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论文_李凡

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论文_李凡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 锦州市 121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我国当代教育当中的重点方向,而专业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核心,二者能够有机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当中,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本文对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进行研究,从二者融合的前提、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具体探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目前,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对社会发展需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目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着就业困难,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大多数学生没有考虑过自己创业,出现这种情况源于学校对创业教育的淡化,也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在新时期、新背景下,专业教育应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到专业教育中,进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价值。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前提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互相补充。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创造等基本理论结合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应用到实际教学、实习实践等教育教学活动当中。

单纯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岗位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满足于对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对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产生新想法、新观点,改进完善工作中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在于育人教育,专业教育侧重在于专业技能培养。目前,国内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其一,大多数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其二,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实验班,在实验班中进行专业教育课程改革,授课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其三,学校通过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形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其四,学校通过实习实践,开展调动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并在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新方法解决实践中得问题。

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高职院校主要是对企业人才的输送,重点在于对专业知识的教育,而目前企业发展需求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这样学生单纯的接受专业教育很难适应企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主题活动等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缺乏对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其次,高职院校设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有的高职院校只开设一门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更别不能使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应用到专业知识当中。再次,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全独立,不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专业课程单纯教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课程单纯教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二者不能够融合统一。最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够完善,缺少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方法的教师,这也和高职院教育现状有关,学校专业性强,对口企业范围有限,从而导致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时,需要结合全校之力,提高对全校师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引起重视,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氛围。学校可通过主题班会、要求企业家进校园进行宣讲、工作坊、沙龙等方面烘托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渐渐的接触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在新生入学的主题教育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在入学的时候就讲创新创业教育扎根到以后的大学生活中。

(二)建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做好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还要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仅要开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还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等一些列配套的课程体系。在教材编写方面,不仅要聘请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专家进行审核编写,还需要聘请企业专家和行业专业,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实践学习的综合性教材。

(三)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中的许多创新方法能够解决我们实际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头脑风暴”、“枚举法”、“列举法”、“思维导图”等。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创新方法,学习、解决专业中的难题;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形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培养与教师不可分开,教师对学生今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更离不开教师,他们是二者融合的关键因素。作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还要时刻转变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充实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并将获取到的新形式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用人实际,为学生传递创新观点、创新理论。

4结束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漫长而复杂,高职院校在适应行业、企业需求时,需要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高职院校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发全新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黄本海.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发展探析[J].中国商论,2019(21):225-227.

[2]刘希华,周华.试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1):123-125+141.

[3]延慧敏.高校医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J].陕西教育(高教),2019(12):18-19.

[4]李可欣,张楠,滑涵睿,孙奕轩,宋晓慧.高校创业教育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144-146.

[5]吴志兴.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用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33):4-5.

作者简介:李凡(1990.03-),男,辽宁绥中县人,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学位,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方向:铁路运输和创新创业教育。

论文作者:李凡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浅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论文_李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