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文明单位中的五个盲区及其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建立文明单位中的五个盲区及其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文明单位创建中的五大盲区及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盲区论文,五大论文,文明单位论文,应对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浙江省上虞中学的文明创建活动,已经成为促进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和强大动力。但反思学校的创建工作,尚存在五大盲区,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创建工作纵深发展。

一、观念盲区

这类盲区指的是在认识和观念上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观点:1、虚无缥渺观。认为这是空对空的事情,无实质意义,弄得不好还会对工作带来冲击;2、与己无关观。认为这是领导的事情,是个别部门和相关人员的事情,与己对不上号,我只要教好我的书,做好分内事就行了;3、万事大吉观。认为只要“文明单位”这块金字招牌得到了就万事大吉了,不用再花时间去搞创建了。

针对上述盲区,该校的对策是:加强宣传,注重疏导,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大家真正认识到:创建工作,特别是从最先的“两个文明”到现在的“五个文明”建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创建是一种形式,意在通过这种形式提升文明程度,推进工作,促进社会进步,这难道是虚无缥渺吗?创建工作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渗透在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各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职责,这难道可以说是与己无关吗?创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要使我们的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谱写新的一个又一个的篇章,就需要不断巩固创建,提升创建,这难道可以万事大吉吗?

二、理论盲区

这类盲区指的是创建工作缺乏创建理论的指导,在创建工作中,往往处于就事论事的状态。而事实上,要使创建工作真正上品位,使创建真正成为推进工作,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就需要有一种高屋建瓴的理论的指导。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需要补课。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单位。要注意学习和研讨中央关于文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和关于“五文明”的理论;一方面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的理解,让科学发展观来引领我们的创建工作。

三、实践盲区

这类盲区指的是创建工作不够到位,缺乏深化、细化。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1、重突击,轻常态。就是往往对完成突击任务,做创建验收准备很重视,而对日常创建较忽视,缺乏常态化和持久性;2、重外表,轻内在。就是往往对外表的装饰(如环境建设)比较重视,而缺乏心灵的塑造(如思想道德建设、职业修养等),而这恰恰是创建工作的重点;3、重大节,轻小节。就是往往重视抓一些大的环节,而忽视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如日常行为,思想苗头,卫生死角等。这实际上我们犯了一个大忌,即违背了一个重要规则——细节决定成败。

鉴于上述情况,上虞中学的应对措施是: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使创建工作趋向常态化;2、加强过程管理。注意对日常创建工作的检查、督促、指导;3、建立长效机制,纳入学校考评。多年来,浙江省上虞中学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尝试,如“青年教师成长之旅”、“党政五联工程”、星级寝室、文明班级、文明学生、文明教工的评比等,有效地促进了该校创建工作的深入持久开展。

四、区域盲区

指创建工作仅仅局限于本校本单位,很少把创建触角伸向社区、街道、企业、家庭等。由于创建区域的狭窄,一方面很难与外界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一方面很难发挥文明单位应有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改变这种局面,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1、增强责任意识。要认识到作为文明单位,尤其是省级文明单位要注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多为社区承担一些责任;2、搭建创建平台。如该校建立了由21名青年教师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岗,根据实际需要,配合中心任务,常常走向社区,走向企业,传播文明、服务社会;3、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如该校创办《家校心桥报》,实施一学期给家长一封信,创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置家长听课周和家长来访日等,健全了家校互动机制。

五、创意盲区

指的是创建工作缺乏时代感,缺乏新意,缺乏个性化。为此,浙江省上虞中学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尝试。如:该校的“红色工程”(即“三红”:红色网站、红色学校、红色学子),曾在全国第二届高中生党建工作研讨会上作了交流;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评为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另外,学校在中央的“五文明”建设的总体框架下,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五文明”建设载体,即文明人,文明班(组、室)、文明楼、文明路、文明区(园区),以推进创建活动的全面开展。

标签:;  ;  

建立文明单位中的五个盲区及其对策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