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寻找自己的道路

纪德:寻找自己的道路

顾梅珑[1]2006年在《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文中研究指明“审美化”的现象是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它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实际上已经遍及了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整个思维都带上了“审美化”的特征,他们开始用一种感性的眼光来认识和对待自我以及周围的世界,这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现代审美主义思潮。审美问题和文学艺术创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深入了解审美主义问题必须透过在艺术审美内部的视角而给予关注,把关注点聚焦在艺术审美的内在构成上。本文基于跨学科研究方法,将文学创作和理论形态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审美主义在19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文学中的种种复杂表征和流变现象。 审美主义在西方现代文学中大体经历了萌发、生成、扩张三个阶段。 浪漫主义文学第一次展示了自我情感的领域,肯定了个体某些感性本质的合理性,它在文学史上首次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作出了具有明确意识的审美反思和审美批判,其美学旨趣和价值取向构成了审美主义思想毋庸置疑的最初精神源泉。不过由于处在萌发阶段,浪漫主义文学主要还停留在回避现实的乌托邦王国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世俗生存本身。 从此岸生存和内在本能出发,正视和反抗现实人生的悲剧正是现代审美主义生成和成熟的标志,这在唯美主义文学“生活模仿艺术”观,纪德所强调的生命体验和劳伦斯性爱论中得到了充分而又集中的表现。这个阶段的审美主义问题错综复杂,人们往往处在感性与理性、灵和肉的激烈冲突之中。 第二次世纪大战以后,被称作“垮掉一代”的青年们在其文学创作中刻画了通过吸毒、纵欲、酗酒寻找极端生命体验的人们,从而把人的感性冲动推向了顶峰,感性在这里已经和感官、欲望不分彼此地纠缠在一起了。这个阶段的人们更多追求的是肉身的放纵和感官的刺激,完全挣脱了理性、精神和道德的束缚,因此暴露出许多审美主义潜藏的危机。 在西方文学不同阶段审美主义症候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审美主义的内在困境。首先,审美主义是建立在人们对世界和自我认识的两分模式基础上的,为此人们很难摆脱灵和肉、感性与理性等种种矛盾和冲突;审美主义在反抗理性的过程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但依旧没有逃脱主体性带给现代人的危机,要想走出审美主义的困境必须首先走出主体性的困境,和他人以及世界建立某种联系;此外,审美主义对感性的极端推崇更是带来了难以避免的弊端,感觉的不可靠性、虚幻性、相对性、多样性和变化性难以承担最终的价值判断,造成了普遍的虚无主义,特别是感性和感官、欲望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是审美主义和消费社会产生某种联系的内在因素。 本文以审美主义在19世纪中后期西方文学中的流变为主要线索展开论述。第一章概述了现代审美主义思潮的主要特征;第二章至第四章从各个角度具体分析审美主义在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表征;通过上述分析,最后一章则重点阐释审美主义表现出来的种种困境,并尝试寻找新的出路。 面对中国当前纷繁复杂的审美文化和文学现象,和西方审美主义文学的共同之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杨丽娟[2]2013年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文中指出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发出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先声,也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间,赴俄取经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络绎不绝。他们在社会主义苏俄实地考察后,撰写了有关苏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社会、外交等方面最新动态的“苏俄通讯”。这些通讯刊载于国内的相关报刊或出书,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同期,中国也翻译了罗素、纪德、爱金生、秋田雨雀、斯诺等外国作者的“苏俄通讯”。20世纪上半叶的“苏俄通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传播文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苏俄通讯”促进了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对于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对“苏俄通讯”研究,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结构上包括绪论、上编、下编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如“通讯”、“游记”、“驻外记者”、“苏俄通讯”及发表通讯的媒介等;厘清了研究的对象为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10月1日前的国内外“苏俄通讯”。分析了目前国内对“苏俄通讯”“总体不足、个别热点”的研究状况;阐明了选题的原创性、重要性和现实性;提出在系统地收集“苏俄通讯”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先从个案研究开始,再上升到对“苏俄通讯”的宏观研究,并采用整体研究、历史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比较研究等方法。上编共分十章,属于总论部分。第一章20世纪上半期中外“苏俄通讯”文献概述。着重梳理了“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4个历史阶段中外作者的“苏俄通讯”文献传播情况,并对重要的通讯文献、重点作者及重要的刊发媒体作了介绍。第二章“苏俄通讯”作者队伍与传播媒介。阐述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的现代转型轨迹,并对中国“苏俄通讯”的作者进行了分类。