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论文_杨广惠

(丹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江苏镇江 212300)

【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起效所需时长。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起效所需时间短,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存在治疗可行性。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肺结核咯血;可行性;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52-02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世界各国都有传播,其中我国肺结核疫情尤为突出。肺结核咯血是一种急性症状,一旦发作应尽快恰当处理,以免出现意外死亡[1]。本文旨在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特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6.4)岁;肺结核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0±2.5)年;入院前咯血总量约100~550ml。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咯血的诊断标准,胸片提示有结核。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咯血量等多方面差役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马上安排病人卧床休息,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常规供氧,是呼吸保持畅通状态,之后给予患者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常规抗结核药物实施综合治疗,过程中同步给予个性化支持治疗,比如提升免疫力、抗机体感染等,对于咯血症状,给予患者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普通药物进行治疗处理。

观察组常规治疗痛对照组,另外在加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将20U垂体后叶素加入500ml浓度为0.9%的淡盐水中对患者实施精妙滴注,滴速为每分12~20滴,持续滴注24h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密监察其生命体征,记录好患者咯血性状、量和频率,时刻观察病人是否出现不良反应[2]。

1.3 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三天后临床上患者咳嗽等症状显著改善,无新鲜咯血,仅存在陈旧血丝痰液,痰液少于10ml;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咯血时间延长,且无大量咯血,血量及痰液在10~100ml之间;无效:临床症状、咯血量和频率等均无改善,甚至病情更加严重,血量超出100ml。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19.0或卡方,采用χ2或t比较,以率(%)(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血所需时长对比

观察组平均止血起效时间为(2.8±1.5)d,对照组为(4.3±1.7)d,数据分析对应t=4.0785,P=0.0001,观察组止血起效所需时长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5.7%,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讨论

咯血是肺结核病情进展后的常见症状,一旦发生必须采取有效及时的治疗,以免发生不良事件。临床上常采用垂体后叶素配合常规药物来对肺结核咯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间证明它是一种高效的止血药物,其作用产生机制是先使血管平滑肌兴奋,患体内脏的小动脉就会跟着出现比较明显的收缩,接着肺循环系统的血容量有所降低,其循环压力也降低,同时对于整个体循环来讲血压上升,血小板慢慢凝聚就会形成血栓,使得肺部血管损伤裂口处发生收缩,最终达到止血的效果。然而垂体后叶素作用于全身,包括冠动脉、腹部平滑肌等,因此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心慌、血压上升、便意频繁等不良反应,不过一般反应都比较轻微,若医护人员使患体保持充足血容量,同时再控制好静脉滴注速度,还可避免或是显著改善上述不良症状[3]。

本次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止血起效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也再次证实了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止血所需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冯修国.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8-8.

[2]翟洁卿,殷思纯,何松美等.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105例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7):78-79.

[3]王军.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56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1):6599-6599.

论文作者:杨广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可行性论文_杨广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