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天成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其建设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得到应用与推广。施工人员需要正确使用防渗技术进行施工,避免工程出现渗漏情况。因此,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鉴于此,文章将先介绍水利工程中发生渗水的主要原因,然后对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应用研究
1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相关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特别是当前环境下水域流量等一些基本条件的限制,为了适应地形多样特点,施工建设要求一部分施工作业需要在水下进行,对一定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有效隔离,为施工建设提供有力的条件,由于这部分防水作业不仅对工程整体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甚至也关系到工程进度与经济成本。因此,做好施工防渗处理能够避免渗漏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并且能够有效节约水资源,促进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全面发展。
2水利工程建设中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设计不到位
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主要依据与技术标准,如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那么在具体作业中,理论与实践就难以有效结合在一起,无法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从而导致项目设计不科学、不全面,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引发各种问题,导致结构渗漏现象的发生。
2.2原材料质量较差
材料质量是影响技术施工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材料质量存在问题,那么技术再优越也是徒劳无功的。目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只重视前期设计质量,而对现场材料的管理不够重视,由于材料涉及环节较多且都十分重要,比如:采购、运输、进场、使用等,因此,不管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整体质量构成威胁。当前,部分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材料的检验检测以及材料的堆放等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只有有效提升施工材料质量,才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提升。
2.3自然因素影响
除了设计方案、材料质量、施工作业等方面因素可能导致渗漏,自然因素也是导致渗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也是人们常说的外界因素。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抗灾防洪,而在这种环境下其所面临的现状是非常复杂的,地质条件、气候变化等都有可能对水利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在长时间的泥水冲刷下,沉淀物日益增多,水泥管处的无用泥土很难排放出去,这会直接造成水利工程的渗水问题。
2.4水利工程结构变化
结构安全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内容,不管是在施工技术、材料质量还是后期运营维护方面,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这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还会给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破坏。在施工前工程需要对工程结构有全面的认识和分析,能够避免长期作用下由结构老化、裂纹所导致的渗漏问题,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延长水利工程使用年限。
3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
3.1灌浆防渗技术
在灌浆防渗技术中,包括四大种类,第一大类是高压喷射防渗技术。这可以使土层和泥浆形成固体结构,使水利工程更加牢固和稳定,以防止渗漏的发生。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主要是利用喷头,采用定喷和摆喷的方法,处理板墙工程,以防止渗漏的发生,如果遇到较大的激流,可以采用喷灌泵设施保证高压喷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压喷射技术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因此应用范围较广,但是对于采用的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要求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第二大类是砾石层帷幕灌浆技术,该技术主要解决岩石下钻孔的问题,如果是卵砾石环境,就可以采用此项技术,在该技术中采用的是三排孔灌浆技术,用来提升施工操作的整体技术,用来解决一些旧问题,并且可以改善水利工程渗漏的问题;第三大类是坝体劈裂灌浆技术,这是根据坝体自身的压力规律,为水坝坝体加固,采用浆泵技术向已确定的孔洞注浆,从而灌浆形成一定渗透力,来加固坝体。采用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察,如果都是一些细小裂缝,那么可以采用部分灌浆法,如果是较大裂缝,且裂缝较多,则可以用全线灌浆法。该技术可以用以处理水利工程的裂缝,提高坝体的稳定性,还可以为未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第四大类是注浆灌注技术,向地基灌浆,用以加固岩石层,可以填充和挤压,并在此基础上实施技术,填充浆液,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透性,并且提高地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水利工程的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中,防渗墙技术包含以下几种:(1)锯槽法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据槽机切割,然后排出一定残渣,同时糊上泥浆,最后用混凝土完成浇筑工作;(2)链斗法成墙技术,这一方法是利用开槽机,然后在底部开挖一层土,用沙土和黏土制作;(3)射水法成墙技术,这一方法是凭借高速水流,将土层切割,然后修整孔洞,经过几次循环以后,排出一些残留物,再用混凝土浇筑,完成防渗墙;多头深层搅拌技术是利用多头搅拌机,生成水泥桩之后,再将水泥桩拼接而成。由于使用的材料是沙土黏土和淤泥层,所以成本较低,施工者需要根据施工经验和施工环境谨慎选择,正确采用技术;(4)薄型抓斗技术,这主要依靠抓斗机开凿出一个地洞,形成槽状,这项技术用于砾石层和砂石层,特点是耗费一定人力和物力,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由于只能在砾石层中使用,所以应用范围不是很广。
3.3堤防防渗劈裂灌浆技术
劈裂灌浆技术的防渗原理是充分利用液压将堤坝劈出一条条裂缝,将高浓度的浆液注入堤坝裂缝,在堤坝内部行成一道垂直于地面的屏障,加固堤坝,提高坝体密实性和防水性。在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细节,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灌浆前一定要找准位置,设置标线,在被劈裂的坝体中,注入高浓度的浆液,凝固后形成一道灌浆防渗坝体。通过灌浆防渗技术的实施,可以有效填补堤坝缝隙和缺口,增加堤坝的牢固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利用灌浆防渗,可以有效提高坝体防水性能,这项技术施工材料方便简单,施工速度快,材料成本低,工程难度低,防渗效果好,被广泛应用到水利工程堤坝防渗工程建设中。
3.4地下超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
地下连续薄混凝土防渗墙技术较常应用于水利工程的防渗技术中,它主要用于水坝坝身和坝底,垂直于坝体的地方,或者应用于坝体墙和土石坝中,这一技术也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效果。而且发展时间较长,起步时间较早,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得以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地下超薄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技术更加成熟,相比于其他防渗漏技术,优势更大,而且施工效率更高,使坝体质量更好,还能节省一定工程成本。
4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项目,由于受到施工因素、自然环境、材料质量等各方面存在的不利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在投入使用后频繁发生渗漏现象,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不利于水利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使用寿命的提升。因此,相关企业在进行水利施工中需要加强渗漏问题的研究,合理应用灌浆技术、防渗墙技术等多种手段,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规范,实施防渗处理作业,切实提高水利工程结构的防水性能,推动水利工程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漓.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9(13):72.
[2]田旺.水利工程中的防渗处理灌浆施工技术框架构建[J].智能城市,2019(11):106-107.
[3]张玉婷.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24):128.
[4]张玉婷.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18(12):87-89.
论文作者:王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防渗论文; 防渗墙论文; 质量论文; 水利论文; 堤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