通过对“苏俄通讯”作者访苏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作者对苏俄的关注度。同时分析了国内发表“苏俄通讯”的媒介的运作情况及出版环境的嬗变。第三章“苏俄通讯”的特色与视角。论述了“苏俄通讯”时代性、政治性、整体性与倾向性的内容特色,分析了“苏俄通讯”的写作特色:在语言上新闻叙事语言、资料介绍语言与形象语言互补;在选材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在论述方式上讲故事、善评论、互文式写作并举。第四章“苏俄通讯”的传播分析。阐述了“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生成,强调一个完整的“苏俄通讯”传播文本由“主干”文本及附属文本构成。介绍了“苏俄通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传播的三类传播路径,论述了“苏俄通讯”的传播效果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程度、作者观察与思考的深入及作品价值的重要性,并论述了“苏俄通讯”所遵循的相关传播规律。第五章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多重意蕴。分析了中国“苏俄通讯”作者“行走苏俄”的前提条件,归纳了作者们“行走苏俄”的原因。分别选取了“边境”、莫斯科、“离俄”等节点,剖析了中外作者“行走苏俄”的路线;在分析友俄与仇俄的态度基础上,介绍了陈启修、戈公振、斯诺等观察苏俄的方法。第六章“解读苏俄”:别求新声于异邦。介绍了“大”、“富”、“新”、“文”等几个关键词勾勒出苏俄新国家形象;说明了苏俄通过新宣传、新教育打造新人类;通过对莫斯科及红场等新空间的介绍,突出了苏俄政治空间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同时,带有时代特征的标语口号的嵌入,强调苏俄力图塑造新话语的努力。第七章“解读苏俄”:日常社会生活探究。通过“街头”、“公园”、“剧院”、“单位”等框架,解读苏俄民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日常社会生活,选取面包意象、红头巾意象作为苏俄民众生活的典型分析。论述了苏俄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突出集体生活,淡化私人家庭生活;突出革命生活,淡化宗教神圣生活;突出新式生活,淡化传统生活。第八章“解读苏俄”:另类镜像。分析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基本表现,剖析了媒介的阶级立场是负面宣传造成的主因,并介绍了“苏俄通讯”负面宣传的一些手法。第九章“苏俄通讯”与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在论述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苏俄通讯”与苏俄革命和建设、“苏俄通讯”与“苏俄理论”及“苏俄通讯”与苏俄传统文化等3对重要议题的关系。第十章“苏俄通讯”与苏俄经验的“中国化”、“世界化”。在分析中国学习吸纳苏俄经验的前提与基础上,从“苏俄通讯”角度解读苏俄经验“中国化”的具体内涵: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教育上推行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生活上推行共产主义生活方式等等,并阐述了苏俄经验“中国化”带来的重要启示。在分析苏俄经验“世界化”的历史前提与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解读苏俄经验的“世界化”的理论内涵与普遍意义。下编共分十章,属于分论部分。第十一章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最早赴苏采访的新闻记者——瞿秋白、俞颂华赴苏俄采访前的思想状况与成因,概述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大体轮廓与基本议题,评价了瞿秋白、俞颂华“苏俄通讯”的价值,对两人通讯也作详细的比较。第十二章抱朴、张民权“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中国早期两位无政府主义者抱朴、张民权20世纪20年代赴苏俄访问背景及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并对二者通讯作了细致的比较。第十三章陈独秀、李大钊“苏俄通讯”比较。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陈独秀、李大钊两位中共创始人的苏俄之行及“苏俄通讯”的基本内容,并对两人通讯作详细的比较。第十四章蒋介石、沈玄庐“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1923年“孙逸仙博士代表团”的苏俄考察,论述了两位代表人物——蒋介石、沈玄庐的“苏俄通讯”主要内容及苏俄之行后两人提出的“中国策略”,并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五章徐志摩、胡适“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中国著名的英美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徐志摩、胡适的苏俄之行,并在解读两人“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第十六章胡愈之、林克多“苏俄通讯”比较。在解读20世纪30年代胡愈之及林克多“苏俄通讯”文本的基础上,比较了两人通讯的异同,强调了两篇通讯观察视野及语言方式的差别。第十七章曹谷冰、戈公振“苏俄通讯”比较。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两位新闻工作者——曹谷冰、戈公振的苏俄之行及两人的“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八章丁文江、蒋廷黻“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两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丁文江、蒋廷黻的苏俄之行与其“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第十九章郭沫若、茅盾“苏俄通讯”比较。记述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两位文豪郭沫若与茅盾赴苏俄访问的经过,论述了两人“苏俄通讯”的主要内容,比较了两人“苏俄通讯”的异同。特别强调,两者皆指出了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必然前途。第二十章国外“苏俄通讯”译作选介。以洪福利《我在新俄罗斯的生活》、罗素《游俄之感想》、韦伯《苏俄实业界生活一瞥》、斯诺《战时苏联游记》为例,介绍20世纪“10”至“40”年代的国外“苏俄通讯”基本内容与在中国传播情况。

