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支持激励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2013年开始,在公司工会的倡议和组织下,各项目广泛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船舶施工处创办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河北省劳动模范居士祥命名,紧紧围绕技术难题、人才培养、设备改进等方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推出了多个优秀技术革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方法,提升了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劳模 创新 团队 生产 效益
一、基本情况
居士祥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了一支包括河北省劳动模范居士祥、秦皇岛市劳动模范宋国凡、秦皇岛市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标兵郝喜东等在内的创新队伍,是2013年秦皇岛市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工作室成立三年多来,共完成包括半潜驳9号GPS改造、方驳109生活用发电机组改造、泥石船10号机舱油水分离器系统改造、起锚艇11号机舱发电机组柴油机加装浮子油箱、起重28机舱加装取暖系统改造等在内的技改创新项目21项,其中1项荣获秦皇岛市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三金一高”,完善激励机制
“三金一高”是激励职工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这些“金”字招牌或是具有应用价值的合理化整改建议、或是进行设备革新的技术成果。施工处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引领,围绕改进技术、节能降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三金一高”活动。2015、2016年共完成“三金”成果如下:交抓115船锚机液压马达改造;交抓115船液压系统超精细净化;交抓109抓斗吊耳改装,交工63、81拖缆机刹车鼓技术改造;船舶LED照明光源推广应用;起重28船多拖轮组合拖带方案。这些成果为公司节能降耗近200多万元。
(二)开展创新实践,提高技艺技能
一是在技术改造和创新中发挥尖兵作用。工作室在一批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引领下,破解生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中,通过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一对一、一对多等“传帮带”学技练功活动,挖掘蕴藏在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将其高超技艺技能、优良职业道德作风快速有效地传授给青年职工,促进年轻的技术人员在老专家指导下快速成长,形成富有特色的人才梯队。
三是在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搭建技能培训平台。2016年工作室制定船员技能比武方案,发动船员学知识、学技能,根据日常训练考核成绩,选拔技能干将参加局里和公司的技能比武大赛,并斩获多项优异成绩。
(三)规范运行机制,细化管理考核
对创新工作室做到“三定”,一是定课题。根据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问题,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攻关课题,明确月度、季度和年度工作目标;二是定计划。将创新工作室任务逐月分解,本月完成什么,下月的重点是什么,本季度实现什么,细致规划,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三是定制度,工作室制定出严格详细的管理考核制度,如创新工作室每月活动几次,如不能参加应履行怎样的请假手续,攻关中遇到问题谁出面协调等,形成按制度管人、依规章考核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成效
(一)破解技术难题,推动技术进步
工作室紧贴生产中的重点难点,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等活动,有效解决了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2014年,为支持港珠澳大桥建设工程,工作室对半潜驳3号、9号塔楼锚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为桥墩顺利出运提供了技术保障;2015年,对起重28舱室设备进行改造,施工处取得了《船员舱室设备证书》,获取了进入海洋工程领域施工资格;同年,工作室成功完成对交抓115锚机液压马达的国产化改造,不仅节省了进口备件采购费用,而且打破了船舶动力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对拖带技术及方式进行研发创造,并成功应用于沉箱拖运方面,完善了船舶调遣方式,大大提高了船舶调遣效率;2016年,砂桩2号船舶入级改造顺利完工,并取得CCS国际船检证书,成为公司首艘成功入申国际级的船舶。
(二)促进节能降耗,实现降本增效
劳模创新工作室围绕企业节能降耗目标,多次对船舶设备进行改造革新,控制修造经费,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推进了节能增效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5年在工作室成员宋国凡的带领下,攻关小组成功完成交抓115甲板6台液压马达的国产化改造,减少了维修周期,节省资金近60万元;2013年对船舶日用发电机组进行改造,年节油耗达170万元;对双船拖带技术的研发,荣获局节能减排专项奖励;对沉箱拖带进行的节油工艺改革,节约总油耗达147吨。
(三)提高业务技能,培训技术骨干
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答疑释惑、业务指导和技术攻关等活动,工作室成为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的一间教室,为职工成长打造了绿色通道。
工作室的成员们经常把职工凝聚到劳模周围,将自己的技术绝活、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培养了一批专注于一线创新的团队,推动了创新型人才的涌现。其中,多名成员走上技术管理岗位,四名成员取得了“公司标兵”称号,四名成员获得了公司“先进生产者”称号;在今年局里举行的船员技能比武竞赛中,居士祥带领的团队,包揽了多个单项比赛第一的优异成果,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其中,甲板选手李凡获得理论考试第一名;轮机选手田盛明和崔庆凯分别获得实操“搓六方”、“电气连接”两个单项第一名;崔庆凯被授予“优秀技术能手”称号。
(四)凝聚工作合力,打造高效团队
工作室凝聚了技术人才和管理精英,他们一起攻克技术难题,交流探索管理方式,共同培养教育年轻同事,营造了创新进取氛围。在学习探讨过程中,他们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和技术难点的攻关措施等内容,使每个参与人员都能从具体技术问题上得到启发和收获,在总结中得到提高和锻炼。此外,工作室还经常开展“头脑风暴活动”,组织全体成员共同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集智攻关,依靠团队的力量,找到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方式,工作室先后解决了船舶定位系统改造、发电机组改造、齿轮加工设计等技术问题,不仅革新了船机设备,还增进了成员间的感情,提高了团队的整体工作能力。
四、存在问题
一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内部多以单一专业或部门、班组为基础建立,单打独斗,缺乏协同,影响创新效果;二是工作室争取课题项目的能力较弱,大都是关起门搞研究,很少与其他科研机构交流,获得外部技术、资金、经验等相关方面支持的能力较弱。三是受到企业发展阶段、产品升级改造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成果转化应用环节相对薄弱,一些创新成果束之高阁,缺少推广应用。
五、意见建议
(一)加强多方联合,推动协同发展
一方面,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企业内部之间的技术研发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联合,突破专业界限,共同开展技术创新。
另一方面,实施工作室“走出去”战略,通过总工会、职工技协和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等组织,突破行业界限,开展跨行业结对,加强不同企业之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交流,工作室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协同攻关、协同创新、共同发展,探索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化发展新途径。
(二)抓好推广环节,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工作室的许多金点子、好创意,都是职工努力探索、锐意革新的缩影,是大家智慧的结晶,含金量很高。但是,无论是团队建设还是技术革新,归根结底都要落在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发展方面。因此,工作室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在“出成果”的同时,还要着力抓好“用成果”。在今后的创新活动中,工作室要紧密结合实际生产需要,加快创新成果的推介、转化和应用,努力把更多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切实解决技术和经济“两张皮”问题,实现创新效益最大化。
(三)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
一方面,工会工作者要充分运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工作室的创建意义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突出成果和经验做法,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另一方面,针对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职工年轻化的特征,工作室可以逐步探索建立虚拟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虚拟的“职工创新工作园”,培育一批以创新人才为主的网络社区、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平台等,实现跨地域、全天候地移动互联、协同攻关,形成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创新态势。
时代呼唤人才,事业造就人才,时代在变,但劳模的精神永远不会变。今后,船舶施工处将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不断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活动推向深入,从而积极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让创新成为广大职工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自觉行动,为公司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开拓新境界。
论文作者:李晓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工作室论文; 劳模论文; 技术论文; 职工论文; 船舶论文; 秦皇岛市论文; 技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