藩和《汉学师承记》在吴派后学中的辐射进行考察。第四章则集中对吴门学派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吴派在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疏通典籍、对前代文献整理方面也卓有成就,其对经学、训诂学、史学典籍的整理不仅细致严谨还“卓有一家之言”;最后,吴派学风严谨,讲求“实事求是”、“通经致用”。第五章将吴中诗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学思想内涵。论述自惠周惕、惠士奇的诗论和创作始,继而分别对王鸣盛的“以才辅学,以韵达情”、钱大昕的“四长’之说”和王昶的“温柔敦厚”做诗论和创作上面的概述,最后对“吴中七子”这一吴中诗派主力中的其他诸家的诗作诗论进行简要的探讨。第六章以吴中诗人群体的文学成就为主体,强调乾嘉时期吴地诗人在开拓诗论视野和前代文献整理上做出的贡献。吴中诗人群体们在诗歌创作中以经史之学、训诂之学入诗,同样推进了清代“学人之诗”的发展。第七章,分两节对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互动进行研究。第一节对学术和文学的连结进行统论,兼论学术对文学的影响。第二节深入展开对乾嘉时期吴地流派的互动研究,具体阐述吴派对吴中诗派的影响以及吴派在吴中诗派中的回响。第八章以晚近的吴地学术与文学为题,对晚近的学风和流派做一介绍,对晚近中国学风的嬗变、文学的“近代化”进行简要论述。结论以现当代的学术与文学祈向的反思结束,对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本身展开探讨,以期对现代的文学创作和研究有所帮助。

宋维红[4](2013)在《王欣夫文献学成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欣夫先生是近现代着名的文献学家、藏书家,本文将从王欣夫的文献学活动、他的着作中反映出的他的文献学思想进行论述,进而总结王欣夫的文献学成就。第一章主要论述王欣夫的家世生平、着作情况、藏书情况及学术交往情况。第二章论述王欣夫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包括目录学方面的成就,版本学方面的成就及文献编纂、整理成就。第三章论述王欣夫的文献学思想,包括其三位一体的文献观,对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的一些看法,以及他的善本观,还有王欣夫在近代文献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赵立文[5](2011)在《《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欣夫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文献学家。他在目录学、校勘学和版本学以及辑录方面都有卓越贡献,他一生着述宏富,其中《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以下简称《书录》)是他文献学成就的集中体现。本人的研究建立在详细阅读王欣夫先生文献学思想论着和《书录》的基础上,对《书录》进行初步研究,论证《书录》在目录、版本、辑录、史料等方面的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介绍王欣夫先生的生平及着述情况,并对《书录》的成书过程作了简要介绍,对现阶段此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体概述,阐释了研究此书的意义;第二章概述《书录》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着者生平、学术交往、刻本年代、行款版式、刻工姓名、用纸、藏书印章、书后序跋、版本源流、流传过程等。第三章论述《书录》的目录学成就,主要包括重视收录目录书籍、对目录书籍的使用、对其他目录书籍的补充和纠谬、重视清代和近代钞本等。第四章就《书录》的收书特色、王欣夫先生在书中所运用鉴定版本的方法及对其善本观进行了阐释;第五章就王欣夫先生在《书录》中的辨伪和辑录成就进行了论述;第六章《书录》的史料价值,主要从书中所着录的材料出发对王欣夫先生的交往、所记载的书林故事及对史料的补充和纠谬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钱慧真[6](2009)在《惠栋研究述评》文中指出惠栋作为清代汉学研究的宗师,乾嘉考据学的奠基人,从其诞生至今三百多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研究兴趣。依据学术界对其研究的程度,我们可以将惠栋研究的情况分为活跃期、沉寂期、繁荣期三个时期,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现有的研究还存有不少薄弱环节,我们要敦励不倦继续探研,又要斩棘披荆开辟新径,确立惠栋在清代经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