刘焰[3]2000年在《纪德:寻找自己的道路》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了纪德步入文坛最初的七年间-即从1890年《安德列·瓦尔特的手册》创作完成至1897年《人间食粮》发表-所创作的六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纪德人格的演变为线索,从作品出发,参考作家的日记、书信和日后的回忆录,采用心理分析的方法,通过人格与文本之间相互印证,指出这七年的时间是作家的人格走向成熟最关键的阶段,分析作家为实现生命形态的丰富与内心的高度集中内敛相和谐所作出的尝试,阐释作家的宗教追求与人道主义理想相结合的完满而奇特的人格,解读作家看似矛盾、但却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作品。 论文将宗教观和文学观作为考察纪德的人格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分三个阶段阐述这两个观念,即作家的人格转变,发展、成熟的的过程。第一阶段中,纪德努力遵守家族的新教传统,信奉克己忘我的清教教理,接受象征主义的美学观,蔑视生活,忽略现实而只关注内心世界,希望通过自我牺牲的原则实现宗教幸福和文学高于人生的文学理想。第二个阶段纪德进入了充满否定精神的一个时期。个体的“我”的苏醒与宗教束缚和当时文坛中象征主义的文学观点产生了矛盾,导致纪德在这个阶段经历了重估价值的危机。对清教教理的怀疑、对以往作品的讽刺和对未来的焦虑构成了他在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点。非洲之行标志着纪德从此进入了人格成熟、实现幸福的第三阶段。纪德将灵魂不竭的愉悦视为宗教的本质,通过强调每一个瞬间的价值使其得以实现。作家将体会一切人类戏剧的人道主义理想与宗教的自我放弃原则结合起来,在自己身上实现了对自我公正、客观的评判,“我”就脱离了狭隘的、个体的范畴,而成为“人类”的代名词。与纪德瞬间崇拜的信仰相适应,其作品用来固定每一个瞬间的生命形态,意在呈现人的种种问题与处境,关注所有人类的戏剧。此时,纪德己形成了他独特的宗教观、文学观、道德观和生活态度,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纪德己经走向了成熟。 以往对纪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作家中后期的作品及社会活动经历,对他早期,尤其是对这几部思想尚处于转变、发展阶段的作品的研究相形之下就显得较为薄弱了。但正如纪德在他一部著名的回忆录中所表达的:假如种子不死,就不能结出新的果实,正是这一段青少年时期的思想经历孕育并决定了作家以后的观点、写作和行动。对纪德早期作品和思想演变的研究,将为理解其作品和其人提供更全面的视角,更准确的方法,这也正是这篇论文所希望做到的。

