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江贵兰

宜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宜宾644600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5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3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2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质量。结果: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组手足口病;口腔病变;观察;护理方法

前言: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常见病,主要有多种病毒相互感染所致,主要发病季为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出现溃烂、红肿等,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儿童是此类病症的高发群体。临床实践证明,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在改善患儿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5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患儿为观察对象,对其病症与护理方法进行研究,相关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8月间收治的45例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3例,包括男14例,女9例;对照组患儿22例,包括男11例,女11例。两组患儿性别等一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遵医嘱对患儿实施药物擦拭的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家属掌握正确的饮食方法等。在对照组患儿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大部分患儿会因为疼痛、恐惧而拒绝护理,因此护理人员积极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与爱好进行干预,让患儿逐渐在陌生的环境中稳定下来,进而积极的接收护理干预。(2)皮肤护理。在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前,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对患儿造成二次感染;要求患儿家属勤洗患儿衣物,并多洗澡。在洗澡过程中,尽量不要使用肥皂、沐浴露等,洗澡过程中不要对患儿的疱疹进行揉搓;所选择的衣物应该为柔软的棉质衣物。经常修剪患儿手指甲,避免抓伤患处。(3)饮食护理:保证患儿饮水量充足,尽量不要使用奶瓶,以免造成感染。(4)口腔卫生护理:按时督促患儿用盐水漱洗口腔,频次为3~4次/d。若患儿年龄较小依从性差,护理人员可以按时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后对患处进行清洁。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口腔病变消退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等一般资料。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结果显示P<0.05时,认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在分别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发现,两组患儿的护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资料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

手足口病是婴幼儿人群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病程在7d之间,发病后,患儿口腔黏膜上可以发现分散性疱疹,患儿可以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变化,患儿手足等部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问题。近几年从我院实践经验及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发现,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率逐渐升高,但依然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1-3]。目前临床上已知可以诱发小儿手足口病的病毒超过20种,主要传播方式为人群之间的亲密接触,通过玩具、手巾、床上用品等方式传播疾病[4];患儿发病后,所产生的唾液、分泌物等也会在空气中进行传播,导致其他人群发病。

3.2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研究

相关学者研究认为[5],对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儿预后的主要方法,有助于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加快患儿康复。因此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到患儿护理中,取得良好效果。

从我院实践经验来看,在对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由于手足口病病菌主要通过亲密接触的方式实现传播,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卫生,定期对患儿的牙刷、奶瓶、贴身衣物等进行杀菌处理,并及时的清理更换,避免疾病发展。(2)在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受年龄等因素影响,患儿经常表现为哭闹、紧张等,对临床医护工作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由耐心、责任心对患儿进行疏导,逐渐平缓患儿的情绪,使患儿能自觉接受护理干预。(3)由于手足口病患儿以幼儿居多,并且幼儿的皮肤角质层薄,吸收能力强,皮肤容易受到化学性、物理性刺激,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对患儿的皮肤护理,及时对患儿的口腔部位进行消毒,才能有效抑制疾病发展。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对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从表1资料可知,在对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疱疹结痂、口腔病变消退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证实,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19:1789-1790.

[2]周丽娟.小儿手足口病的观察与护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7:52.

[3]黎志萍.浅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07:70-71.

[4]曹瑾芬.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6:1055-1056.

[5]刘文琴.小儿手足口病43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33-3434.

作者简介 江贵兰 出生于1975年10月4日 女 汉族 籍贯: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 供职单位:宜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护师 学历(医学类:大专,财务:本科),晋升儿科护理副高级职称,

论文作者:江贵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  ;  ;  ;  ;  ;  ;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江贵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