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现实”与“自我实现”的错误修正分析_心理学论文

“自我现实”与“自我实现”的错误修正分析_心理学论文

“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辨析——对一个错误的纠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我论文,现实论文,错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B849:C91

1 问题的提出

今天,在我们大力倡导素质教育,重视培养人的创造性,发展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时,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其尊重人性、重视内在潜能发挥、注重创造力研究的特点而引起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等的注意。因此,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自然也就有必要予以认真研究。

但笔者在研究中却发现,国内的不少著述却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与精神分析学家荣格(Jung,C.G.)的“自我现实化”(self—realization)观点相混淆。 在笔者所翻阅的近30种相关文献(著作、编著、编译或译著等)中,大约有80%或是完全混淆,或是含糊不清,只有约20%有清晰的区分。下面分别按“完全混淆”与“含糊不清”两种情况略作引述。

1.1 完全混淆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第398页, 在描述荣格的观点时,是这样表述的:“荣格认为,个人人格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他不反对过去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并认为个人的、民族的、种族的历史对人格的形成都起着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总是为着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求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完善,荣格称之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第189页, 在对荣格的原型概念进行介绍时,有这样一段话:“自身(self)或称自己或自我:心灵中协调其它各部分的部分。自我的表现就是人为了达到人格的统一和整合而做的努力。人格的整合达到了,个人便处于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境界。”

《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编译B.R.赫根法著作,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第38页,在描述荣格的“自身”(self)这种原型时,是这样表达的:“自身”(self)“是协调人格所有其它部分的,它代表人力求达到人格统一和整合的力量。如果一个人的人格达到了完全的整合,那他就处于自我实现(self-actualized)的境界。”

《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第269 页:“自我实现(又称自身实现,Self-Actualization )是荣格首先提出来的概念。他认为个性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实现。”

《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第481 482页,是用以下文字来表达荣格的观点的:“荣格也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总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诚然,个人的、民族的历史经验对人格的形成是有影响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总是为着未来的目标而奋斗不息,以达到人格各方面的和谐和完善,荣格把它称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

以上各段描述,其共同点就在于:它们实质上是在表述荣格的“自我现实化”观点,但却替换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概念。诸如此类错误还有许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1.2 含糊不清

《现代心理学史》(翻译杜·舒尔茨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第362页:“人总是在创造着、追求着、为未来获得某种东西而努力,也即完成荣格所说的自我实现的最后目标,荣格用自我实现这个术语来表示人格的各方面的和谐、充实和完全,也就是自我的最完满的发展。”(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现代西方心理学名著介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第131页:“自身(self), 用来协调人格的各个部分使之达到人格的统一和整合,即达到自我实现。”

《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第217 页:“西方学者认为,自身这个概念是荣格最重要的发现,也是他有关原始意向研究的顶点。这里应该指出,由于荣格将‘自身’的概念引申到自我实现,因此影响到人本主义心理学。”

《荣格心理学与西藏佛教》(翻译拉·莫阿卡宁著作,商务印书馆,1994)第50页:“如上所述,存在着数不清的原型。但是最精要的、能够包容所有其它原型的原型就是自性。它是组织性、指导性的统一本能,能为人格确定方向,赋予生活以意义。它是人格的开端、源泉和最终目的。是个人成长的顶点,即自我实现。”

以上引述,都属于概念模糊的情况。尽管因为没有标明英文原文而难以辨别它们的真伪,但从前后文中仍可看出所说的是荣格的“自我现实化”观点,用的却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概念。

当然,也有著述清楚地区分开了“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例如:《心灵的困惑与自救》(林方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第65页:

荣格“主张我们应该有意识地驾驭无意识的力量。这称为人格的整合或自我的体认(self-realization)。 ……这和后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自我实现有密切的关系。”

又如:《弗洛伊德主义论评》(于鉴夫等,“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车文博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第678页:

“尽管荣格是一个过分重视和强调潜意识现象,特别是集体潜意识现象的非理性心理学家,但是他并没有排斥意识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恰恰相反,他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在意识的指导下,使意识的心灵和潜意识内容融洽地结合为一体, 荣格把这个过程称为‘个性化’(individuation)或‘自性实现’(self-realization)。”

关于self-realization的译法,各有不同, 如林方将其译为“自我的体认”,于鉴夫译为“自性实现”,而笔者则认为将其译为“自我现实化”似乎更为接近原义一些。