潘淑娴[4]2007年在《论安德烈·纪德的“纳喀索斯主义”美学观》文中指出本文探讨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的“纳喀索斯主义”美学观,提出纪德的“纳喀索斯主义”美学观是发现自我、反思自我、重塑自我。这一美学观体现在作家的创作中,形成了“纳喀索斯”式的创作观念和“纳喀索斯”式的创作技巧。本文运用文本细读、文化与文学比较研究、哲学与心理学分析的方法,首先追寻“纳喀索斯”的符号意义,从神话传说、文学到心理学的“纳喀索斯”符号意义的发展演变,论述纪德的“纳喀索斯”情结及其美学内涵。其次探讨“纳喀索斯”式的创作观念,从作家生活与创作的相互映照、《圣经》阐释的多样性、宗教思想的矛盾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三分析“纳喀索斯”式的创作技巧,包括独自与对话、重构与循环、多重叙事视角、嵌套式结构。结语部分,概述作家的影响及指出该论题深入研究的方向。通过以上分析,确立纪德发现自我、反思自我、重塑自我的美学追求。

游春霞[5]2014年在《意图、身份与叙事》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纪德的作品,不难发现,纪德的生活和创作是相互影响的。书写自我、追寻自我,成为纪德创作的一种独特方式。纪德的一生似乎都在与自己对话,本文将从身份与叙事的角度出发,研究纪德的自传性写作。围绕纪德自传性写作的语境与意图——纪德自传性写作中的身份建构——纪德自传性写作的叙事艺术展开论述。具体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概述国内外对纪德的研究现状,分析纪德的自传性写作的研究价值,以及论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特色。第一部分论述纪德的自传性写作的意图。从家庭环境、时代背景、文学思潮等三方面的语境,来分析纪德自传写作的意图,包括纪德的那喀索斯情结和对原有身份的突围与反抗。第二部分论述纪德自传性写作中的身份建构过程。纪德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了一个大胆反叛宗教的同性恋作家的身份。详细论述这一身份在纪德人生的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清教徒、背德者、分裂者。第三部分论述纪德的自传性写作的叙事艺术。分析纪德自传写作中所运用的叙事策略,如嵌套式叙事结构、日记体叙事形式、延缓式叙事进程等,以及这些叙事策略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结语部分论述纪德自传性写作的意义。

张雨薇[6]2017年在《安德烈·纪德的自我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德烈·纪德,作为一个法国作家,目睹了时代的风云突变,他的创作结合了时代特点和个体独特的生命感悟,在创作中发现自我的价值,让迷失的自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纪德继承了传统小说的部分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有所超越,这种超越性使纪德对法国的文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纪德的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以时代、家庭和社会背景为切入点,结合纪德的创作和生平,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纪德和他的作品:第一章分析了纪德自我迷失的背景和具体表现。本章先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现实因素入手,结合时代精神,例举叔本华、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纪德的影响,阐述纪德如何在作品中采众家之长,继而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对上帝、他人、自我三者的思考。然后分析了纪德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对内的自恋和对外的同性恋。第二章分析了纪德自我书写的呈现。纪德的作品主题分明,围绕在纪德身上的问题可分为三类:情感问题、道德问题和信仰问题,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分为亲情、爱情、道德、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结合在一起,表现了纪德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的作品也因此呈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第三章分析了纪德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对传统小说的继承与超越。纪德在创作手法上实现了从心理描写到象征主义的飞跃,又由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的手法发展到“纹心”结构,并把音乐创作中的“赋格曲”形式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与此同时,分析了纪德的“反小说”的理念和现代性特征,表现了纪德对现代主义的展望。

