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辉铨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辉铨

卢辉铨

福建沙县第一中学365050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进下,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革,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思想,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求异思维能够更好地符合教学模式改革,能够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求异思维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好求异思维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能够给予更为愉快的语文学习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求异思维;新课改

近年来,求异思维已经逐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并且得到了发展。但是,从实际成果上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受到了阻碍。有些老师对求异思维的理解缺乏正确性,过于强调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求异思维,而导致学生主体能动性降低,在求异思维的理解上缺乏科学判断[1]。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提供真正的、有价值的教学环境,导致教学受到阻碍,授课效果差异较大。

一、 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与原因分析

1、 新课改理念的传达具有滞后性

学习教研活动的开展仅限于教学任务研究,而没有针对教学质量、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同步的进行开展,这是高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教学理念上,虽然对教师进行了课改精神的传达,但是缺乏实际作用,没有真正的将课改精神进行学习、贯彻。另一方面,学校的教研活动缺乏多样性,开展形式单一,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也导致很多教学研究缺乏实际意义。

2、 考核评估体系缺乏完善性与自身局限性

学校管理层、教学质量主管部门对教学的考核体系过于僵硬化,这也会导致新课改要求未能真正的落实,与教师的发展难以匹配。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进行了改变,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让人缺乏实际效用,甚至很被动。从老师自身角度上看,教学观念的陈旧无法满足新课改要求,而原有的知识能力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要求。很多老师的工作压力大、过于繁重,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所接受的教学任务繁多,导致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求异思维的应用需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且成为了语文课堂改革的一次新的探究。求异思维具有可行性,这需要与语文教学的特点相结合。语文教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学生的主观性较大。此外,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更佳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和判断性思维的发展能力,在授课过程中,应用求异思维能够更多的推进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作为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采用求异思维能够更好地去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教学形式,能够更好地去贴近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具有阅读、写作、理解上的创造性与整合性[2]。

三、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改进

求异思维更佳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这里的创造性思维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职人员的要求,需要立足于教学的实际问题进行自身能力的提升,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 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课堂始终是学习的主要地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善以往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探究的意识,以及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在多提问,多动脑、多思考的环节中养成习惯,应用求异思维分析语文问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其次,求异思维的建立需要实践的推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学习上具有主动性,也需要应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语文问题,在综合知识、综合能力的结合下挖掘答案,找准老师所提供的一些信息资源,在不断的学习锻炼中提升自己[3]。例如,在学习《世说新语》的时候,需要对作者刘义庆进行介绍。而这一个过程可以通过求异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归纳这一时期的作者,对这一时代背景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讲述语文知识,在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对作者思想的理解。这些都需要在实践的积累下进行突破。

最后,关注学生的求异思维发展。对于新时期下成长的学生,教育问题备受关注。而求异思维的培养不是无序的,不是缺乏计划的,而是应该有组织性的帮助学生进行创作,帮助学生完成对求异思维的掌握。这就需要学生首先认可求异思维,明确学习目标与方向,找准实践的策略。

2、 教师求异思维的培养

学校需要培养教师的求异思维,这就需要学校在现有的水平、能力范畴下支持教研活动的开展,促使教职人员参与到活动中,改善教育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通过教学竞赛来进行教学水平的改革与提升。通过奖励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实践来丰富求异思维。

此外,学校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减少教师身上的负担和工作上的压力,对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课程的护理规划与安排,集中师资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改善教学质量,讨论教学策略与方法,相互分享教学经验,关注学生反馈与成长[4]。这将有利于更好的为求异思维的应用提供道路。

最后,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也需要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求异思维的扩展,例如,在朱自清《春》的学习中,“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而对“闹”字的理解可以进行求异思维的应用,联系到古诗词的应用,如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教学中发挥求异思维。

结束语:求异思维能够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能够提升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的应用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对老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提供更好地教学策略,帮助高中语文课程实现突破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燕.求异是语文课堂创造力挖掘的第一锹[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11):71-72.

[2]王丽娜.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143.

[3]陈刚.语文教学学段融通的理性思考——以《故乡》跨学段同课异构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7,(07):17-20.

[4]袁家强.论求异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D].河南大学,2013(05).

论文作者:卢辉铨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辉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