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影响及对策_政治论文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影响及对策_政治论文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机制论文,政治论文,我国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02)05-0026-05

从总体上看,计算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既是机遇又有挑战。因为网络具有互联开放、容量无限、传播双向、手段多样、人人平等的本质特征,这为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手段、方式和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出了严峻的课题。本文着重考察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并探讨应对的策略。

一、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上不存在危险或不存在对政治的威胁,即主权国家有效防范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以及内部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我国政治安全的核心是党的政治领导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它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安全为必然前提,因而在政治安全选择上,对内主要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强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对外主要表现为防范 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压力和颠覆。建国50多年来,尽管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但我们党和政府在长时期里始终牢牢掌握着国家政治安全的主动权,保持着国家政治安全的良好局面,究其原因,除了有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起来的崇高威望,有政策绩效,有外交质量和军事力量的支撑外,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强力有效,这是一个由对内政治控制和对外政治防范共同构成的运作整体。首先是对内政治控制。它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政治控制是一种强力保障,它以暴力威慑为手段,以法律规范为基础;而隐性的政治控制,其目标则是培养社会成员基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信仰而对党的政治领导正当性的认同。它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垄断或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领导的信息,控制大众传媒,有选择地发布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从而营造统一舆论;二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强化公民的民族国家意识,赢得民众对制度框架和政府工作的认同;三是把政治参与节制在一个与政治发展相适应的水平上。其次是对外政治防范。即凭借疆域屏障,调动执政资源,在最大程度上防止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信息窃取和破坏。从历史事实看,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运作无疑是卓有成效的。但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网络的发展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对政治安全机制的各个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国传统政治安全机制的有效性正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空前挑战。

1.网络成员身份数字化、电子化,安全工作对象变得难以识别和掌握

在网络到来之前,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无论是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外,政治控制和防范的对象都是可以确定、能够掌握的,因为它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但网络把匿名性与隐秘性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出于保障隐私的考虑,互联网自建设之初,就没有设定有效的身份鉴别的功能,它遮蔽了现实世界中彰显人们身份特征的识别标志,一组代码,一个角色符号,就合成了身份的维系物,只要把自己的数据输入网络,虚拟的网民因志趣相同就可以形成虚拟的“网络社团”甚至“组织”;另一方面,为了增强民众对网络通信和电子商务的信心,公用秘钥加密术不断发展成熟,于是加密业务就从一种极少数专家才知道的尖端技巧变成一种人人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务。网络成员身份的这种数字化、电子化,特别是有加密术作保障的匿名行为,使得人们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因而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传统习惯、社会舆论以及人际关系的束缚,放松自己的思想道德自律和约束,放纵自己的行为。而对于国家来说,则面临以下难题:匿名程度越高、密码化方法越好,互联网的吸引力就越大,同时发生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可能性也越大,而政府防止这些犯罪的可能性却越小。将敏感数据密码化的有效方法,使坏人更容易进行政治犯罪活动,例如组织恐怖行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行动等等。从有形到无形,从公开到隐蔽,从可以确定到难以识别,从能够掌握到无法控制,这些变化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进入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运行环境,其带来的冲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因为它涉及的是前提,关系的是全局,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

2.网络使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下降,统一舆论难以再续

在网络时代之前,人们要了解信息,几乎只能经由本国的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需运用简单的行政手段,用通常的“信息把关”、“信息过滤”,就可以决定哪些信息应予以传播,哪些信息则不予以传播,就可以实现对信息和舆论环境的有效控制。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却打破了传统传媒的垄断性,网络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发展事实上已经开启了人类信息和思想多元传递的新纪元。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的,任何一个支点上的个人或团体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国家的监控,随时以低廉的费用向全世界自由发布信息和传播思想,同时也可以自由地选择和吸纳信息。网络发展所带来的这些革命性变化,正极大地冲击着政府的权威,使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扩大,使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力呈下降趋势。

3.网络催生全球化理念的张扬,国家和民族意识趋于淡化

网络催生全球化理念张扬的必然性本质上是由其固有特性所决定的。首先,网络不仅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而且通过存储信息淡化了时空概念。现实世界中不同肤色、种族、国籍、性别、年龄以及阶级的人们在互联网上表现为平等的站点或登录名。这一切使“地球村”成为并不遥远的现实。其次,网络潜移默化地促使人们按照它的规则和语音进行交流。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网和局域网都采用互联网标准,它的规则、语言通行于网络世界。再次,网上极为频繁的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信息交往也超越了地域、民族和文化的隔阂,部分冲淡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可以看到,网络以其独有的穿透力突破了民族国家的框架,它的固有特性客观上为全球化趋势、为全球化理念的张扬奠定了基础,它在某种程度上模糊了阶级、民族差别,进而促使民族和国家意识趋于淡化。事实上,现在的网络社会已经充斥着“无政府”、“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口号,这种网络无政府主义的蔓延,必将极大地影响我国人民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认同。

