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理论述评_好奇心论文

好奇心理论述评_好奇心论文

好奇心的理论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好奇心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好奇心(curiosity)是个体对新异和未知事物想知的倾向,是个体重要的内部动机之一。作为个体重要的人格特征,好奇心一直受到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内众多学者的关注。最早讨论好奇心的是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他们关注的是好奇心的道德性质而较少关心其心理结构和机制。1890年JAMES把好奇心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此后,学者们开始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好奇心的实质和产生的原因,并形成了几个较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HEBB、皮亚杰、HUNT和BERLYNE等认知心理学家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一个高潮;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DAY等一批学者从特质观点出发探讨好奇心结构,从而掀起了好奇心研究的第二个高潮;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LOEWENSTEIN提出信息差距理论对好奇心的认知理论做了整合和补充,对好奇心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部动机,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强烈的好奇心还是创造性人才和高创造力人才所具有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好奇心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学习以及创造性的发展都密不可分,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好奇心的概念、本质、发展特点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二、有关好奇心的理论

1.好奇心的本能论

好奇心本能论者把好奇心看做生物本能,普遍强调好奇心的先天生物适应性。如,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JAMES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种原始的本能,把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近看做是一种适应。除此之外,他认为还有一种好奇心,即“对抽象事物的想知”或者“科学的好奇心”(scientific curiosity)。这种好奇心是“冷静的头脑(philosophic brain)对一种不一致或者是自身知识差距”的反应[1] (P221~243),这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能。其后的极端本能论者McDOUGALL认为,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人类的许多思索性倾向和科学倾向都植根于好奇心之中,好奇心是同恐惧一样的基本本能[2]。到了FREUD那里,好奇心又成了性本能的派生物。他认为好奇心是3—5岁儿童有关“性”的探索行为升华的产物,是一种“原始焦虑”的反应。好奇心在童年早期就出现了,在社会压力下,有关“性”的好奇心可以被升华为概括化了的对世界的好奇心。

2.好奇心的驱力论

(1)原始驱力。20世纪初,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好奇心是一种驱力,认为好奇心同厌恶情绪联系在一起,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厌恶的唤醒,好奇心是为了减少厌恶而产生的寻求知识的表现。

THORNDIKE、HARLOW、NISSEN等早期行为主义理论家认为好奇心是原始驱力,探索行为是由一种原始的“生物内驱力”所激发的。WHITE[3] [4] (P191~204)、MORGAN以及张春兴把好奇心看做是原始驱力,但他们都认为好奇心不具有生物驱力特征。

(2)驱力减低。BERLYNE认为好奇心是由具有复杂、新异和令人惊讶等特性的“刺激冲突”或者“不协调”等引起。他根据HULL的驱力减低理论提出了两个基本假设:当新异刺激作用于机体感受器时,会出现一个由刺激引发的内部驱力反应(R—S[,D]),也就是所说的“好奇心”;当唤起好奇心的刺激持续作用于机体感受器时,好奇心就会逐渐消失。

他认为,好奇心和害怕都是紧张的表现。个体接近或者逃避刺激物,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紧张水平,个人做出哪种行为可能取决于个人的气质和经验。总体上,对强刺激选择逃避的可能性大;对弱刺激选择接近的可能性大[5]。

(3)最佳刺激(optimal stimulus)。在Berlyne研究的基础上,SPIELBERGER和BUTLER提出了最佳刺激理论(也称双过程理论)来解释各种形式的探究行为。他们把好奇心和焦虑看做是对抗的内驱力。这些内驱力是强度不同的情绪状态,二者的交互作用唤起和推动了个体的行为。好奇心和焦虑在个体感知新异的、不协调的或者不明确的刺激的过程中会表现出起伏不定的趋势。并且,不同的人体验这种情绪状态的倾向性也不同。他们认为,好奇心内驱力比焦虑内驱力有较低的阈限并且在初始阶段有更高的增长率[1] (P221-243)。