以上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有必要将“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作一个明确的区分,以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混乱。

2 荣格的“自我现实化”观点

原为精神分析心理学家的荣格, 也是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psychology)理论的创始人。在其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中,人格结构理论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而他的“自我现实化”观点则是其人格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所谓“自我现实化”,正是荣格人格结构理论中关于人格发展问题的重要的概念表述。本文下面除了引用荣格本人的论述外, 主要借助D.舒尔茨的《成长心理学》(GrowthPsychology)[1]中对荣格这一观点的阐述来说明。 笔者认为舒尔茨的阐述是比较清晰、准确的。

按照荣格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是由三个分离的、但是相互作用的系统所构成,即:意识我(ego)、个体无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和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

“意识我”是意识的核心,包括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全部感觉、记忆、思想、感情等。它的作用是对大量的心理材料进行选择和淘汰,过滤掉无意义的,吸收有价值的。它保证了人格的同一性和连续性。那些不能被意识我认可的体验则被储存在荣格所说的“个体无意识”中。它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被压抑的无意识。个体无意识往往以情结(complexes)的形式表现出来。荣格所说的情结是一种小型的个性, 它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正是在对情结形成根源的探求过程中发现的。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一种超个人的种族经验,是由人类祖先世代遗传和积累的经验所组成,是影响人格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它的存在并不为个体所知。在荣格看来,人的人格结构就如一座岛屿,露出水面的可见部分是意识我;与之接近,但只有在潮汐变化中才露出水面成为可见部分的,则是个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则是不为所见而深藏于海底的岛屿的基部。因此,集体潜意识虽不象意识我、个体潜意识那样能够为个体所觉知,但它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具有最强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集体潜意识具有先天倾向性,因此荣格将集体潜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archetypes),意指它可以作为后来意象所模拟的形式。由于原型的作用,任何个体都有可能在类似情况下,表现出与其祖先相似的行为。

荣格所说的原型主要有四种:人格面具(persona),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anima-animus),阴影(shadow),自我(self)。persona一词最初指演员演戏时所戴的面具,荣格在此用其原意,指人们为了掩藏起自己的真实本性所戴的面具。它就象演戏一样,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或不同的人而采取特定的行为和态度。要做到心理健康,就要摘下面具,使人格的其余部分得到发展。荣格还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异性特征,anima指男性拥有的女性特征,animus指女性拥有的男性特征; 要达到心理健康,就要使这两方面都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阴影是最强有力的,也是潜在的、有害的原型。因为它包含有来自人类种族的、原始的动物本能。它也是特别令人讨厌的原型。

在荣格看来,在所有原型中,自我是最重要的原型,而意识我仅仅是意识领域的核心,自我则是个体整个身心的主体。在此意义上,意识我仅是自我的一个附属物。

荣格认为,人格是在人的一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他曾以太阳的出没比喻人生,认为人格是从无意识夜晚的海上生起,达到意识到自己目的之所在的天顶,再又进入无意识黑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直至泯灭[2]。这也就是说, 荣格虽然承认个体的早期生活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他更重视个体意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其人格的意义。在他看来,只有当个意识到自己的目的之所在时,才表明其人格已经发展到了顶峰。荣格认为,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的中年阶段(一般在35—40岁),人格的各方面,包括无意识与意识、各种心理类型等都已经过不断的整合而达到了和谐、统一和平衡,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展开。荣格便将此称之为达到了人的“个性化”(individuation)。 所谓“个性化”,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独特的自我得到了实现,成为了真实的自己。实质上也就是人的“自我”或“自我原型”得到了“现实化”,因此荣格也将其称之为达到了“自我现实化”(self-realization)[3]。其含义便是指潜藏在无意识中的原型转变为了意识的现实。

荣格认为,一切人格的最终目标,就是自我现实化。自我现实化是表示人格在各方面的和谐、充实和完全,也就是自我的最完满发展。如他所说:“自我是我们生命的目标, 它是那种我们称之为个性(individuality)的命中注定的组合的最完整的表现。”因此, 自我也可以看作是自我现实化的一种内驱力。自我现实化之所以能达成,是依赖于自我原型的作用。自我在集体无意识中,是一个核心的原型。它将所有别的原型,以及这些原型在意识中的显现,都吸引到它周围,使人格成为一个统一体,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这样,个人便处于一种“自我现实化”的境界[3]。

