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发展与发展_三角洲论文

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发展与发展_三角洲论文

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开发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港口论文,黄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0)01—0146—03

黄淮三角洲位于苏北沿海,是由历史上黄河夺淮冲积而成。1128年黄河在河南决口,河水南侵夺淮, 在徐州以下与淮河合流入海, 直至1855年北归入渤海。其间700多年中, 黄河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在淮河口堆积,不断向海延伸,形成了今天的黄淮三角洲。目前,黄淮三角洲大致以响水县云梯关为顶点, 北至灌河河口, 南至射阳河口, 面积约7160Km[2],人口近300万,主要包括响水、滨海两县及射阳、灌云、灌南三县的一部分。如果包括周围的黄泛区,面积可达18000Km[2],人口达1000万。黄淮三角洲,又称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沿海四大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三角洲)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在沿海四大三角洲中一直处于下游,其中出海通道不畅,缺乏良港和大港是造成黄淮三角洲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快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开发,发挥港口的优势和效益,已成为开发黄淮三角洲经济的当务之急。

本区港口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黄淮三角洲由于海岸线长,人口多,物产丰富,经济腹地广,加上长期以来,苏北沿海港口缺乏,所以,近几年来成为港口开发的热点。目前,已经和正在开发的港口就有陈家港、滨海港、射阳港,加上附近连云港和大丰港,其港口开发的密度在江苏全省沿海最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苏北黄淮三角洲的开发缺乏全面的规划,因而,目前黄淮三角洲的港口开发也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港口数量不少,但效益不高,影响本区的可持续发展。

1.淤泥质海岸,港口选址困难。江苏全省海岸线长达935.8Km, 占全国大陆海岸线5%,除连云港附近约44Km的岩质海岸以外, 绝大多数都是淤泥质海质,特别是黄淮三角洲,由于是由历史上的黄河搬运的泥沙冲积而成的,因而海岸动态变化大,水浅滩多,泥沙回淤量大,岸外还存在着巨大的辐射沙洲,给港口选址造成困难。三角洲南部的射阳港,开发已有十多年历史,但是,由于港外拦门沙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其规模一直上不去,严重阻碍着射阳港的进一步发展。纵观黄淮三角洲近150Km的海岸,滨海港港址条件最为理想, 因为滨海港位于黄淮三角洲的顶端,这里又属于侵蚀海岸,每年海岸平均后退约10米,-10米等深线距岸很近,在这里建港可水深贴岸,锚地广阔,这在整个苏北淤泥质海岸上都少见。

2.陆上交通不畅,可进入状况差。黄淮三角洲,位置较偏僻,有苏北的“西伯利亚”之称。目前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204国道, 运输能力有限,而县城以下的公路等级较低,路况差,速度慢,运量小,特别是伸入三角洲沿海,交通更为不畅。黄淮三角洲上有众多河流,如射阳河、苏北灌溉总渠、灌河、中山河等,但这些河流多受上游淮河来水的影响,水量不稳定,加之河流上多节制闸,也影响了河与海之间的交通。正在建设的新长铁路,从淮阴南下盐城,绕过了黄淮三角洲。另外,宁连高速公路、宁靖盐高速公路与黄淮三角洲也失之交臂。因此,目前黄淮三角洲区内河、海、路没有成网,区外江、河、海、路没有渗入,直接影响着海港的开发。尽快改善三角洲的交通面貌,扩大港区的疏港能力,迫在眉睫。

3.大港少、小港多,港口效益不高。目前,射阳港属于国家二级口岸,年吞吐量近500万吨,成为黄淮三角洲上的第一大港。 正在建设之中的滨海港,计划拥有3座千吨级码头和1座万吨级码头,年吞吐能力可达上百万吨。另外,陈家港、燕尾港也都拥有千吨级码头,吞吐能力也有数十万吨。在100多Km的海岸上,拥有4座中小型海港,数量不算少,但整个生产能力还不及连云港的三分之一,却投入资金数亿元,生产效益不高。其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摊子过大,使有限的资金没有得到最合理的运用,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有一定基础和规模,开发十几年的射阳港,由于资金不足,扩建能力受阻,另一方面,投入上亿元开发新港。黄淮三角洲港口建设形成群雄奋起,四足鼎立。

表1.江苏主要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单位:万吨1996年)

港名南京南通 镇江连云港 张家港射阳港

吞吐量 51281711 1708 1583 900

200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4.港城脱节,辐射作用不明显。射阳港离射阳县城近20Km,滨海港离滨海县城、陈家港离响水县城都有30Km,这种一港一城的格局,一方面对沿海港口的开发造成人力和物资供应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大大减低了港口向城镇的辐射作用。另外,目前黄淮三角洲上的海港,功能也比较单一,以煤码头为主。射阳港担负着盐城市从山西运煤的任务,并配建有较大规模的射阳港电厂,陈家港、滨海港都在建煤码头及坑口电厂,这样就制约了港口的综合发展,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特别是离黄淮三角洲不足百Km的连云港,是全国重要煤炭外运港,可直接向黄淮三角洲辐射。而且,正在开工建设的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年发电能力可达140亿千瓦时,将增加发电量200万千瓦,核电站以每年50吨核燃料代替同等规模火电站600万吨煤,届时, 黄淮三角洲上的煤码头及坑口电厂将大大失去作用。

表2.本区在江苏的经济位次(1996年)

