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CT和MRI影像诊断分析研究论文_王海林,王庆波(通讯作者)

病毒性脑炎CT和MRI影像诊断分析研究论文_王海林,王庆波(通讯作者)

王海林 王庆波(通讯作者)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3医院放射科 辽宁葫芦岛 125000;

2.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辽宁葫芦岛 125001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病毒性脑炎多样性及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此疾病的准确性。方法:分别采用CT与MRI对患者进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主要有片状低密度范围不等的表现,在额、顶皮质、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皮质下区比较常见且多发。单侧具有较大发病范围时,占位效应明显。MRI检查结果主要有长T1、T 2信号表现,相对于CT检查,MRI具有更清楚的病变显示,增强扫描病变主要是不存在明显强化。结论:临床诊断应紧密结合CT、MRI影像表现,才能为临床病毒性脑炎的准确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CT 影像;MRI影像;病毒性脑炎

1. 前言

病毒性脑炎散在临床中散在发病,呈现多样化表现,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CT、MRI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一个主要参考依据。所以,对病毒性脑炎的CT、MRI表现的充分认识十分重要。现分析临床中的30例病毒性脑炎有关资料,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 患者资料

收集病毒性脑炎患者30例,其中有18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2—51岁之间,主要在30—50岁之间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中少年儿童患者主要是发热、抽搐,有1例同时伴随肢体障碍。成年患者有15例具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4例并发口唇疱疹,就诊时有1例患者表现出经治疗不愈的呕吐、恶心、头痛。5例没有明确病史的患者有4例,主要是精神异常,且具有较长时间的病史,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就诊。自发病至初检时间在1—7周之间,17例患者只实施CT检查;9例患者依次实施CT及MRI检查,间隔1—30天不等;4例患者只实施MRI检查。7例患者采用增强CT扫描,6例患者采用增强MRI扫描。在脑脊液检查中,有25例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及白细胞含量增高,临床将结脑、化脑及脑梗塞等疾病排除,有5例患者治疗2个月后采用CT平扫进行复查。

3. 结果

30例患者采用CT、MRI检查,都存在程度、部位及范围不同的异常表现。CT影像主要是片状低密度区,具有不清晰的界限,其内能发现高密度斑点状出血灶和更低密度坏死区,灰白质都受到影响。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患者有4例、患有少年儿童散发性脑炎的患者有6例,都只是位于颞、额顶部患病。有11例患者病变位于单侧,3例患者病变位于双侧,4例患者灰白质都受到影响。单侧较大范围发病患者的占位效应比较明显,其余患者病变都发生在白质区,主要是散在斑片低密度区双侧,大部分患者在侧脑室周围分布,都影响患者颞、额、顶等部位,患病早期具有模糊边界的表现。

患者病变MRI表现为T1低信号加权,T2高信号加权,诚信不均匀信号,伴出血患者能够发现斑点状短T1长T2高信号灶,伴坏死患者可发现更长的T1、T2信号,具有清晰或模糊的界限。患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1例患者同时伴随散在出血灶,脑室周围双侧多发病变的有2例患者,CT平扫呈现白质区稍低密度的表现,不具有清晰边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MRI检查后,患者病变位置存在的长T2高信号比较明显,以及明确的显示范围,T1加权信号也具有不明显的差异。经CT诊治有3例患者在1个月后在进行MRI复查,病变位置可显示出清晰边界;其中有1例患者在白质区内呈现棉团状多发散在长T1、T2信号,每病灶强化后,内缘都具有弧线状强化。1例患者CT强化后表现斑片状少量强化,1例患者存在脑回状强化,其它病例都没有强化明显的表现。所有病例都实施手术方法治疗,临床中经过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后进行随访,症状好转情况都比较明显,患有疱疹病毒脑炎同时伴随出血的1例患者发生昏迷,经及时治疗也没有发生后遗症。主要是头痛、癫痫样发作患者治疗后都获得比较显著地效果,而主要是精神异常的患者,症状都难以迅速恢复。经治疗后对患者进行CT复查,2例儿童患者在病变范围上都发生程度不同的缩小,1例成年患者症状尽管出现好转,但脑内缩小的病变范围程度不明显,也没有发展趋势。

4.讨论

因病毒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侵犯,引起局限或弥漫性脑组织水肿,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并坏死,增生胶质细胞或存在炎性细胞浸润脑实质,还将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受病毒感染影响产生变态反应而引起急性脱髓鞘脑炎,大部分病变都处于皮层下及侧脑室周围白质位置,更多见的是在小静脉周围并表现出多灶性。目前还难以通过实验性检验对病毒性脑炎的病毒类型进行准确确定,因此还主要依靠临床进行诊断。

CT、MRI检查结果显示病变及对病变累及因素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提供的信息比较有价值。在CT、MRI表现上,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特征性比较明显,通常在颞叶、额叶底部存在病灶,不对称分布于单侧或双侧,与豆状核具有的界限清晰,低密度CT,低信号T1、高信号T2的MRI。大部分扫描增强不强化,少数存在斑片状、脑回状,弧线形强化符合有关研究报道。不仅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其它病毒性脑炎患者大脑白质也具有弥漫性、多发性、对称或不规则等表现特点,病变主要位于脑室周围,也有一些位于皮层灰质。本研究的30例患者中,病变位于白质区的有20例,占66.7%,这与有关研究报道是一致的。CT表现的低密度区为均匀或不均匀,具有模糊或清晰界限,大部分病灶没有强化。MRI表现出的信号为长T1、T2,在多发病灶内缘有1例患者的MRI增强表现出弧线状强化。由于T2加权在MRI中相对于CT而言,反映增加的脑组织中水份更加敏感,对显示改变的病毒性脑炎病理改变更加清晰,本研究病例中,相对于同期实施CT、MRI影像检查,MRI具有较大的显示范围,较多的数目,提供更加可靠的诊断信息。在影像表现方面,病毒性脑炎与多种病变具有相似之处。实施MRI检查能够发现多发病灶,对于病灶周围存在水肿情况更加清楚。总之,影像征像应紧密结合临床诊断,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隋邦生,吴恩惠,陈雁冰.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3]罗敏,肖家和.病毒性脑炎的CT、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6.15

[4]鱼搏浪,王泽忠,杨广夫等.病毒性脑炎的CT和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8

作者简介:王海林,男,汉族,籍贯:河北省秦皇岛,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MRI诊断。

*通讯作者:王庆波(1985-),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腹部磁共振。

论文作者:王海林,王庆波(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病毒性脑炎CT和MRI影像诊断分析研究论文_王海林,王庆波(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