荣格认为,要达到自我现实化的境界,需要有两个前提:一方面,对自我要有一个客观认识,这种认识是由一个人的长期经历所提供的,例如:耐心、毅力和许多年的艰苦工作等等。而且,为了努力达到自我现实化,必须大胆地、开放地、毫无保留地面对无意识,将无意识的声音带给意识,允许无意识展示出自己真实的自我。这也就是荣格所说的对自我要有一个客观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无意识所主宰,只意味着将它们吸收进入意识过程。

另一方面,自我现实化的达到还有赖于其它人格因素的发展。它包括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变化。例如人格面具的解除,承认所戴的公开面具不可能代表真实本性;认识到阴影的各种力量,理解和接受人的本性中的阴暗面,但却不屈服于它们或被它们所主宰;本性中的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方面都得到表达并取得平衡;等等。

也就是说,达到自我现实化的人,他们的人格的任一层面都不占据主导地位,既不是由意识或无意识所主导,也不是由特定的心理类型所主导。它们都处于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因此,在自我现实化的人中便有许多相似之处。

从上述可以看出,自我现实化是一个艰巨的和长期的任务,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但却很少达成的目标。

达到自我现实化的人处于中年或中年以后,他们已经过了很大的转折——人格的改变。他们可能已经花费了几年时间仔细考虑了他们的自我、生活、希望和目标。他们已经允许他们的无意识得到表达,以便他们能够认识他们本性中的先前被压抑的一面。由此而来的结果是,自我现实化的人已经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自知(self-knowledge), 他们在意识和无意识水平上都认识自己。这是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一个特点。

在自知之后,便是对自我的认可(acceptance of self)。自我现实化的人接受他们的自我探索阶段显露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接受他们自己的本性——它的强和弱,圣洁的一面和丑恶的一面。他们可能会在不同的场合戴着不同的面具,那只是为了图方便。自我现实化的人知道他们在扮演角色,但他们并不将这些角色与他们的真实自我混同起来。

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三个特点便是自我整合(integration ofself)。即:人格的所有方面,包括无意识与意识等都被整合起来并且和谐化,以便所有方面都能得到表达一一相对立的性别特征,先前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类型等等。这种人格各部分的整合和表达是心理健康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自我现实化的人的第四个特征便是自我表达 (self-expression)。

因此,所谓“自我现实化”,也可以总的被定义为:对人类本性的接受和容忍(acceptance and tolerance of human nature)。 因为达到自我现实化的人,既对集体无意识开放,又对人类状况有很强的意识力和容忍力,从而也对他人的行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3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基本理论的核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由于对当时心理学领域盛行的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不满而产生的。行为主义把人的心理说成只不过是“刺激—反应”功能,实质上是将人看成为低等动物或机器,完全忽略了人的主体性。精神分析学派虽然强调人性的问题,但还是把它归结为动物方面,比如本能。同时,精神分析主要集中于人的病态方面的研究。这些都使得心理学缺乏对人的本质或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研究。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便力图创立一门研究人类健康人格的心理学,从而试图把潮流改向“恢复人性”的心理学上来。这便是有所谓“第三势力”之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4]。

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这种趋向是由神经学家库特·哥尔德斯坦(Goldstein,K.)开创的, 他发展的一个全新的动力原理表明:健康人增长着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同生活目标一样的基本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同意哥尔德斯坦的这一观点,并且抛弃了他以前曾接受的弗洛伊德的动机原理[5]。所谓弗洛伊德的动机原理, 是指以张力释放、欲望满足而趋向平衡为行为目标的动机理论。哥尔德斯坦认为,人只有在病态下,“趋向平衡”才会成为目标。其他一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以不同方式表达了与哥尔德斯坦类似的观点。如罗杰斯(Rogers,C.R.)强调这一动机理论的发展过程方面,认为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动机的满足,是一个潜能得到实现的成长过程[5]。

总的来说,所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认为,生活的目标就是一个人实现他自己信仰的某种事物。那么,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去追求某种目标?他为什么要去追求这种目标呢?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动机理论对此作了详尽的阐明。

马斯洛认为,人的动机是与人的需要紧密联系的。他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级,从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一个人的低级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他的心理需要和行为,首先受这类需要的支配,他将全力以赴,以求得这些低级需要的满足;只有在低级需要获得相当满足之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表现出来,并上升为支配他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6]。

以需要层次说为基础,马斯洛进而把人类的行为动机分为两类。一类称为缺乏动机(Deficiency Motivation ), 一类称为成长动机(Growth Motivation)[7]。前者是由于某种基本需要匮乏而产生的动机,如饥、渴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及由于安全、爱或自尊的缺乏而产生的需要等;而后者则正是指自我实现需要的动机。

在马斯洛看来,“健康人”与“自我实现”是同义的。也就是说,健康人必定具有自我实现的动机,反之,也只有具有自我实现动机的人才称得上是健康人。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实现呢?