郑朝晖[7](2009)在《惠栋对考证方法的“知识性”改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惠栋的考证方法包括注疏法、训诂法和校验法。注疏法改变了疏不破注的经学解释传统,强调以疏证注;训诂法发展了"识字审音"的"小学"技术,强调文本之真;校验法扩充了经义取证的范围,强调经义之真。这些考证方法的广泛运用使惠栋超越了"复兴汉学"的狭隘性,而迈向"知识性"的朴学之途,从而开启了清代学术的新学风。

陈幼华[8](2009)在《王欣夫先生及其文献学成就》文中认为介绍古典文献学家王欣夫先生的生平;阐述他在补充和整理前人着述、整理编纂稀少古籍方面的代表作品与贡献;着重探讨王欣夫先生目录、版本、校雠三位一体的文献学思想与方法;最后综述其文献学成就。

王应宪[9](2007)在《清代吴派学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之际,学界掀起了“理学清算”浪潮,批判宋明理学,倡扬汉代经学。在此学风浸染之下,清初至乾嘉间,以惠周惕、惠士奇、惠栋及其弟子江声、余萧客等为代表的一批吴地学人,批判宋明理学的侈言义理,以汉学倡于江南,系一代学风际会之所在,是称吴派。本文以前贤时哲的研究论着为起点,通过仔细研读吴派学者的学术专着,审视、评价各家的学说见解,从时空的跨度、学域的深度、交游的广度对吴派学术作一铰系统的学术史梳理,期于认识吴派学术的整体面貌,进而深入地理解明清学术所经历的从理学到汉学的转型。论文分为绪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绪言部分对研究对象、写作思路和选题意义作了一定说明,并简要回顾了学界研究状况。结论对正文记述进行总结概括。正文内容大致包含吴派学人(域)的个案研究、吴派治学风格与特点以及吴派学术的辐射与回响三个层面,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至第五章围绕吴派学人的治学领域与学术专着展开,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吴派汉学家的学术特点。第一章首先依据《惠氏宗谱》稽考东吴惠氏的相关资料,梳理惠氏的家学传承,并简述了惠有声、惠周惕论学的特质所在。第二章以吴派奠基者惠士奇为考察对象,以原始文献考论为基础,钩沉其“罚修镇江城”一事;通过《易说》、《春秋说》内容考述惠士奇的学说思想;惠氏学说上承清初理学清算浪潮,下启乾嘉复兴汉学之风,尤其开启了吴派汉学的治学风尚。第三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集中探讨惠栋的学说。惠栋为吴派学术之巨擘,其《易》学、《尚书》学研究,奠定了吴派汉学之根基,确立了吴派学术的整体走向。惠栋以《荀子微言》为代表的诸子学研究、以《后汉书补注》为代表的史学研究在相关领域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作为一个“考据学家”,惠栋具有明确的“通经致用”思想,其治学理念中蕴涵着深邃的经世关怀。第四章通过分析江声的《尚书集注音疏》及余萧客的《古经解钩沉》,剖析其中所折射出的学术观念。江、余二人的治学旨趣均秉承惠栋,加以拓展、深入而成专门之学。在吴派的发展过程中,江、余之学显然代表着一个重要阶段。第五章以《汉学师承记》为考察中心,旨在论述吴派殿军江藩的“纯汉学”思想。第六章主要从“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的“汉宋学论”、汉学家的“学术道德”观以及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等三个方面阐述吴派的学术内涵与精神主旨,探讨吴派的学术风格与特点。第七章的主题在于说明吴派的学术辐射与回响,侧重考论惠栋与戴震、钱大昕、王鸣盛等汉学家的交游论学,并辨析了惠氏学说与常州学派的关系。

王应宪[10](2007)在《东吴三惠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惠栋为汉学吴派宗主,其祖惠周惕、其父惠士奇于经学俱有造诣,号为东吴三惠。惠氏倡言汉学,为当时学术之风向标。但学界在研究中存在明显的“重皖轻吴”倾向。据林庆彰《乾嘉学术研究论着目录(1900—1993)》,录研究三惠论着仅16条,关于戴震的则多达361条。十余年来,三惠研究出现不少新成果,今作简要回顾,以资参考。

二、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论文提纲范文)

