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

王 琼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能够强烈感受到作者流于笔端的丰富情感,这种情感取向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和情感取向,它使得马克思主义极具感性力量,成为掌握群众特别是掌握无产阶级的重要因素。其次,他们对“人”的超验情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旺盛的生命力,促成了理论与理想、理性实践与感性信仰的贯通。最后,马克思主义也不拒斥生活情感,生活情感为当代人迅速走近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便捷路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人的全面发展;生活情感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已经100多年了。100多年的历史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改造社会的强大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而中国共产党诞生后,逐渐使马克思主义“变成物质力量”在中国成为现实。另外,在论证如何掌握群众的问题上,马克思又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11显然,马克思在这里着重强调了理论掌握群众的根本是理论的彻底性,即理论的真理性与科学性,这也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所证明。但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还有内涵丰富的情感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这种事实存在的情感力量以及它对于中国人民的情感满足,有效地促进了它在异国他乡的传播,也就是“掌握群众”的过程。因此,分析与厘清这一问题,对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推进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命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力量及来源

什么是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且是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仇恨、厌恶、爱、幸福、美感等[2]498。而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211。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以自身的社会需求欲望为基础,把这样一种“激情存在”“强烈追求”贯穿于自己一生的理论研究,因此,在他们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在以理性分析为基础的字里行间,总能感觉到他们时而愤怒、时而高兴、时而尖刻、时而悲悯的情感流露,也给人以同样律动的心灵震撼,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情感力量的基本表现。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力量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自然产物。科学性是情感力量寄托的基础,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又建立在对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建立在实践哲学的基础上,具有厚重的时代背景基础,为情感力量的展开提供了坚实而宽阔的“舞台”。

人们也将由裁判官创造的“三重告示”的时间锁定在公元前2世纪,其因包含了三项诉权而得名:“在特有产的限度内”(actio de peculio)、“在权力拥有者获益的限度内”(actio de in rem verso)以及“根据从权力拥有者处接收的命令”(actio quod iussu)。它们被用来给那些与处于他人权力下之人完成了交易的债权人使用,就像告示使用的话语指出的那样,“基于与处在他人权力下的人缔结了一笔交易的情况”,由乌尔比安记录在D. 15,1,1 pr.-2(乌尔比安:《告示评注》第29卷)当中: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力量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自然产物。马克思认为:“在……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1]6这意味着马克思是把批判的理论与使用理论批判的“激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激情”的批判将丧失批判性,而没有情感力量作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的憎恶不是简单的否定式的憎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首先用较大篇幅分析了资产阶级的发展脉络,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关系方面、积累创造财富的能力方面均给予了充分肯定,然后又进行了批判。正是这种先扬后抑式的批判方式,给予了马克思以客观立场上表达憎恶情感的隐蔽性,使那些即使在肯定资产阶级时使用的尖刻语言,也不显得那么尖刻。比如,在肯定资产阶级破坏了封建的、宗法的旧关系时,指出资产阶级“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有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4]34;再比如,在论述资产阶级带来的新危机时,马克思打了一个比方“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同时,又把资产阶级经济危机称为“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社会突然发现自己回到了一时的野蛮状态”。同时,马克思、恩格斯也希望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无产阶级,让他们也充满批判的勇气和斗争的热情。因此,他们把无产阶级比作了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赋予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了消除无产阶级对战斗的恐惧,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用美好的社会前景作为引领,激发无产阶级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强烈情感,另一方面又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4]37,从得与失的对比中,清晰勾勒出了斗争的底线。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三种情感取向分析