(4)习得性内驱力。与原始驱力观点不同,强化论者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DASHIELL将好奇心看做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并假定探索行为是饥渴等原始内驱力降低的结果,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DOLLARD和MILLER也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习得性内驱力。这种观点的进步在于肯定了好奇心具有后天可塑性的一面。

3.好奇心的认知论

认知心理学家更多地把好奇心看做内部认知动机,用认知协调性、一致性、概念冲突及信息差距等观点来解释和定义好奇心。

(1)认知不协调。上个世纪50年代,HEBB、PIAGET和HUNT等人的研究对好奇心做出了比较一致的解释。他们的基本观点是:首先,好奇心是人试图搞清世界的倾向性反应;其次,这种需要是由与预期的不一致而引起的;第三,在好奇心与预期的不一致之间存在一个倒U形的关系。

皮亚杰认为,好奇心与儿童探求世界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把好奇心看做是由儿童试图将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所引起的认知不平衡的产物。他把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索行为分为:视觉性、触觉性、操作性和活动性等4种。

在HUNT看来,好奇心是个体对中等程度认知不协调的寻求反应,是由一种寻求积极影响的欲望所激发的。在此基础上,KAGAN指出,人类有4种基本动机:解决不确定性的动机、寻求感觉的动机、饥饿和反抗的动机、征服和把握局势的动机。而“解决不确定性的动机可以被重新命名为寻求认知协调的动机,或者想知道的动机,也就是BERLYNE所说的认识的好奇心”[6] (P189~282)。

后来,BESWICK从信息加工的过程出发对好奇心做了理论解释。他假设每个人对经历的刺激有一个编码组织的认知“系统”,在现有系统中无法编码的刺激会引起概念冲突。由此,他把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寻求、维持并解决这一概念冲突的准备状态或倾向[7]。

(2)信息差距(information-gap)。格式塔心理学家没有提出系统的好奇心理论,但他们用“完形原则”解释行为,认为不论对可观察到的图形还是对“行为世界”的其他方面,人都有弥补“缺口”的行为倾向,有对信息赋予意义的倾向。MALONE在格式塔观念的基础上对认知的好奇心(cognitive curiosity)做出了解释,认为认知的好奇心是由改变认知结构的期望所引起的,可以被看做是想给个体的知识结构带来更好的形态的一种欲望[8]。

LOEWENSTEIN把格式塔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决定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信息差距”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对知识的不满足同对物质条件的不满足一样,依赖于个体所处的客观情景与主观参照点之间的比较。一个人的所知是相对客观的,但是一个人的想知是非常主观的。一个人的想知可以被看做是他的信息“参照点”。当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中的信息参照点高于他当前的知识水平时,就会引起好奇心。因此,可以说好奇心是个体的信息参照点,是个体渴望弥补知识差距的反映。

基于上述假设,他认为指向特定知识信息的好奇心的强度与个体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之间应该有正相关;且好奇心与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知识积累之间应该呈正相关。同时,他认为新信息能够改变信息接受的范围,从而引起参照点的游移;而且随着个体信息的获得,特定信息(尽管它依然是未知的)的客观价值也可能降低[2]。这样,他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好奇心的发展和动态起伏性。

4.好奇心的特质论

不论是本能论者、驱力论者还是认知论者,他们普遍把好奇心看做动机状态来加以讨论和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以后,认识到把好奇心仅仅当做短暂的动机状态加以研究的局限性以后,研究者们才越来越多地从人格特质出发探讨好奇心。认为好奇心既有状态的成分也有特质成分。状态好奇心表现的是短暂的、变化不定的动机性质;特质好奇心表现的则是稳定的、持久的人格特征[9]。

