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切除在单纯腮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齐云腾

探讨手术切除在单纯腮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齐云腾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2400

【摘 要】 目的 研究分析以手术为主辅以抗结核药物治疗单纯腮腺结核的效果。方法 6例疑似腮腺结核患者采用病灶区切除治疗,标本送病理。对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腮腺结核的病例行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半年以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半年内电话随访6例患者术区愈合良好,无涎瘘及感染发生,无复发病例。结论 手术切除有助于早期确诊腮腺结核,同时有助于切断血行传播途径,辅以系统抗结核治疗可提高腮腺结核的治愈率。

【关键词】 腮腺结核;手术;病理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urgery combined with anti tuberculosis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simple parotid tuberculosis. Methods 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tuberculosis of parotid gland were treated with lesion resection. Cases of tuberculosis of parotid gland confirme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were treat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ithin six months of telephone follow-up and 6 cases received good healing without salivary fistula and infection,no recurrence. Conclusion surgical resection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arotid tuberculosis,and is helpful to cut off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of blood.

Parotid tuberculosis;surgery;pathological diagnosis

单纯腮腺结核是一种少见的涎腺感染,于1896年由DePaoli首次报道,近年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然而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有些病例表现为肿块性质,有些则表现为炎症表象,大多数病例无其他部位结核病史,临床确诊缺乏确切依据。近年来本科对于高度怀疑为腮腺结核的患者采取手术切除病灶的方法,术后送病理,以病理结果为确诊腮腺结核的依据。确诊后辅以系统的药物抗结核治疗,治疗效果比较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科2011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6例疑似腮腺结核患者,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男4例,女2例。6例腮腺结核患者入院时普遍表现为腮腺区红肿,肿胀范围位于腮腺实质部位,质地硬韧,皮温不高。4例患者可触及较清楚边界,2例患者弥漫肿胀。5例患者可触及肿胀范围内结节状包块,疼痛不明显。其中1例女性患者入院前已经过2周抗感染治疗及切开引流无效,入院时右腮腺前缘遗留瘘道,并有清亮渗出液流出。此6例患者均无自身及家族结核病史。

1. 2 治疗方法 该6例患者入院时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不能确诊,行影像学检查,观片无特异性。对患者给以静脉滴注抗生素诊断性治疗。全部患者好转,包块范围缩小,红肿消退,但包块不能完全消除,停药3~5 d后均复发。对该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确切患者均高度怀疑腮腺结核,向患者交代病情,患者表示知情并知晓手术风险后行病灶区切除治疗。6例患者术中作常规“S”型切口,翻起皮瓣及颈阔肌后显露腮腺被膜,此时腮腺区均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弥漫肿胀,腺实质与被膜紧密粘连。于正常组织内小心分离,保护面神经及颌外动脉,切除病变腺体。其中2例患者于病灶区可见有结节样肿物突出被膜表面,手术切除后剖开可见内有粟粒大小干酪样物。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为腮腺淋巴结结核或腮腺结核。对确诊结核患者予以转院至结核病院行系统抗结核治疗,疗程为3~9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治疗后半年内电话随访6例患者术区愈合良好,无涎瘘及感染发生,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唾液腺结核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唾液腺腺实质结核;另一类是唾液腺淋巴结结核。后者明显多于前者。侵犯部位以腮腺最为常见[2]。本研究中两者均存在或混合存在。腮腺结核大部分由腮腺淋巴结结核发展而来,结核杆菌由口腔-鼻-扁桃体-咽淋巴环-颈淋巴结-腮腺淋巴结,少部分经血循至腮腺实质。所以很多患者并不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腮腺结核多易误诊,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者无呼吸道症状,亦无低热、盗汗,而仅表现为腮腺区肿块。而肿瘤在腮腺疾病中是很常见的。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入院前经引流后遗留瘘管并伴有分泌物,但不是结核的黄棕色液体伴干酪样物,而是清凉渗出液,则可能是腮腺结核伴发了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继续流出的腮腺的分泌物。所以腮腺结核的整体治疗过程在诊断这一环节至关重要[3]。

腮腺结核的术前诊断目前没有特异性。其临床表现较一般肿瘤硬,如板状无弹性,边界清楚或不清楚;与炎症相比大多皮温不高,疼痛感差。而这些都不具备特异性。胸片检查常为阴性结果。CT检查多见多发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或模糊,斑点状或结节状,增强扫描低密度灶无强化或轻度环装强化,部分患者可见病变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特异性,不能确诊[4]。针吸活检只有极少数病例可见特异细胞,结果报告为炎性反应的病例不能排除结核可能。结核菌素实验对于腮腺结核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阴性结果[5]。

而对于怀疑并未确诊为腮腺结核的患者,大多数学者不赞成用抗结核药物诊断性治疗的方法,因为涎腺区恶性肿瘤的比例并不低,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行抗痨治疗可能会错失肿瘤早期治疗的时机[6]。

基于腮腺结核诊断上缺乏特异性的困难,认为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首选手术有其优点: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7],术中通过病理检查可尽快明确诊断,切除病灶可以达到治疗目的[8],面神经解剖术可以解除病灶对于面神经的影响,肿瘤可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如为结核则可促进其早期愈合,并切断其血行转移的途径[9]。因结核类疾病往往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一种表现,在术后应给以相应的全身系统抗结核治疗,可以避免其他器官再复发结核病[10]。

综上所述,手术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会给面部遗留疤痕。术中应注意沿皮纹方向切开并位于隐蔽位置。术中保护面神经,以利于术后神经症状的早期回复。腮腺结核的术后恢复较一般肿瘤慢,应延长引流时间,并严格加压包扎。

参考文献:

[1] Coen LD. Tuberculosis of the parotid gland in a child. Pediatr Surg,1987,22(40):367-368.

[2]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5-286.

[3] 郑翔,郭宇红,崔广庆,等.腮腺结核误诊为肿瘤临床分析.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2):152-153.

[4] 黄建军,田志诚.腮腺结核的CT表现.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718-2719.

[5] Comeche C,Barona de Guzmán R,Martínez Leandro E,et al. Parotid tuberculosis. Acta Otorrinolaringol Esp,1995,46(5):387-390.

[6] 姜晓钟,陈必胜,王文崔,等.腮腺结核(附10例报告).口腔医学,1990,10(9):142-143.

[7] 曹建广,周树夏,沈宁江,等.腮腺区淋巴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6,12(2):83-84.

[8] 邹兆菊.我国涎腺非肿瘤疾病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2):67.

[9] Padilla Parrado M,Díaz Sastre MA,Aranzana Gómez A,et al. Parotid tuberculosis simulating neoplasia. Presentation of a case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An Otorrinolaringol Ibero Am,2007,34(2):163-175.

[10] 张浚睿,封兴华,彭品祥,等.腮腺非肿瘤疾病179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19(3):245-247.

论文作者:齐云腾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探讨手术切除在单纯腮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齐云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