(一)爱憎分明——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情感分析

马克思主义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全部归结为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历史、分析问题、提出共产主义理论构想的基石。自从认识到这一基本历史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就将自己的情感进行了分割,把愤怒和怨恨给了资产阶级,而把爱和同情给了无产阶级。这样的情感借用犀利的文字充分表达出来,成为鼓舞无产阶级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巨大力量。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理想和学说。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他们的最高理想,是他们“仰望星空”所憧憬的美好未来。他们理想中的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4]53。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马克思、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和韧性进行了孜孜不倦的研究,他们把“自由”界定为对必然的认识,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定义了自由的概念,并着重分析了政治解放与政治自由对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重要性。他们还着重分析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本身是具有丰富本质、具有各方面感受性和理性能力的人,但是由于分工特别是私有制使人变得片面,并且把人的本质、能力不是消灭就是变成为工具,因此,提出了“人就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类特性恰恰就在于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论断。而在人的解放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超越了自己的阶级斗争理论,指出解放不仅意味着消除社会关系中奴役人、剥削人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解放和发展人的各种潜在能力,使人占有自己丰富的本质;不仅意味着把人已经具有的能力释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各种能力,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力量是马克思、恩格斯语言力量的自然产物。马克思精通多国语言,且有过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懂得如何运用语言的技巧来增强思想的力量。他年轻时写过一首诗歌——《暴风雨之歌》,可以看作马克思“诗以言志”的典范。“试问风雷与狂飙,/难道你们不能更猛地呼啸,/去把崇山峻岭推倒,/再将苍茫大地横扫?……千百道障碍把我束缚,/衰朽之躯束缚我的灵魂,/茫茫苍天束缚我的思想,/人间生活束缚我的周身。……我将打碎一切镣铐,/让心中烈焰冲天燃烧,/燃成一片熊熊大火,/满腔激情将世界拥抱。/我将质问上帝和世人,/我要追究他们的责任,/我在自己的痛斥声中,/感受到内心的力量和激愤。/倾塌下来吧,苍穹,/我愿和你一起沉沦,/在芸芸众生之中,/我依然如故,不改初衷。/苍天轰然崩塌,/我用手按住胸膛,/在沉沦时仰天长啸,/表达我的愤恨和悲伤。”[3]876而作为理论家的马克思,也懂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情感。他在为无产阶级撰写行动纲领《共产党宣言》时,考虑到工人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他的话尽量通俗化、生动化,但是读来仍然掷地有声,极具感染力和鼓动性。

笔者在高校从事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感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要不是缺少理论认同,而是缺少情感认同。有的学生存在“学而不信”甚至“用而不信”的情况,对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但缺乏贯通,仅仅把这些原理当作知识点;有的则受“灌输”教育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泛政治化”、过度强调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而忽略了它的普遍真理性和科学性。笔者在亲身实践中还感受到,对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要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情感培育,即培养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情感,然后再进行知识点传授和意识形态构建。而最好的情感培养方式,就是要先把泛政治化的说教放在一边,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丰富的生活情感去唤起青年学生的心灵共鸣。

马克思主义“爱憎分明”的阶级对立情感,是宏观视角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它的本质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所处时代社会状况和阶级分析的反映,是理论思维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不是简单的情绪表达,对于这一点,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以现代视角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对立情感,我们自然更能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性。当然,由于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斗争,这种情感在大众层面出现了三十多年的断层,笔者由此推论,主要矛盾的转变和阶级对立情感淡出社会大众主流情感的事实,是当代马克思主义面临信仰危机的一个客观原因,理解了这一点,对我们塑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情感倾向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二)仰望星空——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超验情感分析

马克思对实现人的解放充满了激情,他是怀着强烈的情感来构建理论,来实践梦想的。他在中学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3]459-460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年纪轻轻的马克思就具有博爱情怀,希望选择一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而他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事了为实现人类解放寻找途径的光辉事业。对于“人”的赞美,马克思更是不吝啬笔墨,他说:“尘世的人类虽不高大,/但也诞生于造物主的火焰之中,/因此他以炽热情怀把琴弦拨动,/琴声含有永恒的内容,/那乐音时而清朗时而沉郁,/但始终因纯洁之美而气度恢宏。”[3]848马克思在他的诗中还描述过自己工作时的状态,他说:“清晨,/我从梦神怀抱中觉醒,/要从事一天的劳作,/心中充满战斗的激情。”[3]571这种战斗的激情贯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正是这种激情,才促使他们在那么短暂的生命里创造那么伟大而恢宏的成就。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的理想,终究不可能在两位巨人生前就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对此也知道,尽管如此,但从情感而言,他们仍然不能抑制这种遗憾而心怀悲怆。在马克思的诗《愿望》中有这样的话:“愿我能将濒死的灵魂,/沉入那毁灭的汪洋,/痛快地倾吐自己的心曲,/倾吐心中的痛苦和幻想!/风势渐缓,狂飙敛迹,/心中的火焰却永远燃烧……让痛苦、争斗、热情和想象,/伴我化作尘埃一起消亡,/让两行热泪把绵绵遗恨,/从蓝天洒到地上。”[3]849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马克思那份独有的苍凉与悲壮。马克思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动力,终于在有生之年为人类解放指出了一条光辉的道路。

适当增大调制器的调制指数m,可以提高DD-MZM输出信号光谱的边带功率.选取适当的m值,可实现OCS信号的11阶边带仍具有较高的功率值.因此,DD-MZM的输出信号光场可进一步表示为