较早对好奇心特质加以探索的是BERLYNE的学生DAY。DAY在承认好奇心状态的同时,提出要把好奇心看做个体持久的人格特质来加以研究,这样就扩展了BERLYNE的研究。处于同时期的PEARSON的“新异需求”测验中、ZUCKERMAN的“感觉寻求”研究中都把好奇心看做是一种特质来加以研究的。此外,SPIELBERGER等人[10] (P70~86)以及Naylor都倾向于通过调查来研究好奇心状态和特质之间的区别。LANGEVIN及AINLEY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已有的几种好奇心测量工具进行了分析,并从中抽取出了广泛特质的好奇心(好奇心的广度)和特定状态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深度)。REIO进一步明确指出,特质好奇心其实是指个体在广泛的情景下体验好奇心唤起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11] [12] 认为,好奇心是一种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也有人进一步认为好奇心本身是一个多维结构,但对于究竟需要几个维度来描述好奇心没有非常一致的看法[13]。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好奇心特质论者在坚持特质论观点的同时,并不否认好奇心的动机状态属性。他们在肯定好奇心特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同时,也承认好奇心存在情景制约的情况。

三、对好奇心理论的评价

综上所述,对好奇心的认识经历了由本能到驱力再到认知动机,乃至最后到特质与状态的统一的发展过程。各种理论阐释的不同,一方面反映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各主要心理学流派之间的观点冲突。

本能论者将好奇心与恐惧等生物本能相提并论,在很大程度上将人的好奇心看做是先天性的东西而忽视了人的好奇心受诸多环境因素以及个体知识影响的事实。此外,将好奇心视为本能后,好奇心似乎变得无法测量,成为不可捉摸的事物。

尽管早期驱力论者将好奇心看做原始驱力有“新瓶装老酒”的嫌疑,BERLYNE将好奇心同恐惧联系在一起,也有生物本能论的倾向。但这种改头换面的进步就在于使得好奇心可以在受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行为观察加以测量。因此,好奇心驱力论最大的贡献在于为人们通过可观测的行为测评好奇心提供了理论指导,将好奇心研究由纯思辨引向实证。同时,驱力论者过分强调个体对新异刺激被动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个体的好奇心更多表现为主动寻求和探究新异性这一事实。

认知理论对人类好奇心的产生机制做了较好的解释。特别是信息差距理论对好奇心的产生及其特点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他们所讨论的好奇心仅限于特定情形下的好奇心,是一种寻求特定知识信息的内部动机。尽管该理论认为在好奇心和知识之间有正相关存在,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因为新信息能够改变信息接受的范围,从而引起参照点的游移。此外,LOEWENSTEIN把好奇心同厌恶情绪联系在一起的说法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诚然,缺失信息的获得或信息差距的弥合确实能带来愉快情绪体验,但信息的缺失究竟能否一定引起厌恶情绪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更何况也有人认为好奇心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14]。

尽管好奇心的认知观点支持者们没有专门谈及好奇心的最初起源问题,但从皮亚杰认识发生理论深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而十分强调生物适应性以及格式塔对个体“完形”倾向性的含糊其辞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明确否定好奇心的先天存在性。

毫无疑问,特质论者做出特质和状态的区分对充分理解和测量好奇心都是非常有益的,但不幸的是,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过分夸大了好奇心的具体情景差异性而机械地将二者看做好奇心结构的两个方面来考察。如,DAY设计的“安大略内部动机测验”、NAYLOR的“墨尔本好奇心调查量表”等都将这两方面看做平行结构来加以测量分析。假使真如他们对好奇心状态情景内容差异性非常肯定的那样,那么不但测量好奇心结构几乎不可能,而且测量好奇心也无任何意义。因为自然界的情景是纷乱复杂、无穷无尽的,我们不能拿不同情景下个体之间的好奇心测量做任何比较。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无法比较一个对宇宙现象好奇的人与另一个对门锁等机械物件充满好奇的人哪个更有好奇心,哪个更有创造性。事实上,他们两者之间肯定存在好奇心的差异。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特质与状态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特质论者的困难所在。

由此看出,尽管学者们对好奇心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理论解释,但对其本质属性和起源的认识依然不是很明确,而这一问题关系到好奇心能否培养。此外,特质论提出特质好奇心与状态好奇心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论述有待进一步准确把握,这对准确测评个体好奇心至关重要。总之,好奇心的理论研究还不完善,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加以补充和完善。

标签:;  ;  ;  ;  ;  

好奇心理论述评_好奇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