李佳玲[7]2008年在《纪德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文中提出安德烈·纪德,法国著名现代作家,他以其作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其思想的复杂性,其所处社会背景的特殊性,而成为20世纪初法国文坛的精神领袖。纪德的文风既富于“感官的富丽”又富于“理性的热烈”(卞之琳语),反映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他辛辣地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和狭隘,渴望用“藐视道德”的方式去冲破宗教对人性的压抑,无比欢悦地投身自然的怀抱,回归最本初的人性,全身心地沉浸在感官的愉悦之中;另一方面,他并不放弃对宗教问题的思考,在肉体的盛宴之后,他真诚地渴望越过人间教会而与基督直接对话。一直以来,纪德对传统道德和宗教的颠覆与反叛,使他在批评家笔下获得了一个勇敢的“背德者”形象。可是,这并不是纪德的全部,《浪子回家》、《扫罗》、《拔示巴》、《窄门》等篇章,却或多或少地以圣经故事作为其创作的源泉,这也许正反映了纪德深藏于心的宗教情结。诺思洛普·弗莱认为,原型就是象征,就是联想群或者反复出现的意象,这种原型批评理论被广泛引入作家和作品的解读之中,基于纪德所处的新教文化背景和文本中为数众多的圣经语汇,探讨纪德作品中的圣经原型,也许能为其复杂的宗教态度找到最好的注脚。纪德作品中的圣经原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圣经·创世纪》就是一部希伯来民族摆脱外族寻找自我的出走——回归之旅,《圣经》中的水意象、光意象和百合花意象,在纪德的作品中都被改造和重新建构,水的意象表示荡涤、救赎、新生;光的意象表示阐明、启发、澄澈;百合花的意象表示圣洁、忠贞、处女。纪德笔下的人物原型,如约伯、圣母玛丽亚和撒旦,是对《圣经》中原型人物的移植,并且赋予了这些原型人物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使这些原型人物的多重性格具有了多重变体。纪德对《圣经》U型叙事结构进行了借用和变形,并且对作品中出现的善恶二元情节原型进行了探讨。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纪德作品,我们发现纪德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只是一个渴望与基督对话的“基督的信徒”,而非“基督教的信徒”,他试图用人道主义去修建上帝和自由的人之间的桥梁。

王玉玲[8]2014年在《安德烈·纪德创作的矛盾性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安德烈·纪德的创作具有矛盾性的特质。生活中,纪德有时是圣洁的天使,有时是肉欲的魔鬼;个人婚姻上,他既深爱着妻子玛德莱娜,又纵情于恋童癖和同性恋带来的快感;创作中他主题多变,既有对宗教和传统道德的绝对遵从,又有对宗教的游离和对“非道德主义”的推崇。本论文主要以纪德的三部傻剧(《窄门》、《违背道德的人》和《田园交响曲》)、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梵蒂冈地窖》、散文《人间食粮》和游记《访苏联归来》为主,分析探讨纪德创作思想矛盾性的表现、成因及纪德在矛盾困境中的探索之路。本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纪德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笔者认为,纪德创作中的矛盾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宗教的推崇和反叛、对道德的背弃和仁爱及对待两性问题的精神之恋和同性恋倾向。纪德最初对清教的崇拜狂热到后来的怀疑反叛;他从开始的严格奉行清教的道德观念到信奉“非道德主义”;他既爱着妻子玛德莱娜也视马克为同性恋的对象;他既与众多的男性发生关系,也堕落于与妓女的快感。第二部分重点探析纪德创作思想矛盾性的背景成因。结合纪德生活的时代特点、文化氛围、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分析纪德创作思想矛盾性的成因。纪德出生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动荡的时期。社会的变革冲击了纪德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他们道德和宗教观念的形成。同时,纪德出生于富有的宗教家庭,父母性格的差异,母亲对他灌输的清教教育,以及多变零碎的教育经历都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部分具体阐述纪德在矛盾困境中的探索之路。分析纪德为解决矛盾所做的努力。纪德在灵与肉的矛盾中找不到出路,从而转向自我,寻求艺术化的努力——写作,完成与自我的对话。另外一条出路就是旅行,走出家庭,摆脱家庭的桎梏,去接触大自然,呈现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安德烈·纪德矛盾性的创作思想表明他是一个始终追求真理的作家,他始终关注自我的精神世界,思考人的命运。虽然他一生都生活在矛盾的困境中,但他在矛盾困境中的探索和努力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柏帆[9]2012年在《论纪德的存在主义文艺观及其创作实践》文中指出对人生存处境的关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思想和创作的中心。本文以纪德文艺观与创作实践间的密切关系为立足点,从文艺的本质、构成与作用三方面探入,结合创作实践进行分析。第一章概述纪德作品的国内外研究情况,指出本文从存在主义入手探讨纪德文艺观和创作实践独特性根源所在的研究意义。第二章选取《圣经》、叔本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分析,寻找纪德文艺观和创作思想中存在主义的最初生发;第三章从文艺本质出发,阐明纪德对作为人意志和理性产物的艺术超越性的本质界定;并分析超越理念在小说创作中表现为人的自我追寻和形式的不断创新;第四章从文艺构成层面探入,阐明纪德对艺术作品由美与真构成统一体的文艺观点;并分析在这观点指引下,纪德对世界当下性和人复杂性的独特认知,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心象特质及其未完成性。第五章从文艺作用角度展开,确立纪德以创作介入生活与时代的核心态度;并分析纪德利用不同文体特质,发挥文学唤醒人创造潜能的介入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确立纪德的存在主义文艺观及其创作与人生追求的朝向,即:回归生活,回归自身,尽可能地担当人性,在有限的生存境遇下,利用人选择的自由,在自主抉择的不断超越中,追寻人更高的存在。