“超验”一词在经院哲学中,意为经验界限之外的。德文“超验”(transzendent)在康德的哲学中,同“内在”相对,意为超出一切可能的经验之上,非人的认识能力可以达到。而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认识,尽管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分析之上,但与人的认识能力相比却是超验的。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超验情感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学者高放曾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经典、影响最深远的著作《共产党宣言》“核心思想不是‘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而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5]。大家认识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超越了以阶级斗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最终极的目标。更重要的是,以这个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大众认知水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维度。在这个基础上,重新树立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普遍信仰,接续改革开放以来的情感断层就变得可行。

知识来源于实际并服务于实际,在实际生活中语文知识也可谓是无处不在的,而且结合学科特点,适当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也有着较大的帮助。微课在教学中应用时,就有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学习完《桂花雨》这篇课文之后,许多学生都会对课文中运用桂花制作的物品感兴趣,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让他们学习桂花饼及桂花茶等物品的制作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学习的妙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来了解世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浪漫温情——马克思主义并不拒斥生活情感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同情也不是简单的唤醒式的同情。对无产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他们作了真正详细的了解。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详细记载了自己调查了解的情况,他看到在穷人的居住区里,人们“被迫把所有的废弃物和垃圾、把所有的脏水、甚至还常常把令人作呕的污物和粪便倒在街上……”,“给他们住的是潮湿的房屋,不是下面冒水的地下室就是上面漏雨的阁楼。……给他们穿的衣服是坏的、破烂的或不结实的。给他们吃的食物是劣质的、掺假的和难消化的”,那些“随时都可以碰到的脸色苍白、身材消瘦、胸部窄小、眼窝凹陷的幽灵,这种虚弱无力、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的面孔”也给恩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指出:“英国社会把工人置于这样一种境地,使他们不能保持健康,不能活得长久;英国社会就是这样不停地一点一点地葬送了这些工人的生命,过早地把他们送进坟墓。”恩格斯把英国工人的悲惨境遇称为“社会的谋杀”[1]409-411。可以看出,对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是倾入了最真实的情感,因此,他们宁愿穷尽一生去寻找改变无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方法与途径。他们分析社会结构,他们批判社会现状,他们提出斗争理论和策略,他们甚至领导和参与无产阶级的社会斗争,这一切都充分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情感,是一种博大的爱与关怀,而不是狭隘的同情,他们把自己也当作无产阶级的一员,尽管他们从形式上可能算不上绝对的无产阶级,但从情感上,他们绝对是无产阶级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产阶级都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批判的力量和精神的慰藉。这是为什么?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将自己的根脉深植在无产阶级可能遇到的所有苦难和根本苦难(所有苦难是指现实苦难,根本苦难是指没有解放自己)之中的,它为此而生。

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社会科学从多侧面、多视角对人类社会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力图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结构、机制、变迁、动因等层面的深入研究,把握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更好地建设和管理社会。与“人文学科”相比,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较强;而与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较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科学性依次递增。

显然,我们在多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中,缺少对其生活情感层面的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大众的眼中,一度被“误为理论实质上的斗争哲学、社会形态演进中的单线论和直线论、具体革命中的你死我活的专政策略”[6]。而回溯历史的真实,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恰恰就诞生在两位极具生活情感的伟大人物——马克思、恩格斯笔下。在这里,笔者从两个方面来加以阐释。

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战友情感。迄今为止,还从没有任何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像马克思主义这样,由两位思想家共同创立,这不能不说是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有一些事情已被大家熟知,比如,马克思在创作的过程中,受到了恩格斯经济上的无偿资助,恩格斯是牺牲自己研究和著述的时间,来帮助马克思完成他的写作。马克思去世以后,是恩格斯继续承担起了整理、补充甚至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任务,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才最终认识到,那个此前一直谦虚地将自己放在马克思之后的战友——恩格斯,并不只是马克思主义的拥趸,而是从理论水平、思维能力到创造性都真正可以比肩马克思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马克思的思想巨人。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影响较大,系统总结了马克思的一生,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的成就,内容理性而深沉。在讲话的最后,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其实,恩格斯之前还有一个讲话初稿,在这个初稿中,最后一句是这样的:“永别了,马克思!你的事业和你的英名将永垂不朽!”[7]373而这一句话,则更加真实地记录了恩格斯送别战友时的内心独白。另外,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思想和工作上的战友,更是生活中的朋友。马克思的夫人燕妮·马克思去世后(1881年),在墓前致辞的也是恩格斯,他说:”“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末这位女性就是她。”[7]324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而在这时,马克思是仍然在世的。