(2)《毛诗注疏》版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序论
    一、缘起
    二、《毛诗注疏》诸家版本及校勘成果
上编
    一、论《毛诗注疏》之体式
        (一) 经文、注文、疏文、音义、诗谱之分合
        1、位置
        (1) 八行本编辑疏文起讫语
        (2) 宋十行本对疏文之编辑工作
        (3) 闽本对疏文之编辑
        (4) 武英殿本对疏文之改造
        2、《诗谱》之有无及其位置及《诗谱》疏之处理
        3、释文
        (1) 宋十行本改易音义
        (2) 闽本对音义的变改
        (3) 北监本出於闽本,又对音义进一步改易
        (4) 清乾隆武英殿本对音义的改造
        (二) 符号
        1、传、笺标识符号
        2、疏文符号
        3、释文符号
        (三) 句读
        (四) 分章
        (五) 卷帙
        (六) 行格
        (七) 题署
        1、诂训传、笺、注
        2、义疏、正义与注疏
        3、《毛诗》诸本题署略述
        (八) 书耳
    二、论《毛诗注疏》之校勘
        (一) 《毛诗注疏》诸本校勘得失略论
        1、校勘之理念
        2、校勘方法发微
        (1) 他校
        (2) 对校
        (3) 引录前人成果
        (4) 加按语
        (二) 《毛诗注疏》校勘述略
        1、山井鼎、物观《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1) 《考文》之学术价值
        (2) 山井鼎虽未见单疏本与八行本,但其校语之精,往往与旧本暗合
        (3) 《考文》首次厘正宋十行本以来之误,将混入疏文中的《诗谱》内容离析出来
        2、浦镗之校勘
        (1) 浦镗《正字》据他书注文以校正疏文例
        (2) 浦镗所校,虽未能多见旧本,但校语精审,往往与旧本相合
        (3) 浦镗所据北监本爲修板後印本
        (4) 浦镗《正字》之误
        3、惠士奇、惠栋之校勘
        4、卢文弨之校勘
        5、殿本校勘
        (1) 殿本文本校改多与单疏本、八行本同,所用八行本可能性最大
        (2) 殿本用他校以改疏文
        (3) 殿本分析《诗谱》与《诗谱》之疏文
        (4) 殿本《考证》多引据《蜀石经》以校改经注
        (5)四库馆《四库全书考证》多因襄浦镗《正字》成果。
        6、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及其补正之作
        (1) 段氏既最後定《毛诗注疏校勘记》,考其所爲,多有可议者
        (2) 阮《校记》中案语当出於顾广圻之手,虽未见旧本,其精当之处往往与旧本相合
        (3) 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所据北监本爲修板後印本
        (4) 阮元《毛诗注疏校勘记》未见旧本而厚诬闽本
        (5) 清同治十年湖南长沙尊经阁刊《毛诗注疏校勘记》
        (6) 清茆泮林《毛诗注疏校勘记校字补》
        (7) 清刘光黄《毛诗注疏校勘札记》
        (8) 清谢章铤《毛诗注疏毛本阮本考异》
        (8) 清汪文台《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
    三、《毛诗注疏》传刻
        (一) 版刻与文字
        1、《毛诗注疏》早期版刻中的俗字
        2、经典传刻与正字工作
        3、传刻致误之由
        (二) 重刻与翻刻
        1、覆刻、翻刻
        2、补板与修板
        3、初印与後印
        4、描润与改字—制造一个好的读本
        (三) 版刻与学术
        1、闽本与明代经学的复古运动
        2、毛氏汲古阁本与清代的校经
        (四) 版刻与政治
        1、宋代经注疏合刻与科举
        2、闽本江以达、李元阳衔名之剜改与二人先後去职有关
        3、阮元《校勘记》不校殿本与乾隆《石经》校勘之关系
        (五) 收藏与流布
        (六) 《毛诗注疏》版本源流表
下编
    一、经注本
        (一) 经注本之流变
        (二) 明钞本《诗本义》所附经注本与《六经正误》《沿革例》所述蜀本相近
        (三) 日本所存古卷子本多有与《正义》所据之本不同者
        (四) 日本所传经注本有与《六经正误》《沿革例》所记兴国本同源者
        1、岛田翰旧藏本与《六经正误》《沿革例》中所述兴国本相合
        2、日本京都大学藏日本庆长闻活字本亦与《六经正误》《沿革例》中所述兴国本相近
    二、经注附释文本
        (一) 宋毛居正《六经正误》所记经注附释文本
        1、潭本
        2、兴国本
        3、建本
        (二) 元岳濬《相台书塾刊(?)九经三传沿革例》所记经注附释文本
        1、建余氏本、蜀本
        2、兴国于氏本
        3、附论岳本
        (三) 宋十行本继承南宋福建余仁仲本之文本与编辑理念
        (四) 朱熹《诗集传》所据本或爲建宁本
        (五) 今所见宋代福建所刻经注附释文本
