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培训制度化对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讨论论文_郑红霞,曾光红

急救培训制度化对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讨论论文_郑红霞,曾光红

(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厂区医疗站 新疆 克拉玛依 833699)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培训制度化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企业2014年6月—2015年12月,参加我医疗站急救培训制度未制定前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救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实验组,以参加培训1年后心肺复苏术理论知识考核、实际操作能力考核两项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急救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之前63%提高至85%,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合格率,从之前71%提高至98.1%,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归纳性总结和统计学处理,得出如下结果。实验组员工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发现了十分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急救培训制度化后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明显提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员工;急救培训;制度;心肺复苏术;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R1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77-02

我医疗站开展对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近20年,尤其近几年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反复修改,达到“简化、统一、情景化、总结和评估”的要求,但培训效果不理想,为此厂区医疗站联合厂管理层联合制定急诊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内容、方式、强化培训的间隔时间、对培训员工考核办法都有详细规范,2016年1月开始执行培训制度。本文笔者通过比较培训制度化后前后18个月,员工心肺复苏术1年后考核合格率变化,讨论急救培训制度化对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企业2014年6月—2015年12月间参加我医疗站培训制度未制定前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对照组,男180人、女120人,年龄范围在22~41.3岁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300例为实验组,男182人、女118人,年龄范围21.8~42岁间。两组采用同一培训课件,两组一般资料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厂区医疗站联合厂管理层联合制定急救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内容、方式、强化培训的间隔时间等均制度化并严格执行,建立对此制度执行监督考核的管理机制,并进行考核。(2)采取统一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理论+技能培训总课时60小时,理论21课时、操作技能39课时。完成后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核。(3)三个月或半年后再考核一次,针对员工薄弱环节再强化训练1~2次。(4)一年后再考核。考核结果与急诊培训制度未制定前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理论及操作合格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制度制定后参加过心肺复苏术培训员工(实验组)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从之前(对比组)63%提高至85%,实际操作能力考核合格率,从之前71%提高至98.1%,实验组员工理论知识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发现了十分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果:培训制度化后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明显提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3.讨论

我医疗站是服务于炼化一体化的大型综合石化企业,企业拥有约3万职工,作为高风险行业的石化企业,人员相对集中,作业环境复杂,大型设备多,因此对企业职工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非常重要,尤其掌握心肺复苏术更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院前急救的现状院前急救的特点是急和救,急救白金理论、白金10钟急救技术也纷纷被提出,及时开展心肺复苏急救,可能挽救生命,1分钟内开始CPR成功率90%;4分钟内开始CPR成功率60%;6分钟内开始CPR成功率40%;10分钟内开始CPR成功率10%;现场每推迟1分钟,病人死亡率就上升3%,抢救越早,成功率约高,厂区内发生意外,员工作为第一目击者,可能最先到达事发现场,现场的急救互救水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后续的治疗,所以再次强调企业员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重要性。但是我国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以及实施率很低。老百姓对急救的反应仍仅限于拨打120和等待急救车,能够进行院外急救操作的公民仅为1%。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急救反应时间为(1410±705)min,在这短暂的黄金抢救时间内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开展心肺复苏技术占4.48%,医护人员现场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成功率仅为2.26%。现场“第一目击者”及时有效地救助会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因此,以企业员工为单位普及急救技能,对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伤害的能力尤为重要。分析企业员工学习和掌握实施急救技能相关的因素,对于公众普及急救技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提高公众急救水平的重要因素。经上述探讨表明急救培训制度化后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明显提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管永青,陶秀萍,朱小艳.企业员工学习和实施急救技能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5):252-255.

[2]吕文杰,戢良银,任延飞.厂矿职工院前急救培训的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208.

论文作者:郑红霞,曾光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急救培训制度化对提高企业员工心肺复苏术培训合格率的讨论论文_郑红霞,曾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