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中学科学教育概论--兼论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_数学论文

澳大利亚中学理科教育简介——兼谈对我国中学理科教育改革的浅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我论文,浅见论文,澳大利亚论文,教育改革论文,国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3月至9月我有机会被单位派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技术大学理科教育中心学习。在澳期间参观了布里斯本市4所不同类型的学校,听了几十节课,同数十位任课教师交谈,并采访了3位州教育部门的官员,阅读了许多中学物理教材和理科教育方面的文章。现将我所见到和了解的澳大利亚的中学理科教育的情况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同时谈谈自己对我国中学物理教育改革的点滴之见,希望能引起同行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一 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

澳大利亚属于联邦制国家,有6个州,各州的教育由州教育文化委员会管理。联邦政府主要负责管理首都地区和澳大利亚大陆本土以外的几个小岛的教育,对各州的教育只作些指导性的管理,如向各州提出一些教育建议、提供教育经费、做些教育统计等。各州的教育是比较独立和自由的。

澳大利亚正规教育可分为三级教育。一是小学7年教育;二是中学5—6年的教育;三是高等教育。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对6—15岁的儿童实行小学全民义务教育。现将昆士兰州的高中前(含高中)教育列表如下:

年龄 学 校 年 级

5岁前 幼儿园

6-8岁 学前班1,2,3

9-12岁小 学 4,5,6,7

13-15岁

初 中

8,9,10

16岁以后 高 中11,12

表中的年龄只是个参考值,少数学生的在校年龄与此参考值有1年左右的出入。

按照澳大利亚的法律,16岁以后(初中毕业)学生就可以离开学校,不再受学校教育。一般来说,受过义务教育以后,大约有80%以上的学生继续升入高中学习,其余的学生或者入技术学校学习,或者步入社会。

在澳大利亚,教育是州政府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受到普遍重视。各州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育体制和形式。例如,有些州幼儿园教育免费,而有些州则收费很高。尽管各州的教育体制不尽相同,但是各州的体制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澳大利亚大多数儿童在四岁半至六岁入学,大多数儿童实际接受12或13年的正规学校教育,所以离开学校时一般在17—18岁左右。

二 澳大利亚的课程设置

由于澳大利亚各州的教育由各州负责,所以各州的课程设置并不相同。近年来尽管联邦政府试图逐步统一各州的课程,许多科都给出了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由于各州对这种做法所持态度不同,所以至今各州的课程设置仍有很大出入。例如,昆士兰州布里斯本市的一所私立的圣保罗文法男中,高中学生最后二年的课程是从下表所提供的课程中至少选六科,每列中选一科。

英语 数学1 数学2 物理 会计会计

实用英语 数学A 现代历史

经济 化学艺术

生物综合科学 地理生物

农业制图 卫生和 法语

体育

电影和 化学 物理 德语

电 视

实用计算古代史法律

印度尼

机方法

西亚语

地 学 戏剧 信息处 日语

理技术

音 乐 澳大利亚 商业地理

研究

地理 宗教现代

历史

技术

研究

工程学

而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市一所州立的爱尔乌德高中学生最后一年的课程则是从下列各科中按不同的组合选修:英语表现法、英国文学、法语、德语、澳州史、18世纪史、经济学、会计学、商业与法律研究、地理、理论数学、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艺术工艺。

在澳大利亚,多数学校初中一般将生物、化学、物理放在一起,作为综合理科。但是也有个别学校在初中就分单科上课,因为他们认为综合理科教师不可能像单科教师那样对专业那么熟悉。高中(11、12年级)分单科上课(多为学习理科的学生所选),也设综合理科。

澳大利亚小学的科学教育注重的是一般的科学观念教育,如观察、推理、预测等。但是,除数学科外,教师在科学教育方面一般都没有受过特殊的训练,并且也不把科学看作是一门很重要的课。到了中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在初中,科学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学的,并且是作为统一的课程由专门培训过的教师任教。在高中,科学不是必须学习的课程,但是大多数学生至少会选一门科学课。在昆士兰州,高中科学课程有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和综合理科。其他各州的情况与昆士兰州的情况类似。准备当工程师、科学家和医生的学生必须在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中选二科。其他的学生一般只选一科,通常是生物或综合理科。

科学课程的设置及其内容和要求各州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新南威尔士州,高中物理课分二种课程:一个叫作初级课程,另一个叫作高中资格证书课程(简称HSC课程)。初级课程的内容有C1、运动的描述1;C2、力1;C3、力和运动的关系1;C4、电学1;C5、波动1;C6、核物理等6个核心课题,建议课时为120课时。HSC课程以初级课程为基础,另外还包括C7、运动的描述2;C8、力2;C9、力和运动的关系2;C10、电学2;C11、电磁学;C12、波动2等6个必学的核心课题和E1、物理学史;E2、光的波动性;E3、转动;E4、技术物理;E5、天体物理等5个选学课题。HSC课程(包括初级课程在内)建议课时为240课时,其中选修内容建议课时为32课时。学习HSC课程的学生必须在选修部分的5个专题中至少选学一个。而在昆士兰州,大纲中只给出了核心内容和可供选择的扩展内容,具体扩展什么,扩展到什么程度,则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三 澳大利亚的理科教学