    三、单疏本
        (一) 单疏本避讳
        (二) 单疏本疏文中音义
        (三) 论单疏本之可贵
        1、宋十行本之误,可据以校改
        2、宋十行本之脱,可据以校补
        3、单疏本所标起止,对校勘传笺的价值
        (四) 宋刻单疏本的脱文
        (五) 单疏本之误
        (六) 刘承干刻《毛诗》单疏本
    四、注疏本
        (一) 八行本
        1、日本钞八行本
        (1) 八行本之脱误
        (2) 《毛诗注疏》八行本的经注部分当源出宋监本
        (3) 八行本疏文源出单疏本
        (4) 八行本之擅改
        (5) 日本所传经注本多有与八行本相近者
        2、魏了翁的《毛诗要义》
        (1) 《毛诗要义》据八行本节录而成
        (2) 《毛诗要义》保存了八行本分卷题署等面貌
        (3) 《毛诗要义》的传藏与影响
        (二) 平水本
    五、经注疏附释文本
        (一) 宋十行本
        1、宋十行本所据经注本与八行本所据经注本不同
        2、宋十行本当以经注附释文本爲底本,添足疏文而成
        3、宋十行本对单疏本疏文之编辑
        (1) 增删
        (2) 改字
        4、宋十行本传文、笺文、释文互相混入
        5、宋十行本校勘不精
        6、宋十行钞配之页或源出旧本
        (二) 元刊十行本
        1、元刊明修十行本补修板时期及其特徵
        (1) 元刊板
        (2) 元十行本明初补修板
        (3) 明正德补修板
        (4) 明嘉靖间补修板
        2、南监本当指元刊明修十行本
        3、明嘉靖三十六年及明万历十二年南京国子监俱有议刻《十三经注疏》事,然事皆未得行
        (三) 永乐本
        1、永乐本《毛诗注疏》出於元刊十行本
        2、永乐本虽源出元刊十行本,但亦进行校勘,多与单疏本和八行本合
        3、永乐本校勘亦有不精之处
        4、永乐本之收藏与流传
        (四) 闽本
        1、闽本刊刻者是江以达而非李元阳
        2、江以达刊刻《十三经注疏》之缘起
        3、闽本之创举与影响
        4、闽本所据底本考
        5、闽本当据宋十行等本进行校勘工作
        6、闽本之误
        (1) 闽本误释文爲笺文
        (2) 闽本补加传字,以笺文误作传文
        (3) 闽本文字多误
        7、闽本之擅改
        (1) 闽本据传文改疏文
        (2) 闽本据笺文改疏文
        (3) 闽本据经文改音义
        (4) 闽本据传文改音义
        (5) 闽本据笺文改音义
        (6) 闽本据疏文改音义
        8、闽本版式之误
        (1) 闽本不明元刊十行本之体式误加“○”
        (2) 闽本传文改爲单行小字,然仍有作双行小字者,与自身版式矛盾
        9、闽本修板情况
        10、闽本刻工录
        11、明代经注本出於闽本考
        (1) 明万历马应龙、孙开校刻本出於闽本考
        (2) 明崇祯葛氏永怀堂本出於闽本考
        (五) 明万历十七年北京国子监刻本
        1、北监本《毛诗注疏》之避讳
        2、北监本源出明嘉靖江以达闽中所刻《十三经注疏》,而衍生新的错误
        3、北监本之校补
        (1) 北监本之校改误字
        (2) 北监本校补缺佚
        4、北监本对释文之变改
        (1) 北监本改易释文文字及顺序
        (2) 北监本移易释文位置
        (3) 北监本移易释文所致脱误
        5、北监本误笺文爲传文
        6、北监本的修版问题
        (1) 明崇祯修板
        (2) 清康熙修板
        7、明北京国子监刊《十三经注疏》始末略考
        (六)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本
        1、毛本所据监本爲修板後印本
        2、毛本之误
        3、毛本的校勘
        (1) 毛本据宋十行本校改之证
        (2) 毛本据岳本改字
        4、阮元所据毛氏汲古阁本爲後印本
        5、毛本的翻刻本
        (七) 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武英殿本校改多与单疏本和八行本相合
        2、武英殿本删削起讫语,从而泯灭了疏文与经注之差异
        3、殿本句读因误字而误
        4、武英殿本文字之误
        5、清乾隆武英殿本对释文的改造
        (1) 移易位置
        (2) 改字
        (3) 删减增添
        (4) 据释文改疏文
        6、参与殿本《毛诗注疏考证》人员
        8、清同治十年广东书局重刻清乾隆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
        9、清光绪四年淮南书局翻刻清武英殿本而改窜旧式
        10、库本、荟要本虽皆源出殿本,然亦多有校改
        (八) 清嘉庆阮元刻本
        1、阮刻《毛诗注疏》底本爲元刊明修十行本,刷印时间当在明正德十二年之後,明嘉靖补修板之前
