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跃兰 宋婷婷

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跃兰 宋婷婷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来说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变,在社会发展至今妇科病人越来越多,而除了妇科疾病的治疗会影响女性身体健康还会因为妇科疾病的私密性给家庭带来很多分歧。因此在妇科疾病和护理过程中除了关注疾病本身意外还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而家庭式沟通在这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做出研究和建议,希望能对妇科护理起到作用。

关键词:家庭式沟通;妇科护理;应用

引言

妇科疾病一般多发生为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对女性的危害非常大,除了承受身体上的困扰心理方面也承担着非常大的压力。所以妇科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家庭式沟通的妇科护理理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妇科患者的护理中,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护理理念效果显著,这里就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做出探讨研究。

一、妇科护理的基本概况

由于妇科疾病多数为女性生殖系统引发的病变,所以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很多需要手术,甚至有的需要切除部分生殖器,但是无论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都会给患者身体健康带来很大损害,甚至因为是生殖系统疾病会影响到生育和性生活等方面。除此之外生殖系统疾病隐私性导致难以启齿,也经常会引起家庭的分歧,影响夫妻之间的交流沟通,严重甚至会导致患者产生心理疾病。

二、研究概况

1.研究采用的抽样和研究资料

此次研究与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合作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一年时间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0例。分为两组,每组40人,A组作为实验组,B组作为对照组,年龄均为25周岁到60周岁不等,平均年龄33岁左右。病例多为宫颈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等一些常见的妇科疾病。A组患病时间最长的14年,B组患病时间最长13年,最短时间均为一年左右。两组患病时间都在4-5年时间。进行比较的两组患者资料都是基本资料和自然资料,这些数据之间资料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5),具备可比性。

2.研究程序和实验方法

2.1研究程序

研究过程中所有数据都要进行收集并且这些数据都要利用专门的研究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本次对两个小组进行的研究数据都会通过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而这一系统软件(SPSS17.0)分析处理的数据当P<0.05时,就表示这两组患者妇科护理研究得出的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所得出的研究结果可以证明研究结论。

2.2试验方法

上述提到,研究将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B组也就是对照组在妇科护理过程中仍旧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日常基础护理和理疗护理,复查知道,以及治疗安抚工作,及时了解患者症状,给与患者一定帮助。而对A组即实验组的患者除进行常规的日常护理外还要实施家庭式沟通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2.1入院初期,对于新入院的患者要以积极的态度热情招待,向患者介绍医生和其办公室情况、医护站、卫生间等,患者物品摆放和其他一些硬件设施,尽快帮助患者和家属熟悉医院新环境,保证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表达对其的关心,增进感情,消除患者焦虑心态,认真负责回答患者疑问,记录患者病史等基本情况。

2.2.2治疗前医护人员要做好对患者健康宣教和心理指导工作,耐心详细的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其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包括疾病由来、发展状况、症状以及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和恢复状况等,语言要通俗易懂,以能使患者理解的语言进行交流。对恶性肿瘤患者应避重就轻,尽量让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可以治愈,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告知其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和以前的成功案例,使其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2.2.3在治疗期间患者心理是非常脆弱的,急需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关心,所以医护人员要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全程陪伴在患者身边为其打气鼓励。同时护士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多余患者家属沟通促使家属对患者表示关心与关爱,可以在与患者沟通时夸奖患者家属对患者的关爱,激发患者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样可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对于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乃至疾病的治疗效果都有极大帮助。

2.2.4患者病愈出院时,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详细制定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嘱咐患者要定期进行复查,防止疾病复发。同时要经常进行电话追访,表达对患者的关心并详细了解患者当前的康复状况,予以必要的知道,叮嘱注意事项。

三、观察指标

医院要以匿名的方式请80名患者都要在出院前进行问卷调查,由患者对护理情况进行打分,以分数多少对满意程度做出评价,比如以1-5的量化积分表达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五个级别。该数据会应用到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计算。

四、数据处理结果

数据全部由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患者对护理情况满意度比较结果为:实验组40例患者满意和非常满意34例,一般5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85%。对照组40例患者满意和非常满意27例,一般10例,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3例,满意率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

妇科疾病因为有关于患者的隐私的特殊性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很大压力和阴影。而这种心理状态是不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常规的基础妇科护理更多关注的是患者疾病本身,很少关心患者心理健康,患者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也会导致疾病恢复缓慢,也就使得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低下。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的医学模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越来越注重患者心理健康与临床医学和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研究证明心理治疗和护理能增加患者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妇科疾病的特殊性不但是身体健康问题,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不健康的特殊变化。根据上文统计结果分析研究可以得出结论,家庭式沟通妇科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说明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对妇科疾病患者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研究中,护理人员采用家庭式沟通进行妇科疾病的护理,积极主动地与患者沟通交流,进行各方面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工作,不但提高了疾病治疗的进度还有利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妇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式沟通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临床效果,该模式下的患者更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自身的疾病,可以更高效率的进行治疗,同时也能更融洽的处理医护关系,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静萍.妇科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4-305.

[2]杨秀兰.论沟通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5):191.

[3]王婷.家庭式沟通方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前沿,2015(34):8-13.

论文作者:张跃兰 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张跃兰 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