4.网络为直接民主创造了条件,节制政治参与的基础开始动摇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提到,当政治制度化还不够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很多后发展国家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公民参与局限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对自发组织的政治参与行为一般都是严格控制的。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符合我国国情的由人民代表反映人民主张和意志的间接民主形式,一方面解决了我国人口众多、公民无法人人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有效地节制了公民自发的政治参与,这种节制的理由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交通、通讯、信息传播等技术手段还不发达,公民还没有足够的文化和管理知识。而现在,网络开辟了直接政治参与新途径,使直接民主有了实现的可能性。首先,网络把各地区联为一体,民主参与变得十分快捷。人们甚至足不出户,在家里按几个键,点几下鼠标,就能对国家和地区事务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民主参与的成本大大降低。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家用电脑越来越普及,网络费用越来越低廉。再次,网络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传输渠道。政府官员和民众、上层和下层获取信息的范围、数量以及时差上的区别在不断地缩小,公众与政府官员几乎能同时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政府官员丧失了昔日垄断信息从而垄断决策权、管理权的优势。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高了公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可以预见,网络时代将是“参与制民主”兴起的时代,“在线参与”将成为网络时代政治活动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之一。

5.网络成为少数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工具,防腐反侵难度加大

根据网络资源的性质,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政治、法律、宗教、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类的网络资源,这类网络资源是为特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诸如思维科学、自然科学及商品网络等非意识形态类的网络资源,这类网络资源并不具备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它们完全可以被一定的阶级所利用,并为其服务。在今天的网络平台上,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既变得“隐蔽化”,又变得复杂化,网上种种思想的尖锐对立形成了网络信息的“世界大战”,这场战争貌似公正,但实际上是不均衡的。因为互联网上40%的网民在美国,80%的信息流量使用英语。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正是看中了网络资源的这一发展特征,才通过网络大肆推行其所谓的“民主”,把它们的意识形态源源不断地传输到成千上万个用户面前的。由于在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弱势,我国在短时期里还很难彻底抵制网络系统中铺天盖地而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和震荡,很难彻底抵制来自网络的思想和政治渗透。

6.网络开辟了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新途径,政治安全防范面临全新挑战

网络开辟了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新途径,这就是网络信息窃取和破坏。网络信息窃取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窃取事关国家安全的网络信息,它主要包括通过侦察和侵入计算机网络窃取情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截获各类通信信息,利用遥感、侦察、监测卫星获取情报等。网络信息破坏是指利用信息武器对目标进行打击,其主要手段有:传播能够渗入到敌方网络并致使其相关系统瘫痪的计算机病毒;在敌方军事和民用基础设施信息管理中心设置计算机逻辑炸弹;利用网络媒体,传播虚假信息,造成社会混乱等。目前,全球网络信息窃取和破坏的情势十分严峻:全世界计算机每年遭受入侵和侦察的事件累计达9亿次以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先进的信息和数据分析技术,已侦知数十万个外国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和网址,他们利用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窃取包括因特网上通信和电子邮件在内的各类通信信息。此外,他们还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与此同时,他们又积极制造并试用信息武器,利用信息武器进行信息攻击[1]。相比之下,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令人担忧。据调查,我国90%以上的电子商务网站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大多数企业内部网络存在安全隐患;查获的黑客案件只占黑客攻击案总数的30%。2001年五一节期间,我国与美国之间发生了一次民间黑客大战,国内很多网站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较低,不能针对具体攻击的特点拿出有效的防护措施,致使我国许多官方和民间网站持续处于被破坏状态。这次黑客大战的警示是深刻的:如果我们不能解决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那么在未来我国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和发展之后,再爆发范围更广、攻击手段更为先进的黑客攻击事件,特别是面对国外敌对势力有计划、有预谋的信息窃取和破坏,信息的不安全给我国政治安全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二、回应网络冲击的政治安全策略

回应网络冲击的惟一正确的策略选择,是在原有政治安全机制的基础上,立足网络发展带来的政治安全新实际,认识新情况,研究新规律,探索新途径,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我国的政治安全机制。