马斯洛认为,可以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不断实现潜能、才能和天赋,定义为完成或达到终身使命,定义为人对自身的内在本性的更充分的认识与承认,定义为在个人内部不断趋向统一、整合或协同动作的过程。 ”[

7]

自我实现“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Self -fulfillment)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6]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成为自己理想的人, 将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点。

所以,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既是指某种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潜能的人类的基本趋向,也是指一个人的成长动机。它代表人格发展的最高水平。用马斯洛自己的话来说,在达到人格发展的这个水平时,“作曲家必须作曲,画家必须绘画,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6]

马斯洛认为,一个人只要当其基本需要层次已经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水平时, 就可以称作“自我实现的人”或“自我实现者”(self -actualizer)。马斯洛并且从自己的熟人、著名人物及数千名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筛选,对“自我实现者”的标准进行了大致描述。他认为:自我实现者是一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天分、能力和潜能的人,他们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且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他们的潜能或是具有个人特征的,或是具有人类共性的[6]。

4 “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的比较

下面,再对“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作简要比较。首先,两者间的区别是明显的。第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自我实现”集中于意识领域的研究,强调的是意识自我的发展,即追求一种最高理想。而荣格的“自我现实化”,实质上是把潜藏在无意识中的原型,变为能够意识到的现实的东西。它需要无意识与意识的合作。因此,“自我实现”与“自我现实化”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荣格的人格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不同。荣格的人格结构由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组成。“自我现实化”强调的是无意识与意识的整合,其中无意识的功能被看得很重,这终归还是精神分析学派的特点,仍属于“无意识心理学”范畴。而“自我实现”则集中于意识领域的研究,也就是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是意识在人格发展中的地位,因而它属于“意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尽管在荣格的人格理论中,也给予了意识以足够的重视,但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仍有根本区别。所以我们只能说,在对意识重视与否这个意义上,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人格理论是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过渡。

第二,虽然“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都是关于健康人的动机理论,但他们对健康人格的描述却各有不同。荣格所说的健康人即是达到自我现实化境界的人, 他们被定义为对无知和神秘现象的接受

(acceptance of the unknown and mysterious)。荣格认为,达到自我现实化的人可以将无意识的、非理性的因素纳入意识之中,使人格的所有方面都被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体,处于一种和谐状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如马斯洛所说的健康人与自我实现的人基本同义,都是人类积极本性的代表,是人的本性得到充分展开时必然达到的境界。当一个人体验过真正合乎其本性的需要满足时,他便是一个健康人,而并不需要强调意识与无意识间的整合。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比荣格的“自我现实化”概念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并已形成为一整套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体系。例如,马斯洛将人类动机划分了类别,并认为自我实现的动机便是成长动机;马斯洛说明了自我实现和人的创造性的关系;还表明了自我实现的超越性特征方面;以及赞同用心理测验等科学手段对“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等等。

尽管“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的区别是显然的,但它们之间也的确存在着理论上的渊源关系,因而也有明显的共同之处。例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本性,所指的也如荣格一样,仍然是“人的生物本性”。而且,它们都强调从人的生物本性中派生出价值体系,派生出人类的终极价值,一个人人都追求的遥远目标。这个目标实质上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使人有完美的人性。另外,“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都是关于健康人的动机理论,它们所说的动机,简而言之,就是人所与生俱来的一种追求向上的内在驱动力。

或许正因为“自我现实化”与“自我实现”之间存在着这些重要的共同性,所以往往容易被混淆。但既然是混淆,就应该得到实质性的纠正,因为它们所反映的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人格理论。

标签:;  ;  ;  ;  ;  ;  ;  ;  ;  ;  ;  

“自我现实”与“自我实现”的错误修正分析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