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论文_贾 晶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论文_贾 晶

贾 晶

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知识经济赋予中学历史教育的新课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摆脱历史教育危机真正实现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一、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

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大多是在启发提问、让学生积极思维和教师对教材进行分析中进行的。具体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对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的学习中,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如在讲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以后,让学生思考美国获胜的原因。学生答出两点:一是独立战争属于正义战争,美国人民积极支援,民兵奋力参战;二是得到国际上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分析其中哪个是主要原因。学生回答:是第一个原因。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美国独立战争的史实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经验?最后得出结论:(1)正义战争,最后一定取得胜利;(2)在国际斗争中必须善于利用矛盾。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进一步深化,得出规律性的认识。第二种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内容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般的做法是在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时,由教师先讲授史实,然后根据史实导出结论。如在讲日本的大化改新时,笔者先根据教材对学生说明了以下三点:第一,大化改新是日本奴隶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第二,大化改新是在我国隋唐政治制度的影响下进行的;第三,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讲述以上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采用把知识归类的方法。分析和综合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它们是密不可分的,都必须用具体的史实来阐明抽象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比较是思维的表现和发展的开端,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常是从区分事物开始的。要区分事物,就要进行比较,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如在讲完《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战后世界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两章后,笔者让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什么,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通过对比和比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要使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有一个成熟的、能正确执行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在历史教学中,最经常运用的是同异的比较、正反的比较和前后变化的比较。通过不断进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的能力,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帮助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是历史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关键。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关于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历史按规律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二是在课堂上教师训练学生的思维,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启发提问,是促使学生用脑的重要手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由事物矛盾所引起的,知识是从不断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教师如何在讲清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历史认识和自然科学认识的最大不同点之一,就是在被认识的历史客体中更容易渗透着认识主体的思想意识。如果说主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可以相比的话,主体意识更强调认识个体的特点,社会意识更强调社会群体的时代性。对于历史科学来说,不论是历史认识的中介史料还是认识得出的结论或概念,都不可避免地打上认识主体的思想烙印,而且不管认识的主体是成年人还是中小学生,是知识渊博的名人还是普通社会成员。

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史学界,人们却不敢公开正视和勇敢承认这个事实。从前,人们一般都坚定地认为,历史研究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尽可能占有大量历史资料,公正无私地进行探讨;不夹杂个人的主观意图,就会得出完全纯客观的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真理和统一的科学结论。承认主体意识的影响就被认为是扭曲历史的面貌。这种潜在的认识偏见,不仅束缚了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者,造成了我国史学界学术空气的沉闷,而且影响到中小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中不敢承认主体意识对历史认识渗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主要表现在历史教师往往绝对地否认学生主体评价历史对象的独立性,教师一贯地完全以个人的观点和教学参考书或教科书的观点作为评定学生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根据,根本否认学生不同于教材的和教师个人的有理有据的合理见解,这实际上是不承认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把历史认识和自然科学的认识等同起来。

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就形成了思维的差异,表现为思维品质上的不同。思维的品质主要有:思维的广阔性,即能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独立性,即能独立地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去分析、解决问题;深刻性,即善于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活动,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敏捷性、灵活性,即思维活动迅速准确,善于当机立断。下面着重介绍思维的灵活性及其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就是指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用多种方法来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采取一题多问的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途径。如在讲述世界现代史《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可以就巴黎和会的性质从不同的侧面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第一种问法是:“巴黎和会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和性质如何?”另一种问法是:“为什么说巴黎和会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也可以让学生解释表面上相近,但并不相同的名词来检测学生的辨别能力。思维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掌握知识能举一反三,善于迁移,也就是说既要认真阅读课本,又要善于思考。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思维素质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图形、图象、动画、视频和声音的能力,拥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集各类媒体优势于一身。现代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教学设计,开发、选择、组织多种媒体并发展为集动画效果、音像声音于一体、经过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学结构的过程。多媒体教学可打破时空界限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最大发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达到优化组合,个别化和大面积施教的统一得到实现。

由此可见,作为教学媒体,计算机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延伸教师教育功能,因此是促进教改的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邮政编码:124100

论文作者:贾 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1

标签:;  ;  ;  ;  ;  ;  ;  ;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论文_贾 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