        (1) 阮刻所据元刊明修本修补板时间晚至正德十二年之後
        (2) 阮刻所据元刊明修本修板时间在嘉靖补修板之前
        2、阮刻本之体式及其得失
        (1) 阮校记有校而本文无圈。
        (2) 阮本字旁有小“○”而无校记
        (3) 阮本之改字不出校
        (4) 阮本改字出校之例
        (5) 阮本误字
        3、阮元本修板与翻印
        (1) 道光修板印本,主要参用倪模和余成教的校勘成果,朱华临主其事
        (2) 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书局重修印本
        (3) 清末民国石印本
结语
後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日清家正本《毛诗》校语辑考
    二、元刊明修十行本《毛诗注疏》板片分期表
    三、《毛诗注疏》版本图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清代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学术史与文学史的互动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反思
第一章 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的地缘学研究
    第一节 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地缘剖析
        1、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地缘关联
        2 、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地缘探究
    第二节 吴门学派的地缘学
        1 、“吴门家学”开山
        2 、“家学”与地缘
    第三节 吴中诗派的地缘学
        1 、共时的地缘关联
        2 、历时的地缘关联
第二章 明前的吴中文坛和学术
    第一节 明前的吴中学术
        1 、杨维桢及其学术思想简述
        2 、郑元佑和谢应芳学术思想浅探
    第二节 明前的吴中文坛
        1 、明前吴中文坛概况
        2 、杨维桢和吴中诗派
    第三节 顾瑛与玉山雅集
        1、概述
        2 、玉山雅集详探
第三章 吴门学派的学术思想
    第一节 惠有声、惠周惕——筚路蓝缕,启一家之学
        1 、惠有声概述
    2、惠周惕与《诗说》
    第二节 惠士奇——承继祖训,导汉学之前路
        1、惠士奇及其《易》学研究
        2、惠士奇及其《春秋》学研究
        3、惠士奇及其《礼》学研究
    第三节 惠栋——方驾古人,集吴派之大成
        1、惠栋与《易》学
        2、惠栋与史学——以《后汉书补注》为例
    第四节 江声、余萧客、江藩——吴派后学,扬汉学之旗帜
        1、江声与《尚书集注音疏》
        2、余萧客与《古经解钩沉》
        3、江藩与《汉学师承记》
第四章 吴门学派的学术成就
    第一节 承前启后,主导清学之盛
        1、学术思想上的承前启后
        2、治学方法上的承前启后
    第二节 疏通典籍,卓然一家之言
        1、经学典籍的整理
        2、训诂学典籍的整理
        3、史学典籍的整理
    第三节 学风严谨,通经致用有道
        1、吴派的“实事求是”
        2、吴派的“通经致用”
第五章 吴中诗人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惠周惕与惠士奇——出于学人,各有新意
        1、惠周惕诗论
        2、惠士奇诗论
    第二节 王鸣盛——以才辅学,以韵达情
        1、王鸣盛的主要创作风格
        2、王鸣盛诗歌创作余论
    第三节 钱大昕——儒者之学,明体致用
        1、钱大昕的诗风——温柔敦厚,“四长”之说
        2、钱大昕的诗歌创作
    第四节 王昶——兼容并蓄,一代通儒
        1、王昶论诗
        2、才情并茂的王昶诗作
    第五节 七子余论
        1、曹仁虎,赵文哲
        2、吴泰来、黄文莲
第六章 吴中诗人群体的文学成就
    第一节 承上启下的吴中诗派
        1、在诗论上开拓了新的视野
        2、王昶选本的文献学意义——以《湖海诗传》、《青浦诗传》为例
    第二节 在诗歌创作上推进学人之诗
        1、以经史之学入诗
        2、以训诂学入诗
第七章 吴门学派与吴中诗派的互动研究
    第一节 学术与文学的互动
        1、学术与文学的连结
        2、学术对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乾嘉吴地的流派互动
        1、吴门学派对吴中诗派的影响
        2、吴门学派在吴中诗派中的回响
第八章 晚近的吴地学术与文学
    第一节 晚近的吴地学术
        1、晚近中国学风的嬗变
        2、晚近的吴地学风和学术
    第二节 晚近的吴地文学
        1、中国文学的“近代化”
        2、近代吴地文学——南社简论
结论:现当代的学术与文学祈向的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交游年谱简编
后记