通过听课和交谈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澳大利亚的教育工作者比较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学习过程中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才能真正地培养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从事科学活动的经验。尽管有时也能见到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但是总体上看,澳大利亚的理科教学观念比较现代化,形式也比较灵活,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课堂形式 布里斯本市的中学多数按学科安排教室,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而是上什么课到什么科的教室去。多数学校物理、化学教室专用,其他科教室则可能专用或兼用。物理教室内的布置同我国多数学校实验室的布置相仿。正面是黑板,黑板前是较大的讲桌,教室的中间面对讲桌有3列4—5排实验桌,实验桌上配有电源、水源和天燃气灯。黑板对面及教室两侧是实验柜。除教室内实验柜里有供学生使用的实验仪器外,还有一个与教室相连的仪器室(兼作实验准备室),备有较多的仪器。许多物理仪器同我国的相似,但一般来说要比我们的多些,也好些。从教室的安排可以看出他们是比较重视实验教学的。

(二)课堂讨论 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澳大利亚中学理科教学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教学中,教师有时用典型的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用有趣的表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记得在一堂关于氧气助燃的化学课上,老师拿起一本厚书准备阅读,当他翻开书时,突然书内起了火,教室内一片哗然,接着老师合上书,火马上就熄灭了。老师如此做了三次,学生活跃起来并开始琢磨这是怎么回事。也许是长期受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和思想影响的原因,学生在课堂内积极参与的精神非常强。特别是较高年级的学生,即便老师是在陈述知识,他们也频频地发问(举手或不举手)。可以感觉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跟着老师的讲述而不断地发展。

(三)能力培养 澳大利亚理科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教师注重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意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例如在布里斯本一所中学的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的课上,教师在实验室里摆放了四个与电磁感应现象有关的实验装置(如56页图1所示):一个是将一圆形铁块放在一个圆形铁管的上方,然后使其在铁管内自由落下,再换一块大小相同的圆形磁铁做同样的实验,看二者有何异同;另一个是分别将一个封闭的铁环和一个不封闭的铁环吊在支架上,再用一条形磁铁在铁环中来回插动,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第三个是将一个底端不开口的扇形铁片悬挂在支架上,然后让它在磁场中摆动,再换一个底端开有很多口的扇形铁片做同样的实验,看有何不同;第四个是将一个用导线做成的导轨放在磁场中,导轨上放一段粗导线,粗导线的两端通过一个转换器与计算机相联,改变粗导线的运动速度,看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电压有何变化。开始上课后,老师什么也没讲就让学生随便地轮流做每个实验,他自己则不时地到各个实验点参加学生的谈话或讨论,有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学生则根据实验中出现的不同现象思考、推理和探讨,这种活动形式大约用去了一堂课的3/4时间。最后老师用剩下的时间总结了一下各实验所说明的问题和电磁感应的原理。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并非是完全靠老师传授,而是靠他们自己在活动和推理中及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的。

图1

(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澳大利亚物理教师比较注意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除运用我们国内也较常用的幻灯、投影仪外,还特别注意运用其它电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例如在一堂关于抛体运动的课上,教师当场让学生躺在地上向上抛黑板擦,并用摄像机摄下这一过程。然后再以同样的时间间隔慢放这一过程,同时让学生在黑板上以纵轴为位移轴,以横轴为时间轴画出上抛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整个过程一目了然,效果很好。还有一位老师在讲运动的图象时,将一电磁辐射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定其前端物体的运动时间和位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随时画出它前面运动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或速度—时间图象。课堂上两名学生先后在计算机前来回走动,计算机屏幕上即时画出他们的位移图象,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四 澳大利亚的考试及入学制度

澳大利亚不仅各州、各校的课程设置不同,各州的考试制度也不一样。为了普及中等教育,澳大利亚政府很早就废止了小学毕业考试制度。小学毕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和家长的意愿、在校的成绩及校长的推荐,免试升入不同类型的中学。中学的正式毕业考试也逐渐被一些州废止,代之以教师对学生的学力测验和评价来颁发学校毕业证书。在大多数州,学生修完中学全部课程后,参加一种由州教育部门组织的称为学校结业高级考试(或称为大学入学资格考试)的正式资格考试。维多利亚州将此项考试的各科成绩分成A-H几个等级,D以上是及格分数,必须有包括英语在内的4个科目及格才能进入大学。南澳则将成绩评定分为A—G几个等级,5年科目的总分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进入大学。而昆士兰州则废止了这类资格考试,除州教育部门在学生毕业时有一个称为diagnostic testing的诊断测试外(非教学内容测试,有些类似于智商测验),在任何阶段都没有考试,代之以根据学校的成绩单颁发给学生初级和高级毕业证书。各科成绩经校际间的水准差异的调整(由州专门教育委员会负责)后分为1-7个等级记录在证书上,高校根据证书录取学生。这种评定主要由教育部门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将学校排队,然后将各校给学生评定的分数化成标准分。这种办法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虽然比较复杂,但是能够保证相对的公平。

