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至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论文_彭华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至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论文_彭华

彭华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云南 红河 661000)

【摘要】 目的:本文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至儿童慢性咳嗽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在2014年期间内来院接受治疗的36例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儿童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均是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至,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分析,对其中28例患者采用口服药物、鼻腔冲洗、鼻喷糖皮质激素等来进行治疗,剩下的患者在治疗无效之后还采用了静脉输液及腺样体切除术。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30例患者非常有效,剩下的患者也基本痊愈。 讨论 对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导致的儿童慢性咳嗽应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分析,根据上气道不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儿童慢性咳嗽。

【关键词】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慢性咳嗽;诊治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91-02

引言

慢性咳嗽在临床中是一种致病因素非常复杂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4周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属于一种没有明显肺部疾病的咳嗽。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上气道疾病是导致儿童出现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临床中的一些鼻窦炎、各种鼻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炎和(或)增殖体肥大等疾病也是以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继发的慢性咳嗽形式出现的,如果在诊断的过程中没有仔细检查,就很容易被忽视而耽误最好的治疗时间。本次研究主要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导致的儿童慢性咳嗽进行临床分析,以进一步确定其致病因素与治疗方法,先主要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主要选取了2014年期间内来我院接受治疗的36例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6例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中有男性儿童22例,女性儿童患者14例,年龄都在2岁到14岁之间,以2~6岁的儿童较为多见。通过过敏源筛查、CT、鼻窦X片、鼻咽喉镜等检查及详细的病史询问显示,其中患有鼻窦炎的有6例,过敏性鼻炎的有17例,增殖体肥大的有13例。所有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以慢性咳嗽为主,并且咳嗽的时间也都在一个月以上,普通的治疗方法均没有取得明显的疗效。

1.2 诊治方法

在对儿童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诊断,具体的诊断过程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步骤。首先诊断的是咳嗽特征,其诊断标准为患者出现了阵发性的咳嗽,在晨起或夜间的时候会出现明显的体位改变,并且有时会出现浓痰症状[1]。其次在本次的临床检查中发现,有些儿童患者的咽后壁上有粘液与脓性分泌物。再次就是在X线胸片中并没有阳性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就是对所有的儿童患者进行鼻内镜检查、鼻窦CT冠状扫描检查,通过全面的临床检查来确定儿童患者的具体症状与致病因素。

在对儿童患者进行诊断之后,就需要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这几种:一、过敏性鼻炎:给予抗组胺药物:赛庚啶、扑尔敏;鼻喷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二、鼻窦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可选择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大环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及祛痰药物(口服盐酸氨溴索、桉林蒎软胶囊),疗程至少2周,辅以鼻腔灌洗。三、增殖体肥大:根据增殖体肥大程度,轻一中度者可喷糖皮质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1~3个月并观察,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情况比较严重,则需要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来为患者进行治疗,如果过敏性鼻炎致鼻阻症状明显时可适当使用鼻减充血剂,但婴儿应慎用局部减充血剂。其次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来针对有过敏且年龄超过六岁的儿童患者使用[2]。再次就是采用适量的生理盐水与甲硝唑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来进行冲洗。最后就是如果儿童患者中出现了腺样体肥大的患者且在常规治疗方法中无法取得效果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腺样体切除术。

1.3 疗效评定

在本次的临床分析研究过程中,其疗效判定标准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痊愈表示儿童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不良体征全部消失,并且在CT检查中也发现患者并没有任何的不良现象。显效表示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已消失,患者的鼻粘膜已恢复正常或还有轻微的红肿,在CT检查中显示患者的鼻窦积液已经明显减少,大部分的窦腔也已恢复了正常,其它各种症状均有明显好转。有效表示患者的咳嗽的临床症状虽有所改变,但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的鼻粘膜仍然存充血水肿等症状,在CT检查中发现患者的鼻窦积液有轻微改善。无效表示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均没有得到改善,在CT检查中也没有发现患者的症状有任何的变化。

2.结果

本次接受研究治疗的36例儿童患者,在接受本次的临床治疗分析过后,其有效率达到了100%,其中痊愈的儿童患者有30例,显效的儿童患者有6例。

3.讨论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引发的儿童慢性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的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长,通常患者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都很难取得明显的效果。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就是患者的鼻腔与鼻窦在慢性炎症下,产生的分泌物流入到患者的鼻咽、口咽以及呼吸道等部位[3]。在这种慢性刺激下会逐渐引发相关的继发性炎症,最终导致了儿童慢性咳嗽的出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引发的儿童慢性咳嗽在诊断的过程中,因为原发病因一般都位于鼻腔的中后段与鼻窦部位,位置显得比较隐蔽,因此在诊断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因此也就很容易使儿童内科医生产生误诊等情况。

在本次的诊治过程中,通过对儿童患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中有18例儿童患者曾经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等。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儿童内科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认知还不够,在对儿童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患者的肺部与气管部位,却忽视了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所引起的慢性咳嗽。因此要想更好的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导致的儿童慢性咳嗽,首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咳嗽的特点准确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要细心的检查患者的鼻、咽、喉等部位,加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认知,将慢性咽炎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导致的慢性咳嗽区分开来。在对儿童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病因治疗的原则,针对儿童患者的具体情况修复患者受损的粘液纤毛系统,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还需要采用腺样体切除术来进行治疗。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临床分析,能够为儿童内科医学工作人员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丽,王宁宇,葛晓辉.鼻后滴漏综合征[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2012(05).

[2] 李淑杰,张峰,高振峰,等.鼻后滴漏综合征与儿童慢性咳嗽的关系[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3(02).

[3] 张铁松,林建云.鼻后滴漏综合征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15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05).

论文作者:彭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至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论文_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