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简单,明亮,令人赏心悦目--欣赏陈福里的“霜枫叶其实是二月花上的红色”_花论文

画面简洁鲜艳悦目——欣赏陈复礼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霜叶论文,悦目论文,鲜艳论文,简洁论文,画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陈复礼的新作,九一年摄于上海城隍庙。

此作画面非常简洁,屋檐之下的横梁,其间漫生着几枝类似“爬山虎”的攀缘植物。秋日,这些本来是绿色的叶子已经变成鲜艳的红色,在阳光下显得非常悦目,惹人喜爱。

在屋檐下有一些攀缘植物是常见的景象。因为这类植物的生长力特强,即使在没有水份的士敏土墙壁也一样能攀缘而上,何况屋檐之下的潮湿地方呢!但沿着檐下,它只能作横向生长了。像这样平凡的景物,一般影家不会太重视,当然不会引起拍摄的兴趣,当日与复礼兄同游城隍庙者不乏摄影的朋友,独有作者留意此景,摄制作成这帧《霜叶红于二月花》,并获得同道中人的赞赏,可见在发掘题材上,复礼兄是独具慧眼了。

当然,最吸引作者拍摄兴趣的是那些红彤彤的叶子,在周围没有特别鲜艳颜色的景物之中,红叶便显得十分突出了。但只有红叶,或者只拍红叶的特写,对于表现内容方面是颇为单薄的。除非红叶及其枝条本身具备了某些特别,可以隐含某种意思,当属例外,作者放弃了拍红叶特写的念头,因为他发觉有屋檐可以配合。屋檐,代表了人家。此种屋檐又有着明显的中国色彩。用屋檐衬托,可以代表中国人的家庭,在屋檐之下漫生着一些攀沿植物,这种景像又十分普遍,有些人家还特意种植,任其攀附于墙壁之上,作为点缀也很不错的。到了秋天,绿色的叶子又可以变为红色,益增色彩感,实觉赏心悦目。

此作从画面景物去理解,是表现一个平凡景物本质上具有非凡美感,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它唤醒人们对我们生活着的地方的喜爱,即使在最平常的地方,同样会有美的意境。

此作以杜牧诗句命题,原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取其末句、着重描写秋天的树叶红得好像二月开的花一样,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些红叶乃成为画面中的主体了。欣赏此作时,深深地感受到浓烈的中国画意境,却又比中国画有不同的境界和创意。在此作的画面中,只要我们接触到画面的景物,除了首先看到那些鲜艳的红叶外,会为作者留出一大段空白的画面感到惊奇。虽说中国画家善于运用空白位,有“宽能跑马、密不容针”之说,但在这么一大段画面中,什么东西都没有,占的位置又那么多,在时下的影家中,相信没有几人有那么大的胆识(据知原作在拍摄时空白位白墙是没有那么多位置的,这是放大时刻意延长所致)。从构图法看,这样的构图形式也十分大胆。因为画面的上半段集中了所有的景物,下半段几成真空,很易出现“上重下轻”的毛病。画面如出现上重下轻之势则不够稳定,甚至影响了景物的均衡。所以人们在欣赏此作时,多少会产生惊奇的感受,不相信有人会用到这种胆大妄为的构图形式,何况是出于大师之手。竟似诗仙李白作诗时连平仄也不必讲究一样?其实只要我们注意到空白位置的右下方作者的墨笔署名和红色印章,有了小小的补上,整张画面便均衡起来了,均衡的作用,四两可以压千斤,图章虽少,足可均衡上面千斤之重的景物,而画面中加上署名及图章,乃是中国画意不可忽略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香港 陈复礼摄

标签:;  ;  

这幅画简单,明亮,令人赏心悦目--欣赏陈福里的“霜枫叶其实是二月花上的红色”_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