马克思对恩格斯也充满了战友情谊。1849年7月,恩格斯参加了反对普鲁士人的战斗,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与马克思失去了联系,后来,马克思得知了这一消息,先后两次给恩格斯写信:“我一直为你感到十分地不安,昨天接到你的亲笔信,异常高兴。”“我愿意再向你说一遍,我和我的妻子曾经多么不安地为你担忧,而我们突然得到关于你的确切消息,又是多么高兴。”[8]156,158燕妮·马克思也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我的丈夫和我们大家因见不到您而十分怅惘,我们时常想念您。”而在马克思眼里,恩格斯自然不只是他一个普通朋友,而是学术上的战友,因此,在工作交流中,两个人之间并不总是温情脉脉。比如,有一次恩格斯对马克思提出的关于地租理论的新观点没有回应,马克思就在给恩格斯的信中写道:“亲爱的恩格斯,你像死一样的沉默。”而恩格斯则回复道:“亲爱的马克思,你说我像死一样的沉默,十分领情,不过我不想回敬你了。”后来,他们的朋友威·皮佩尔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解释马克思的情绪时写道:“我必须急忙告诉你,你对马克思最近写信向你谈过的新的地租理论完全沉默,使他非常生气。马克思过着非常孤寂的生活……归根到底,不能离开你而生活。”[8]188两人之间这样的插曲,也更能说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心无芥蒂,共同探讨钻研的战友情怀。

声检查时,患者的体位不一致,可能会对检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大研究的样本量,选择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让患者保持最佳的检查体位,提高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二是马克思的恋爱情感。马克思的早期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爱情的诗篇。比如,他大学时代创作并整理的《歌之书》,扉页就写着“献给我所倾慕的、永远爱恋的燕妮·冯·威斯特华伦”,共收入诗歌23首,标题中有“燕妮”字样的就有15首。马克思的这些作品,生动表达了他追求燕妮时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啊!我真想成为一个魔术师!/果真如我所愿,精灵们立即出现,/仿佛有一根魔带将它们牵连。/你们快到远方去把她带来!/倘若我不能与她相见,/我很快就会魂归黄泉。”“倘若我的爱情能以形体来表现,/它一定会变得越来越高大,/直到成长为一个魁伟的巨人,/头顶蓝天,手揽云霞,/手里拿着星辰嬉戏玩耍,/江河从它的眼中涌出,/太阳在它身边黯然失色,/黑夜也会像白昼光照人家。”[3]597这些至今看来都能让人感到美妙绝伦、心潮澎湃的情诗,真真切切出自青年马克思的笔下,这能使每一个读到它们的人迅速拉近与马克思的距离。事实证明,马克思是情感丰富的追求者,青春时他追求爱情,热烈而奔放,长大后他追求真理,同样矢志而不渝。他成功地将个人之恋转化为人生之爱,将情感和爱“纳入一个更宽广的历史视野、更复杂的解释空间和更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6],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强大的情感力量,而这也是它可以超越时空、国界、民族以至不朽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结语

以情感力量的角度审视历史的实践,可以看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主要是在阶级对立的情感鼓舞下,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最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阶级矛盾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的现实境遇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下阶级情感的惯性延续,也给我们带来了沉痛教训。如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不仅面临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也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情感如何科学传递以及如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没有情感力量作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面临实践挑战,而大众化更难以实现。因此,现时代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情感,以避免走回头路;更加鼓舞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超验情感,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更加鼓舞马克思主义的生活情感,贴近青年和普通人,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从这个角度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主导的意识形态背景下,缺少对理论和理论传播的情感性与力量的充分认识是危险的,是不能真正掌握理论,也是不能真正被理论掌握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中国化成果——的建立和完善,也应该积极塑造和丰富自己的情感性,以更好地实现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高放.《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的深远影响及其核心思想辨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8(1).

[6]聂锦芳.马克思主义并不拒斥情感和爱:马克思早期作品《歌之书》解读[J].理论视野,2015(1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On the Emotional Dimension of Marxism

WANG Qiong

(School of Marxism,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

Abstract :The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 reveal strongly their rich emotions to readers and thus this emotional orientation is regarded as an integral part of Marxism.Firstly,Marx and Engels have clear emotional-oriented class standpoint,which makes Marxism great emotional power and important factor in gathering up masses,especially the proletariat.Secondly,their transcendental emotions of "human" endow Marxism with vigorous vitality,which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ideal,rational practice and perceptual belief.Finally,Marxism does not reject life emotion,which provides a convenient way for contemporary people to quickly approach Marx and Engels,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loc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Key words : Marxism;class standpoint;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life emotion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3571( 2019) 06-0026-06

收稿日期: 2019-09-06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课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模式变革路径研究”(15JDSZ3041)

作者简介: 王琼(1982- ),女,山东曲阜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曲阜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引文格式: 王琼.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6):26-31.

(责任编辑 孔凡涛)

标签:;  ;  ;  ;  ;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