(4)王欣夫文献学成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家世生平与学术交往
    第一节 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着作与藏书
        一、 着作概述
        二、 藏书概述
    第三节 学术交游考
第二章 《善本书录》成就
    第一节 目录学成就
        一、 《书录》提要的着录内容
        二、 《书录》的目录学特色
    第二节 版本学成就
        一、 《书录》的版本信息
        二、 《书录》的版本特色
    第三节 文献的辑编
        一、 辑佚成就
        二、 辑录成就
第三章 王欣夫文献学思想
    第一节 《文献学讲义》
        一、 三位一体的文献学
        二、 对目录学的看法
        三、 对版本学的看法
        四、 对校雠学的看法
    第二节 王欣夫的善本观
    第三节 王欣夫的学术影响
结语
附录
    附录一:《书录》所收 143 种手稿本分布情况表
    附录二:《书录》所收 239 种钞稿本分布情况表
    附录三:《书录》所收 143 种钞本分布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5)《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王欣夫的生平及其着作
    1.2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成书过程
    1.3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研究现状和意义
第2章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着录内容和特点
    2.1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着录内容
        2.1.1 记录书籍着者生平、学术交往及着作刊刻情况
        2.1.2 着录刻本年代、行款版式、刻工姓名、用纸、藏书印章、搜集过程等
        2.1.3 载录流传绝少书籍的序跋或其他文献资料
        2.1.4 记录书籍版本源流及流传过程
    2.2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着录特点
        2.2.1 着录过程引用原文
        2.2.2 着录过程判断书籍流传情况、存佚状态及版本优劣
第3章《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目录学成就
    3.1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重视收集和利用目录书籍
    3.2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补目录之缺订目录之误
    3.3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是清代及近代钞本的渊薮
第4章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版本学成就
    4.1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着录所收书的版本特色
        4.1.1 收藏大量钞本
        4.1.2 收藏大量校跋本
        4.1.3 收藏大量过录本
    4.2 王欣夫先生的版本鉴定方法
    4.3 王欣夫先生的善本观
第5章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辨伪、辑录成就
    5.1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记录王欣夫先生辨伪成就和运用的辩伪方法
        5.1.1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记录王欣夫先生辨伪成就
        5.1.2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记录王欣夫先生运用的辨伪方法
    5.2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记录王欣夫先生的辑录成就
第6章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的史料价值
    6.1 王欣夫交往概述及吴中地区其他学者的学术活动
        6.1.1 王欣夫交往概述
        6.1.2 吴中地区其他学者的学术活动
    6.2 记载书林故事
    6.3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补史传之缺、纠史传之谬
        6.3.1 对明清学者学术着作的补充和纠谬
        6.3.2 记载清末学者之事迹以补史之缺失
        6.3.3 《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所载序跋提供当时文人购书情况
        6.3.4 为考证史传资料正确与否提供资料
        6.3.5 为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历史事件提供宝贵资料
        6.3.6 对明清史料其他方面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惠栋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生前至1936年:活跃期
二、1937年至1979年:沉寂期
三、1980年至今:繁荣期
    1. 总论惠栋学术思想及学术地位
    2. 对惠栋考据学的研究
    3. 对惠栋《易》学的研究
    4. 对惠栋经学的个案研究
    5. 对惠栋和戴震关系的研究
    6. 对惠栋家学的考察
    7. 对惠栋文献的整理
    第一, 惠栋语言文字学成就的系统总结。
    第二, 原始材料的纵深挖掘与充分利用。

