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一带一路”背景下论文

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一带一路”背景下论文

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
——“一带一路”背景下

◆李敬旋

摘要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各沿线国家的油脂油料贸易规模不断增加,油脂油料也日渐显现它在贸易中的地位。油脂油料贸易是各国贸易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贸易,因为它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和以后未来贸易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简单介绍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并分析造成此现状的有关影响因素,来得出“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的贸易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 :油脂; 油料 ; 贸易;一带一路

一、前言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是水果,蔬菜和水产品,而从沿线国家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是植物油,谷物和水果。本文将以植物油进口为主要切入点来分析“一带一路”对我国油脂油料的影响,并以乌克兰,俄罗斯,印度等国家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

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下,中国的贸易呈现出向上发展的趋势,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也由此被带动起来。

(一)规模不断扩大

从中国在2013年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到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我们国家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量一直在稳步提高。只从农产品的贸易角度看,在2013年到2015年之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进口额从167亿美元增长至231.3亿美元,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额从133.2亿增长至219.7亿美元,沿线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从300.2亿美元增长至451亿美元,年均增速分别为6.7%、10.5%、8.5%。全球大豆超6成贸易量流向中国,是全球大豆的最主要买家,欧盟约占10%的进口贸易量,主要的大豆出口国为G3,合计占出口总量的88%。中国通常为最大的菜籽进口国,但2016/17年度欧盟减产,其进口量越居首,墨西哥、日本、巴基斯坦也是菜籽主要进口国,加拿大占全球市场7成的出口份额,澳大利亚和乌克兰也有一定出口量。

方才的那番搏杀,实已消耗了天葬师太多的体力,纵然略占上风,却也到了强弩之末。此刻见棘球呼啸而来,不由得心神巨震。

(二)贸易展现出净进口趋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沿线国家与中国的油脂油料贸易水平不断提高,且呈现净进口格局。在2016年,沿线国家出口到中国的净出口油脂油料为44.7万吨,出口金额为1.2亿美元,并且在2013年至2016年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90.8%和70.9%。净进口的油脂主要以棕榈油、葵花油、豆油、菜籽油为主,贸易额高达551.8吨,金额为3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了6.6%和6.4%。

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不明,资金使用信息沟通不足,甚至有项目负责人不清楚科研经费还剩余多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三)结构性特征显著

从产品结构来看,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到中国的油料作物大多为大豆、油菜籽和芝麻,其占进口总量的比重分别为81.9%、13%和5.1%。与往年相比,大豆的进口量不断增加,而油菜籽和芝麻的进口则在相应的减少。沿线国家出口的油脂油料主要为豆油,棕榈油,葵花油等,分别占2.8%,81%和15.5%,而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则相对较少。沿线国家向我国进口的油料大多为花生仁,芝麻和大豆,其分别占90.8%,0.4%和8.9%。进口的主要油脂产品为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等,分别占33.7%、15.9%和27.5%。与以往相比,豆油的进口量在逐渐的减少而花生油的出口量却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油脂油料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24%,主要贸易国家分别为东盟、乌克兰、印度、俄罗斯,2016年以上国家对中国出口的油脂油料分别占其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37.1%、27.5%、24.6%和4.3%。

三、主要影响的有关因素

由于油料作物属于土地密集型产品,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相对紧张,致使农业资源超负荷运行。进口油料有利于缓解国内种植这种油料的压力,并降低成本。“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国家,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且农业增加值在世界位居前列。在2013年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农业增加值为817.14亿美元,1250.42美元和3375.25亿美元,印度位居前列。仅从农业的生产条件看,这些沿线国家的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是相当高的,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乌克兰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其黑土地的面积占世界黑土地的面积的40%。而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马来西亚的耕地面积占比也分别为12.97%、7.52%和2.9%。

(一)耕地面积因素

由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总体是呈现着较好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资源,成本和政策的影响,下面我们将从这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4.2.1 乡土材料展现地域文化 通过对当地的乡土材料以及废弃的石板石刻的收集组合,并以新的设计语言进行表达,以达到能够组合造景的目的。乡土材料在表现地域文化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当地收集来的建筑废料(砖、瓦、老石板等)组合重构,建成一段城墙形式的景墙,墙内嵌入刻有临安钱王文化、吴越文化简介的石板、锈板等,借助乡土材料表达地域文化[7](图5)。

(二)成本因素

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的土地资源的自给率仅为80%,而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也仅为11.26%,与俄罗斯、美国、印度这些国家相比,我国面对着资源超负荷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致使大豆,豆油等土地密集型的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而“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发展潜力巨大。以大豆为例,在“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下,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地不仅仅局限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也从亚、欧、非地区进口质优价廉、出油率和蛋白含量更高的大豆。近年来, 我国从俄罗斯进口大豆价格远低于美洲大豆平均进口价格(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进口大豆的平均价格),自2015 年以来最高差价达200 美元/吨,平均差价为73 美元/吨。2017年4月,俄罗斯大豆进口均价为314美元/吨,远低于美洲大豆平均价格26.4%。

(三)政策因素

随着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地参与到我国投资活动中来,沿线国家与我国的贸易不断的增加。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在2016年,我国与沿线国家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增长了36%,总额为126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长了0.6%,总额为6.25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4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从农业投资合作角度来看,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有500余家境内投资机构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农业投资合作,对外农业投资总额超过70亿美元,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0.9%。尽管农业投资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为大型农业投资工程提供良好的投资基础,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四、结语

在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开展,中国将主要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油脂油料的进口国,并且尽管我国油籽的自给率已经有所提高,但预计未来在中国以大豆为主的食用油籽会继续的增加,对食用油籽的进口依存程度也会继续存在。影响我国油料市场的主导因素仍是美洲大豆的价格,但油菜籽,葵花籽从沿线国家的进口量将不断的增加。并且,以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为主的棕榈油仍会成为我国主要的油脂的进口产品,其以棕榈油为食用油料的进口量也会继续增加。

参考文献

[1]孙致陆,李先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及农业经贸合作前景[J].国际贸易,2016(11):38-42.

[2]付明辉,祁春节.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现状与比较优势分析[J].世界农业,2016(8):180-185.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

标签:;  ;  ;  ;  ;  

油脂油料的贸易现状-“一带一路”背景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