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雪梅

王雪梅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目的:探究CT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肌瘤的诊断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术后的结果与CT结果相比较,研究CT对子宫肌瘤与卵巢肌瘤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23例患者为子宫肌瘤疾病,37例患者为卵巢肿瘤,其中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静脉和动脉显示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显示率情况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检查子宫肌瘤疾病和卵巢肿瘤,可以更加清楚的显示肿瘤的供血情况,对两种疾病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子宫肌瘤;卵巢肌瘤;CT;效果分析

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妇科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性疾病[1]。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两者应用CT检验的检出准确率不尽相同,下面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的CT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患者的CT检查结果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院行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3例,卵巢肿瘤患者37例,手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患者年龄22-56岁,平均(41.2±1.3)岁,18例患者表现为下腹部包块、31例患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11例患者表现为腹泻,所有患者手术后肿瘤直径>5cm。

1.2方法

应用本院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设定CT电压为120kV,电流为200-230mA,扫描厚度为10mm,螺距为0.938,重建厚度为1.25mm,重建间隔为1.25mm[2]。所有患者均行有耻骨到肾门部位的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使用90ml碘海醇,以2.5ml/s的速度匀速注射[3]。CT影像数据进行二维多平面、三维、曲面容积扩建,通过分析数据,观察卵巢静脉、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的情况,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临床检验医师对结果做出判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子宫肌瘤患者与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动脉显示率与静脉显示率、子宫动脉显示率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行手术后病理学检验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为子宫肌瘤疾病,患者子宫肌瘤直径为5-21cm,平均(9.34±1.19)cm;37例患者为卵巢肿瘤疾病,其中有6例崎胎瘤,5例颗粒细胞癌,21例囊腺癌,3例内膜样癌,1例囊肿,1例纤维瘤。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直径为5-19cm,平均(12.35±2.14)cm。

2.2两组患者的卵巢动脉显示率和卵巢静脉显示率、子宫动脉显示率情况:卵巢肿瘤患者的卵巢静脉和动脉显示率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显示率情况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卵巢动脉显示率和卵巢静脉显示率、子宫动脉显示率情况对比(n,%)

3讨论

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是临床中两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诊断时有一定的困难和混淆性[4]。使用CT检查对两种疾病的鉴别有一定的帮助,它可以更加直观、可靠的反应出子宫及卵巢的解剖学结构,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子宫肌瘤是呈球形的实性包块,较子宫肌层硬,且表面光滑,与周围的肌组织有明显的界限。其临床影像主要表现为:子宫呈均匀或不均匀的增大,宫腔影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小、偏移或闭塞,肿瘤边界较清晰,呈均匀的实性密度,与周围的组织有明显的界限[5]。卵巢肿瘤是由卵巢出现新生物或增大、肿胀导致的,其种类较多,在本次研究的37例卵巢肿瘤患者中有6例崎胎瘤,21例囊腺癌,3例内膜样癌,5例颗粒细胞癌,1例囊肿,1例纤维瘤,肿瘤直径为5-19cm,平均(12.35±2.14)cm。研究发现,卵巢肿瘤或子宫肌瘤的直径大于5cm,子宫肌瘤有偏离中线的现象,与子宫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卵巢肿瘤的增大会对子宫有一定的压迫性,所以两种疾病的鉴别较困难。

应用常规CT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鉴别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周围血管的显示率较低。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16层螺旋CT有更加强大的空间和时间分辨力、后期处理能力,使医生在检查中能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的卵巢、子宫的解剖结构和动静脉显示率情况,及对卵巢、子宫的供血动脉来源、走向、形态、数量、分布等情况,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鉴别有重要意义和价值[6]。通过本文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动脉显示率为100%,卵巢动脉显示率为34.78%,卵巢静脉显示率为65.22%,卵巢肿瘤患者的子宫动脉显示率为97.30%,卵巢动脉显示率为59.46%,卵巢静脉显示率为97.30%,两组患者的静脉显示率和动脉显示率之间有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子宫动脉显示率之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应用16层螺旋CT对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肿瘤的血供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贺奇,朱军.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 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70-71.

[2]路萍,裴正华.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诊断[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22):157-158.

[3]芦中庆,王宝春,候健明等.外突浆膜下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的CT鉴别诊断[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7):37-37.

[4]陈惠恩,陈鹏毅,钟永青等.外突浆膜下子宫肌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2,17(2):147-148.

[5]欧阳志维,谢慧君,尹航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35.

[6]周怀君.子宫肌瘤的诊断[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04(3):34-37.

论文作者:王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9

标签:;  ;  ;  ;  ;  ;  ;  ;  

CT诊断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的效果分析论文_王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