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论文_陈会杰1,陈晨2,王艳萍3,苗春平4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论文_陈会杰1,陈晨2,王艳萍3,苗春平4

1.身份证号:13012519830302XXXX;2.身份证号:13028119870816XXXX 3.身份证号:13292919780921XXXX;4.身份证号:13112719860110XXXX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机电设备被广泛引用于各个领域中。在煤矿生产当中,机电设备无处不在,其功能日益重要和强大。注重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工作,能够实现维修技术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当今,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还应深入强化管理。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提升对策

引言

近年来,选煤厂安全生产事故问题越来越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同时在这种背景下,煤矿企业更加重视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选煤厂而言,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风险,不仅有助于减少财产损失,降低风险系数,而且保证了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了选煤厂的稳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因此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和维护机电设备,是现阶段选煤厂应该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之一。

1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现状

目前,针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相关部门已经建立维修管理体系,且引进了故障诊断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但总体而言,在机电设备维修方面,多数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维修技术,使得很多设备因无效维修而报废,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且传统维修技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也使得煤矿企业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起步较晚,1980年之后才出现煤矿生产系统的概念,部分简单的维修技术初步具备模型。但到目前为止,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依然缺乏深入研究,维修模式也没有相关的理论指导,严重阻碍了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存在的问题

2.1设备操作问题

设备维修管理部门与设备制造厂之间缺乏信息方面的反馈和交流,在购买设备后,企业没有把设备的有关性能以及应用情况向设备制造商反馈。技术管理部门仅靠说明书或通过远程语音的方式与制造商方面的技术人员沟通来解决一些紧急状况,维修部门工作人员对设备售后反馈意识不够,反馈渠道单一,使用方的维修人员不能对设备的整体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解,造成在应用设备装置时会出现问题,而且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就会对设备性能的提升与改进产生不良影响。

2.2部分煤矿企业强化机电管理和维修意识薄弱

虽然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已经意识到机电设备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但是仍有部分企业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虽然企业设有独立的机电组织管理部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一部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情况下只有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才会有部门人员进行维修,而没有提前做好预防对策,没有定期形成管理和维护的保养意识。

2.3缺乏完善的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对机电实施管理和维护的前提条件,只有从规范化的机电管理措施中获得系统化服务,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和维护机电设备提供支持动力。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无节制使用机电设备,就算有了管理制度,不遵守的生产行为也是存在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系统管理举措,没有将制度贯彻落实到具体过程中。

3强化机电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可行策略

3.1自动维修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要求煤矿企业管理部门自行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煤矿企业应用这种管理模式时,规定企业要将相应的维修管理人员配备出来,此外,规定他们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同时,煤矿企业还需要为他们配备比较齐全的设备装置。在维修煤矿机电设备时,要对多领域的专业知识进行掌握和了解。所以,就维修管理工作者来讲,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以及较高的技术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配置人员方面,要对不同工种以及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全面的考虑,从而科学进行配置。还需要配置管理人员,在应用自行维修管理策略时,他们需要独自组装设备,这样会熟悉机电设备的基本情况,系统把控机电系统组成情况,从而更加快捷地完成维修管理工作,更加迅速、全面地开展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本身有着简单的运营方式,统一管理更加容易,也有助于监督以及考评维修管理工作。

如何更好地确保应用这种模式,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优化:第一,改造机电设备技术。改造机电技术主要是改变机电设备的局部结构,进而提升设备性能,增强其生产效率。第二,更新机电设备技术。在更新技术时,并非要待机电设备装置功能完全失去价值时才去挽救,而是在出现更高效率、更好性能的设备时就要及时更新和完善,达到经济的最大化。第三,深入分析故障出现的基本原理、故障的基本运行模式以及故障所带来的影响等,从而把机电设备的维修、运行记录管理好,细致分析以及整理维修管理数据。

3.2振动检测技术

其属于煤矿企业较常使用的预防性维修手段,分为简易与精密两种诊断方式。其中简易诊断仪主要利用放大器放大测量振动信号,并利用检波器检测振动峰值,以了解设备的振动情况。而精密诊断则主要利用诊断系统定期记录检测信号,通过计算机分析设备故障部位及原因,并进行有效维修。其次是温度诊断技术,当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后,会出现温度异常的信号,而温度上升也会损坏设备的零部件。对此,可以利用专门仪器采集设备的温度数据,通过分析进行故障预测并发出报警信号,以便及时维修。最后是铁谱检测技术,虽然此项技术在煤矿机电设备中的应用时间不长,但却取得了较好的维修效果。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故障检修也开始引入计算机等技术。

3.3实现信息化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当前时期,煤矿企业在处理机电设备维修信息上面临非常大的缺陷,而处理这种信息也存在较大的难度,然而,不少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具备较高的自动化生产能力,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跟目前煤矿企业的实际生产发展要求相悖。为此,为了实现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实现维修技术的信息化。像是材料的选择对设备后期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经济性更要考虑其适用性。建立一套针对机电设备的材料使用体系,收录当前国内多数煤炭企业机电设备的生产材料,对需更换零件的故障,查询国内使用比较普遍的材料零件,不仅加快了设备维修速度,也可对比分析哪一种材料节省成本且具备实用价值。

3.4完善机电设备的维修制度

相关工作人员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对每个零部件进行定期检修,并制定可行的检修计划,预防故障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有效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及运行档案,针对设备运行状态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以有效确保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5设计合理的机电维修管理系统

矿井机电维修管理系统应由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一是信息系统,在设计机电维修信息管理系统时应注重报表、表单等信息,且由于系统表单属于用户与数据库交流界面,因此设计期间应提升系统的实用性,强化信息系统的各项使用功能。二是数据库,其主要指的是基础、缓冲以及用户权限数据库。其中基础数据库主要存放矿井机电设备的分类台账、配件消耗以及维修等信息。在设立时可以建立三个表格,以提高查找速度。缓冲数据库主要对基础数据库的查询信息进行临时储存,在查询报表结束后,系统便会自动删除缓冲数据,释放系统空间,提高运行效率。除此之外,用户权限数据库主要储存用户的基本信息,并检测用户权限,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强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机电设备管理者的重视,制定出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具体到每个岗位的人员职责。在统一的科学标准下定期对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给予保障,与此同时对于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做到事前预防,不断提高选煤厂的生产能力,以便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晓东.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4):68,89.

[2]白丽博.浅析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在应用中的管理与维护[J].价值工程,2011,30(33):15-16.

论文作者:陈会杰1,陈晨2,王艳萍3,苗春平4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论文_陈会杰1,陈晨2,王艳萍3,苗春平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