五 我国物理教育改革浅见

将澳大利亚的理科教育同我国物理教育对比,我国的物理教育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更下些功夫。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要有充分的弹性

近年来,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改革开放的精神鼓舞下,从实际出发,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改革。应该说,教育改革的成绩是相当大的。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高中教育从1990年国家教委提出必、选修的方案后,高中教育改革更向前迈进了一步,可以说这在课程设置上是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物理科中这种必、选修的做法(二、一分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必、选修做法的优点是考虑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但是二、一分段的做法又使得这种差异性没有被充分地显示出来。因为二、一分段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必须在高中第二年结束后才开始分科,高中的前二年所有的学生都学同样的课程,而只在高三充其量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学习不同的课程,这不能不说因材施教的成分太小了。实际造成的困难是:中学后不准备学理的学生学不了、学不好,准备学理的学生学的少、吃不饱。

现在国家教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制订新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初步的课程计划将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分为学科类和活动类。学科类课程又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限选侧重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根据新的课程计划,物理教学大纲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新大纲(征求意见稿)安排了两类物理课,一类侧重就业预备教育和升学教育的文科(1类),一类针对升学教育的理科(2类)。两类课程,1类学二年物理,2类学三年物理,第一年在知识点上内容相同。应该说,这样的做法是比较注重教育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分流的。但是就每一类的内容来看,弹性仍显得不足。虽然我们可以认为大纲中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是最低的要求,打星号的内容为灵活部分,但是从打星号的内容可以看出,多数内容是物理学中非重点知识且无整体、统一的安排。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讲星号部分的学校很少。这里固然有受考试要求的影响,但是也不能完全忽视课程设置本身的问题。纵观世界各国的物理大纲,包括前面谈到的澳大利亚两个州的物理大纲,几乎都给地方、学校以很大的权利,使它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补充。笔者以为我国的物理教学大纲暂可以安排两类,两类的内容、要求应根据各自的目标独立地制定。每一类的内容及要求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内容(或称核心内容),另一部分为扩展内容。基本内容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按新的课程计划,物理课的总学时比以前少了很多,所以基本内容部分要比现在的标准中的少,要求也应低一些,扩展内容部分可比现在大纲中的多,要求也应高一些。这样既可以使各类课程在统一要求的前题下,使不同学校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同时还可以考虑为物理科的任选课程提供一些参考和增加一些现代化的内容。教学的实际效果可能会由于统一要求的降低而改变物理教学“深、难、重”的局面,也可能会由于扩展内容的增多而提高尖子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改进方法,转变观念

随着十多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物理教学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观念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这种变化更为显著,人们不再单纯地注重知识教学,而是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但是如何做才能更有效地达到上述目的呢?应该说方法是多样的,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般来讲,在中国人的眼里教师应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把教师看作圣人)。既然是无所不知,教师就不能出错,甚至对某些问题不能不熟悉,以至于教师怕学生提问题,不敢在课堂内展开讨论,教师怕出错,出了错,不仅家长不允许,校长也不答应。学生视教师的话为真理,缺乏探索精神。学生由崇拜教师发展到崇拜书本、崇拜条条,甚至崇拜伪科学。这种禁锢人们思想的观念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其危害是巨大的。有时我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责怪学生缺乏创造性,却很少深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如何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国外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对此笔者深有感触。我在澳期间无论是在低年级听课还是在高年级听课,教师和学生都在很融洽的气氛中教学和讨论,教师答不出的问题学生不以为怪,学生答错问题,教师不责备。教师和学生有时似在谈话、玩笑中学习知识。在今天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注意以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学,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同时,请别忘了打破“圣人”教育的思想,让孩子们在良好、健康、和谐的气氛下学习。

(三)尽快改革高考制度

高考必须改革,大家已有共识,也有不少改革的方案,如大学各自或联合招生、学生毕业后到社会参加高考等。关于高考笔者研究得不够,在此不想过多地论述,只是想提出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具体做法是:将现有的统一考试和学生在校的成绩结合起来,大学由此来选拔学生。在现在的条件下可以先考虑统一考试的成绩占80%,学生在校的成绩占20%,以后则逐渐扩大学生在校成绩所占的比重。学生在校的成绩不单单由学校自己决定,而是由国家有关教育部门根据学生升入大学、走向社会的表现以及社会对该学校的反映等各项综合指标来给这个学校学生的成绩乘一个权重系数,社会和大学凭此来录用和选拔学生。也许在当今这种条件下,这种想法显得有些幼稚。但是笔者以为,大学招生也好、社会招聘也好,都应与学生在中学时的成绩、表现挂钩,只有这样中小学的教育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否则就势必出现“应试教育”的结局。至于如何与中学的成绩、表现挂钩是值得研究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有志于此项改革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以上简单介绍了澳大利亚中等教育的简况,同时粗浅地分析了我国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希望有助于对我国教改的思考。

标签:;  ;  ;  ;  

澳大利亚中学科学教育概论--兼论我国中学科学教育改革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