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论文_叶宝芳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论文_叶宝芳

(全椒县慈济中学,安徽省 滁州市 239500)

摘要:由于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千人一面"的现象,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水平都不高,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实践性、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使得现代社会对传统教育有了越来越多批判的声音,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各个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建议,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建设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课堂教学

一、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内容安排得不够恰当,使得学生们可能跟不上生物教学进度。现在的课本编排跨度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特别是收集整合资料的能力,理科生是从确定学习方向的时候才开始认真的学习生物这门学科的,再加上初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大多数已遗忘,没有及时调整心理去应对复杂的生物知识,造成了学生在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出现困难,这给学生们带来了较多的学习压力,对于高考和生物学科之间的衔接有不利效果。

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许多有趣味的生物实验做得很少。生物这门学科的学习一直是紧密联系生活和各个学科的,在高中这三年的学习时段,这种紧密的关系尤为明显。生物知识的教学也是结合整个大自然的,了解和认知各种生物物种是培养优秀的生物学科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大自然是奇妙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学生只有亲自接触到大自然,去亲近大自然才能更好地理解到大自然中深刻的意味。不建立在实践基础的生物知识必然显得枯燥无味,因此实验室里的生物教学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不可缺少,但许多中学因为实验器材的缺乏和实验物品的缺少,使得无法进行实验教学,这样就让教师只能单纯讲述课本上的内容。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了起来,那么就会形成定式的学习思维模式,必然会带来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二、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方向

1.教师认真解读课标,掌握大纲和高考考纲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要多多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是否能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要营造活泼互动的教学氛围,运用各种独立探索、合作互助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标中提到了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种。而三维目标的核心是知识的学习着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试,高考则具有了选拔性,更加注重应试能力的运用。教师备课以及课堂教学要确保学生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和提高生物知识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必要的初中基础知识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高中课本很多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知识上的延伸和运用,教师通过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以高考为教学指导,也可以以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和领悟的基础上熟知结论的来龙去脉,进而培养实践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新的课本的时候,应该联系考试大纲编写教学方案,提前安排好课堂内容,标注出重点难点,指引学生独立学习,达到使学生能够自己处理学习内容的程度,继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能够根据教材让学生做练习题,提供不同难易程度的习题,照顾各种程度水平的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媒体技术是非常不错的教辅工具,科学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到植物细胞可能在细胞外浓度高时失水,在细胞外溶液浓度低时吸水,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展示吸水和失水时的原生质层的变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能对学生要求过高,不但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习压力,而且对于学生形成学习生物的基础有着阻碍性,这要求教师要突破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适当地调整教学难度,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理解生物学科的深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获得知识,教师应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可以充分反思。这样,在自由的学习环境里,学生才能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不断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3.运用探究性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探究性教学不再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而是让老师引导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建立活泼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被更好地理解吸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想要有效地开展探究性教学,应当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当遇到一些困难的问题,教师应该先想办法引导学生自己先去找答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教师也不能够出太难的题去为难学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继而让他们产生讨厌学习的心理,但如果教师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题目,学生又会觉得没有难度,不想去思考或者是不需要思考,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灵活地设置问题,使探究性教学得以有效的发挥作用。

新课改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生物这门学科本身就是有趣的,贴近生活的,但生物知识也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可能会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感觉到不适应,这时候老师要善于转化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贴近生活实际来激发学生思维。生物老师在教学部分章节时可以做一些生物实验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应用的理解,比如在探究细胞膜相关知识这里,可以让学生体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取哺乳动物新鲜的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在盖玻片的一侧滴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小心吸走,最后可以看到细胞里的物质流出来,然后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带领学生做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加深理解,加深印象。

总之,在当前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老师作为引导者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识能力、个性的发展,来形成完善的人格。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主动钻研重难点,因此会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才会有终生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敦学改革研究 梁鸿-《统计与管理》-2013

[2]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詹楚卫-《学理论》- 2009

[3]有关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 廖昌容-《大观周刊》-2012

论文作者:叶宝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改革论文_叶宝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