杨雪[10]2016年在《论纪德自传中的身份建构》文中提出安德烈·纪德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阅读纪德的作品会发现,探索自我、袒露自我、超越自我一直是其创作的鲜明主线。他常常将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叛精神融入作品的创作中,这也使其诸多著作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1926年出版的《如果种子不死》不仅是纪德的一部重要自传,还是西方自传中的经典之作。本论文主要以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他的其他自传性作品来探讨其自我身份建构问题,并进而研究其自传独特的书写艺术。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在自传研究已成为一个学术热点的背景下,研究纪德自传的重要意义。其次,在综述国内外关于纪德自传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写作思路。第一章主要探讨纪德自传写作的多重动因。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个人信仰与情感所遭遇的双重危机,以及其新作《科里同》在出版过程中遇到的波折、出版后遭受的冷遇与非议,让纪德对自我产生了怀疑,陷入了身份焦虑的泥潭。对纪德而言,写作自传成为他摆脱焦虑、重塑自我、挑战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纪德自传中的自我身份建构问题。在《如果种子不死》中,纪德追溯了压抑的家庭环境和清教徒教育带给自己的深远影响,试图通过对童年生活和北非“重生之旅”的迂回叙述来展现其从虔诚的清教徒到具有反叛精神的艺术家的身份转变。在顺从自然天性与反抗宗教道德之间,纪德以其艺术家的坦诚直视自己的内心,在写作中解放自我,探索自我的多种可能性。第三章主要剖析了身份建构中的自我形象塑造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在意识到自传的局限性后,纪德以间接契约的形式将自己的自传和自传性作品互为参照,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自传空间”。同时,这也使纪德将复杂多变的自我形象延伸至其所有的作品当中。在自传中,纪德借助忏悔语境,通过坦白与隐藏的交替为自己独特的宗教道德观进行辩护,在“忏悔”中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多样化。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论述纪德自传书写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 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 顾梅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苏俄通讯”研究[D]. 杨丽娟. 扬州大学. 2013

[3]. 纪德:寻找自己的道路[D]. 刘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4]. 论安德烈·纪德的“纳喀索斯主义”美学观[D]. 潘淑娴. 暨南大学. 2007

[5]. 意图、身份与叙事[D]. 游春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6]. 安德烈·纪德的自我书写研究[D]. 张雨薇. 江苏师范大学. 2017

[7]. 纪德作品中的《圣经》原型[D]. 李佳玲. 湘潭大学. 2008

[8]. 安德烈·纪德创作的矛盾性初探[D]. 王玉玲. 青岛大学. 2014

[9]. 论纪德的存在主义文艺观及其创作实践[D]. 柏帆. 暨南大学. 2012

[10]. 论纪德自传中的身份建构[D]. 杨雪. 扬州大学. 2016

标签:;  ;  ;  ;  ;  ;  

纪德:寻找自己的道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