1.更新观念,确立四个网络意识

要实现政治安全机制创新,就必须大力宣传网络背景下政治安全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推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1)要确立网络疆界意识。网络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了时空界限和国家的疆界。如果黑客的攻击来自数千里之外。那么国家的网络新疆界也就在数千里之外。茫茫网络,无边无际,躲无处躲,防不胜防,网络疆界是国家政治安全新疆界的意识必须尽快建立起来。(2)要确立网络运行安全意识。伴随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络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机构能否正常运行,网络的运行是否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安全。(3)要确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目前我国全社会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信息安全也缺乏常识性的了解。有人认为,我国信息化程度不高,没有广泛加入互联网,信息安全事件只是发生在发达国家,不必大惊小怪;还有人认为,国外的加密软件水平很高,所以可以大胆使用国外公司产品,殊不知外国政府对我国出口信息安全技术设备和密码算法的强度有着严格的限制,我们得到的只是别人可以监控的功能弱化的产品。(4)要确立网络危机意识。在网络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更多地将取决于对信息这种重要战略资源的生产获取和使用的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凭借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的垄断优势完全可能使发展中国家沦为新的“网络殖民地”,而一个国家一旦沦为“网络殖民地”,那么其国家政治安全也就无从谈起了。由此,确立并保持发展中国家可能沦为发达国家“网络殖民地”的危机意识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我们从国家政治安全的战略高度,大兴学习网络、掌握网络、运用网络和创新网络之风,从而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2.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为了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掌握网上信息传播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构建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已十分必要。这样的网络应该具备以下要素:(1)政府牵头。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有关政治宣传和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建网投资、技术管理等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和协调责任,切不可把这些事情简单地推给教育部门甚至一些民间组织,因为他们的统筹力毕竟有限。(2)系统配合。设想成立“中国政治安全宣传网站”,以下从省、市到县逐级衔接,地方网站主要介绍当地政治事件,传递当地政治安全信息,分析当地政治安全动态,各网站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协调一致。(3)主题鲜明。围绕政治安全主题,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形势和任务,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其次要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增强网民自身的抗干扰力、“免疫力”,强化网上“自律、自管、自教、自我服务”的操守理念。再次要设置网上举报功能,把形形色色的政治性网站、论坛和社区,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除此以外,针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渗透,要积极利用网络工具,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既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又增强我国网民的文化归属感和凝聚力。(4)页面新颖。网页设计有创意,无论是色彩还是功能设置都富于想像力、吸引力,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网。(5)语种多样。政治安全宣传网络要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不仅要对内开放,还要对外开放。外文版政治安全宣传网络应重点报道我国发生的重要政治事件,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澄清国外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对我国政治状况的误解,驳斥敌对势力的恶意歪曲和煽动。

3.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有:通过网络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通过网络参与重大事项的讨论;通过网络表达一定的政治情感;通过网络监督政府机关的运行等。对于公民网络参政,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创造条件、畅通渠道。渠道畅通了,参与自会有序。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关键在政府,关键在于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政府网站的主要投资主体理应是政府,各级政府应切实负起投资建站的网上责任。(2)扩大资源共享范围。受各种因素制约,我国目前政府网络以局域网为主,除一些政府部门(如审计、统计部门)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计算机全国联网外,网络技术在我国行政领域的应用大多是小范围的,一般以单位为主,形成单位内部网络,实现单位信息资源共享。这种状况限制了政府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空间,削弱了政府在信息网络中的影响力。(3)加快政府网上职能转变。政府网站作为网上政府与公民联系的桥梁,它内在地要求政府与公民网上互动的高效率。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国政府网上职能转变滞后,主要表现为政府网站的“电子衙门”习气还比较严重[2]。(4)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网络素质。目前我国已建有2000多个政府网站,“网上政府”雏形初现,但这些网站普遍存在内容空泛、更新速度慢和动态信息少的不足,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化政府”的出现还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认同,网上的信息意识还比较落后,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具备。

4.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1)要建立国家网络监管体系。这个体系由网络监测系统、网络防卫系统和网络人才系统三个部分组成。网络的监测系统是国家网络监管体系的“眼睛”,它通过对网络信息的动态跟踪与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反馈给决策系统和防卫系统;网络的防卫系统是国家网络监管体系的具体执行机构,它负责具体的保障行动;网络的人才系统是为国家网络监管系统招聘、培养、输送人才的机构。(2)要加强对信息源管理和控制的研究。这是防止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此需要提高我国的网络技术水平,积极研究抵御西方“网络霸权”的技术手段和方法。(3)要加强对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管理。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们连接着有形和虚拟的世界,网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这个层面得到解决,政府通过加强对互联网服务商的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监督和控制西方价值观、黄赌毒以及宗教邪说等不良信息的传播和查阅。

以上监管措施的贯彻,迫切需要加快网络监管立法。要在现有计算机信息和网络安全管理决定、条例和实施办法的基础上,对那些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网络发展情况,早日制定出比较完善的网络监管法律法规。

5.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

大力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使中国网络系统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产品能够有自己独立研制、拥有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从而根除网络安全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发展网络安全高科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IT行业基础元器件和基础设备,比如芯片技术、高速计算机,都是发达国家不向中国转让或禁运的,我们只能自己搞;二是网络本身的安全防卫技术,因为涉及国家安全,我们必须自己搞。大力发展上述网络安全高科技,可采取三种方法:(1)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可以动员全社会力量的优势,甚至可以像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汇聚全国科技精英,进行技术攻关;(2)尽可能地利用全世界的资源,要创造各种条件,把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特别是华裔科学家和中国留学生吸引到中国的大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3)走市场化的道路,网络安全高科技的研究开发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走市场化道路,有利于达到最大的研究开发效益,有利于加快我国自主网络安全高科技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1-11-30

标签:;  ;  ;  ;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影响及对策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