县名国内生人均国 工农业 财政 农民备 注

产总值内总值

总值

收入 收入

射阳 3037 26 3734全省共64个县

滨海 5360 55 5760 级统计单位

响水 6257 64 6463

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本区港口开发的对策

黄淮三角洲处于我国中部最大的河流——淮河的入海处,以及我国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省的北部,这里区位独特,资源丰富,腹地范围广,成为苏北盐城、淮阴、宿迁三市以及淮河流域河南、安徽等省的重要海上出口,辐射范围达30余万Km[2],人口达5000万。最近, 正在开挖的淮河入海水道,从洪泽湖畔开始,至滨海扁担港,全长160多 Km,宽750m,深6m,将成为沟通淮河上下游的航运动脉。物资从三角洲上射阳港和滨海港进出苏北盐、淮、宿三市及苏中地区和豫南、皖北,比从上海港或连云港中转,距离上将缩短100—400Km。所以,加快对黄淮三角洲上海港的建设,不仅能给三角洲及周围产生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苏北及整个淮河流域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1.全面规划,明确港口建设重点。虽然黄淮三角洲上正在建设的港口有射阳港、滨海港、陈家港等多座,但是,与日本海岸15Km一个港口,山东省海岸30Km一个港口相比,数量和规模都小得多,所以,目前三角洲上港口的开发,还没有形成过热的状况,加快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建设,仍是江苏“黄金海岸”开发和“海上苏东”战略建设的重点。首先,要科学规划,确立港口的服务范围。连云港、射阳港、滨海港、陈家港、大丰港等都处在淮河下游的苏北沿海,且射阳港、滨海港、陈家港和大丰港同属盐城市境内,连云港必须以亚欧大陆桥为腹地,建成全国及国际性东方大港。大丰港应主要服务苏中沿海和里下河地区,射阳港、滨海港、陈家港则侧重服务苏北及淮河流域,特别是以黄淮三角洲和淮阴、宿迁二市为核心,做到合理分工。第二,要把滨海港作为黄淮三角洲港口建设的重中之重。滨海港地处淮河入海水道口,是淮河干流上唯一的海港,地质条件较好,而射阳港由于港外巨大的“拦门沙”和射阳河闸的阻碍,生产能力受到限制,陈家港离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不足50Km,发展空间受到影响,所以,要抓住当前淮河入海水道开挖和滨海港万吨级码头开工契机,高起点,重点建设滨海港。

2.港企结合,发展特色经济。目前,滨海港的建设要打破物质集散地单一模式,以港口为依托,实行港企结合,以工业港为特色。苏北淮河两岸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产区,农产品丰富,仅盐城、淮阴、宿迁三市粮棉产量占全省32%和40%,可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粮、棉、油、中药材、生猪、蔬菜等物资成品运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黄淮三角洲又是我国著名的淮北盐场产区, 原盐产量在400万吨以上,附近的淮安又埋藏特大岩盐矿,储量达2500亿吨以上,为发展盐化工业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最近,在射阳境内又发现了大油气田,预计储量100亿立方米,可以在滨海港建设油气专用深水泊位, 使其成为江苏沿海首座油气专用码头,并带动本区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黄淮三角洲沿海,还有丰富的海洋水产品,对虾、鳗苗、海蛰、文蛤、泥螺等全国闻名,可以大力发展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医药等新兴产业,使黄淮三角洲成为全省海洋经济的重要基地。

3.水陆并举,扩大港口的生产能力。为了彻底改善黄淮三角洲与外界的交通联系,扩大沿海港口的疏港能力,必须尽快建成自己的水陆运输网。首先,从新长铁路淮阴段引支线到滨海和射阳,并从东陇海铁路连云港段引支线到滨海,使黄淮三角洲加入苏北铁路网,并实现铁港联合,从根本上保证港口物资的畅通。第二,利用淮河入海水道在淮阴与京杭运河相连、在滨海与通榆运河相接的优势,加快陆上水运网的建设,完成河港结合,扩大海港的辐射范围。第三,尽快打通各港区与204 国道的通道,达到一级以上公路标准,并建设连盐高等级公路,提高各港区的公路运输能力。另外,开通射阳港、滨海港等与连云港的海上交通,充分发挥连云港的辐射作用,使射阳港、滨海港等三角洲上的海港最终成为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的分流港。

4.以港兴市,带动区域发展。黄淮三角洲在我国沿海四大三角洲中经济欠发达,因而,开发黄淮三角洲港口不仅仅是为了打通海上交通,更重要的是以港口建设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首先要以工业港为特色,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农产品加工业和化学工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坚持高起点和高技术含量,优先发展绿色食品和保健食品,以及海洋化工和海洋生物工程,尽快创造出地方名牌产品和支柱产业。第二要加快港口配套产业的建设,大力发展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及服务业,掀起新的投资热潮,扩大新的就业机会。第三要加快区域城镇化步伐,建设新的沿海城市。纵观长江三角洲上的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珠江三角洲上的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以及黄河三角洲上的东营、滨州等城市,而黄淮三角洲上却没有一个建制市,因而,加快黄淮三角洲上中心城市建设,实行港城结合,对三角洲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目前,射阳港所在地射阳港乡人口5000多,陈家港所在地陈港镇人口1万多, 滨海港所在地临淮乡人口3万多,这些乡镇规模小,劳动力缺乏, 完全不能满足港口开发的需要,尽快把射阳建成黄淮三角洲上的中心城市,并实施滨海和响水县经济中心东移,真正把射阳、滨海和响水建成苏北沿海的港口城市。

标签:;  ;  ;  ;  

黄淮三角洲港口的发展与发展_三角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