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邵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MALB和β2-MG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β2-MG的联合检测,能提高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如果发现后不及时治疗会使得人体的肾功能下降,肾功能日益衰退,严重会致死[1]。欧美国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透析患者中心DN占43%左右,DN是DM患者终末期肾衰(ERDS)死亡的主要原因[2]。目前,在我国DN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由糖尿病引发糖尿病肾病的几率逐年攀升。而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肾损害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诊断较困难,依靠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作诊断时往往预示肾脏病变已进展到相当程度,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0月对40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尿MALB和β2-MG,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组:60例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规定的确诊标准,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8.5岁。正常健康体检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78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已排除有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高血压、急性感染、创伤、肿瘤、妊娠、心肝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蛋白定性为阴性。

1.2方法 尿液收集及处理:晨尿留取晨起第1次中段尿,在2h内送检,加样前3000 r/min离心10min,在室温下1h内检测完毕。采用日本产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ALB采用免疫比浊法。β2-MG采用终点法。MALB <20mg/L、β2-MG <0.4 mg/L为界限,结果超过参考值判断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显示:糖尿病组的尿MALB和β2-MG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论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使糖酰化速率增加,导致组织缺氧,血液粘滞度增高等一系列微循环变化使肾小管毛细血管张力变大,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引起肾损伤,肾小球滤过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合成减少,使滤过膜上的两个屏障发生改变,形成了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分子量中等,带负电荷,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电荷选择性屏障的静电同性相斥作用,绝大部分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肾小球受到炎症、毒素等的损害,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滤出较多的血浆蛋白,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尿中含量增大,但又未达到临床蛋白尿的标准。研究显示当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时,血中的蛋白质可从肾小球滤过,主要为MALB[3],是肾小球损害早期诊断的指标,也称为肾小球性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是人血浆中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分子量11.8 KD,可以在肾小球滤过膜自由通过,其中99.9%由近端肾小管以胞饮形式摄取,当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变性、坏死时,重吸收能力大大降低,β2-微球蛋白在尿中含量增大,是早期判断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因此也被称为肾小管性蛋白尿。多次检测β2-微球蛋白超过正常,尤其是逐渐升高者,尽管尿素氮、肌酐和尿常规结果仍正常,多表示肾功能已有损害,所以测定有精确、灵敏、特异性强等优点[4]。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早期,测定尿液的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含量能较灵敏地反映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和肾近端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本文检测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很多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已增高,肾功能已有损害。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合[5]。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联合检测,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日赤,薛峰,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8.

[2]邱谷,戴桥林,戴世荣,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实验室检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9):865-867.

[3]程苏琴,朱美财,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740-747.

[4]张彤,尿液四项微量蛋白质186例结果分析[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9):667.

[5]吕娟,张冬青,唐秀英,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2A):3426.

论文作者:邵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邵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