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旦文艺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旦文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先对水质监测进行简要概述,主要结合当前我国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对水质检测技术进行简要概述。然后分析了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发展现象,主要对水质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的策略,希望为水质监测实际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对策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环境保护工作,各种滥砍滥伐、工业污水排放、有害物质排放等污染问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造成可饮用水资源匮乏。因此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应不断强化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坚持使用科学化、合理化及规范化的治理方法来提高地表水监测能力,以保护我国水资源。

1.水质监测概述

我国水质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相应的技术也相对滞后。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政策支持下,我国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水质监测系统。进入到21世纪,水质监测与计算机技术的高效融合也使得自动化水质监测站成为我国重点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设施。从水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来看,当前我国水利部已经建成超过200个水环境监测站,并且以监测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了大量的小的监测站点,这些站点的类型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大多数的水质监测在资格与认证方面比较欠缺。

此外,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期,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对水资源的保护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就必然会出现大面积地表水严重污染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具体保护策略上,应深入贯穿我国水资源保护改革措施,从水资源监测方面着手进行水资源的保护,将监测项目划分为常规监测项目与特定监测项目,同时制定不同的标准。此外,从当前水资源污染种类来看,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种类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从水质监测的技术层面进行分析,可以以自动监测、应急监测、常规监测为主,采取三种监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水资源保护水平。

2.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

2.1 监测断面不合理

当前地表水质监测中,在河流、水库、湖泊等的水质监测过程,存在监测断面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这必然会对水质监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进而对数据的实用性有较大影响。分析断面监测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水质监测工作常常分区域进行,各个区域采取不同的水质监测方式,这也就使得各个地区的水质监测重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一些地区过于重视本区域水质利益,但是对水源流域的利益却不中是,这样就会对水质监测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监测断面不河流还与监测技术较低及设备缺乏有很大联系,我国水质监测常用理化监测技术,对一些先进的如遥感技术、地表水质监测、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频率比较低,必然会对断面监测的合理都产生巨大影响。

2.2 对地表水监测工作重视度较低

虽然我国各个地区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对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比较关注,但是水资源污染防治上,常常不能充分意识到水质监测的重要性,这常常会使得水质监测的实际价值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比如以当前水质污染中的重金属、微生物及有机物污染等的水质监测,一些地方进行监测过程,常常只是对相关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量,不能对地表水质综合水平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评估,不能制定完整的水源污染物质对人体危害程度量表,这样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以及水污染的加剧,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就会使得水质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水质监测管理统一性缺失

在水质监测工作上,现阶段我国水质监测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的点源以及区域水质监测向流域监测大方向的转变,在我国重要的水源流域中进行了大量水质监测站点的布设,这些监测站点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当前我国水质现状的分析以及水污染的综合防治中。但是,在不断加重的水质污染现实下,繁重的水质监测工作也导致管理统一性的问题出现。所以,在当前水资源污染的背景下,我国地表水水质监测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我国水环境监测数据库的建立也处于逐步建立的阶段,但是对于当前而言,监测数据库的不完善使得水环境监测数据无法得到有效应用,这就导致了大量有效的监测数据浪费。

3.优化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对策

3.1 监测制度采取优先方式

为了提高水质监测的水平,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应始终遵循监测优先的原则,合理的调节水质监测的频率,大大提升水质监测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具体而言,对于水环境监测,优先监测的内容主要是监测区域内污染种类、水功能区域划分以及污染物的数量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动态变化来合理调整监测方案。水质监测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科学与合理性的操作与分析,强化水质污染无形态的研究。此外还可以对水资源中的有机污染监测指标进行合理的调节,比如对某一区域进行长时间的监测,但是未监测出污染问题,可以适当的降低监测的次数,这样可以保证水质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避免多次监测出现的技术事物给监测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

3.2 加大对水质监测工作的管理

因为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工作内容较繁琐,同时对监测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为了提升水质监测工作质量,就应对各个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监管。比如在实际的水质监测工作中,对水域分布、样本收集、样本运输、实验室研究以及相关数据分析等工作环节应进行严格监管。同时还需要对监测实验室的工作制定相关的规范制度,以保证工作环节的严密性与准确性。根据水环境监测的实际要求,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管理,应做以下几方面的努力:(1)强化市面交接断面的监测,以掌握与控制区域水质的污染情况,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还应遵循“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原则。(2)强化城市饮用水源的水质监测工作,优先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质量。(3)强化受到重点污染的河段的水质监测工作,这样便于城市水利部门及时了解河段水质达标情况,以便行政部门实施科学的水资源保护规划。(4)应不断加强重点入河排污断面的监测工作,同时监督污染排放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

3.3 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

水质监测的质量的提升,应强调监测技术更新的重要性,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显示背景下,水质监测部门应不断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以便更新现有的监测设备。如引入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该技术能够实现区域持续不间断的水质监测,获取地表水质的具体情况,这样在区域水质发生巨大变化时就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理策略。此外还可以引进遥感监测技术,该监测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进行大流域范围的水质监测,同时还可以结合其它流域的水质情况,对本地区流域的监测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及评价,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序上反应本区域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

4.结语

总之,在科学发展观下,加强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应将我国水质监测同水文监测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充分考虑河流的水文条件,将传统与非传统监测方法结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地表水水质监测的作用,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地表水水质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丛梅.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J]. 珠江水运,2016,04:70-71.

[2]肖秋香.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及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8:5-6.

[3]马少俊,高蓓蕾.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与对策分析[J]. 江苏科技信息,2017,11:38-39+43.

[4]熊鹰. 浅谈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及对策[J]. 经营管理者,2017,12:391-392.

论文作者:旦文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_旦文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