(9)清代吴派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思路
    第二节 学界研究现状与反思
第一章 吴派学术先导——惠有声与惠周惕
    第一节 《惠氏宗谱》之三惠资料稽考
    第二节 惠有声与惠周惕
第二章 吴派学术奠基者——惠士奇学论
    第一节 惠士奇“罚修镇江城”考论
    第二节 惠士奇《易说》述论
    第三节 惠士奇的《春秋》学
第三章 吴派学术集大成者——惠栋学论
    第一节 惠栋宋易批判思想发微
    第二节 惠栋的《尚书》学
    第三节 读《后汉书补注》札记
    第四节 惠栋荀学思想刍议
    第五节 惠栋“通经致用”思想述论
第四章 吴派学术专门化——惠门弟子学述
    第一节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研究
    第二节 余萧客与《古经解钩沉》
第五章 吴派学术殿军——江藩学论
    第一节 《汉学师承记》简论
    第二节 江藩学术思想平议
第六章 吴派学术的风格与特点
    第一节 “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吴派汉宋观探颐
    第二节 汉学家学术道德论
    第四节 清代“实事求是”学风的复兴与沉寂
第七章 吴派学术的辐射与回响
    第一节 惠栋与戴震学术关系考论
    第二节 惠栋与钱大昕、王鸣盛之交谊及论学
    第三节 钱穆“常州之学原本惠氏”说检讨
结语
附录
    一 三惠学术年谱简编
    二 参考引用书目
后记

(10)东吴三惠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陆学界的研究
    (一) 专着、学位论文
    (二) 三惠着述整理
    (三) 三惠学术研究
二、台湾及海外的研究

四、王欣夫先生《松崖读书记》蠡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曹元弼致王欣夫书札考释上篇[J]. 李科.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20(00)
  • [2]《毛诗注疏》版本研究[D]. 李振聚. 山东大学, 2018(12)
  • [3]清代吴门学派和吴中诗派研究[D]. 卫新. 苏州大学, 2013(12)
  • [4]王欣夫文献学成就研究[D]. 宋维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2)
  • [5]《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研究[D]. 赵立文. 河北大学, 2011(11)
  • [6]惠栋研究述评[J]. 钱慧真. 殷都学刊, 2009(04)
  • [7]惠栋对考证方法的“知识性”改造[J]. 郑朝晖. 广西社会科学, 2009(08)
  • [8]王欣夫先生及其文献学成就[J]. 陈幼华. 图书情报工作, 2009(11)
  • [9]清代吴派学术研究[D].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10]东吴三惠研究述评[J]. 王应宪. 兰州学刊, 2007(02)

标签:;  ;  ;  ;  ;  

王新福先生《松雅读书笔记》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