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孙辉,陈洁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目的:分析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替比夫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替比夫定的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不同时间点HBeAg血清转换率和安全性。结果:整理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48周HBeAg血清转换率临床数据可知,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安全性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极大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安全性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主要是指患者乙肝病毒的检测呈阳性[1],且发病的日期不确定或者病程已经超过半年,临床伴有肝区疼痛、恶心、畏食、腹胀等症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以核苷酸类药物为主,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较高,大部分患者可达到较长时间抑制HBV(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果,缓解患者肝硬化等相关并发症情况,从而延长患者寿命,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重点探究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排除妊娠及HAV、HEV、HDV等感染患者,遵循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36.97±6.45)岁,ALT为160~1470u/L,平均ALT为(292±15)u/L;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7.23±6.76)岁,ALT为164~1462u/L,平均ALT为(290±18)u/L;比对两组患者基本病情、年龄等方面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施以替比夫定药物治疗:每天早上口服替比夫定600mg/d,连续服用48周[2]。

观察组在替比夫定的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每天早上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每天早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mg/d,连续服用48周。

1.3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12周、24周和48周HBeAg血清转换率;观察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

分析两组患者安全性,即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比两组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处理,借助X²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P值如果大于0.05,表示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如果小于0.05,表示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BeAg血清转换率

对比两组患者12周、24周和48周HBeAg血清转换率,在12周和24周时,两组患者HBeAg血清转换率差异不显著,直到48周后,观察组HBeAg血清转换率达80.0%,比对照组高24.0%,两组数据间存在明显差距(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对比

经过48周的治疗后,观察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均为100.0%(25例);对照组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分别为56.0%(14例)、44.0%(11例)、28%(7例),观察组HBV-DNA阴转率比对照组高44%,HBeAg阴转率比对照组高56%,变异耐药率比对照组高72%,说明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慢性传染疾病,严重威胁到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经过临床数据证明,高达20%的患者最终都会因肝癌、肝硬化或者其他并发症状而死亡,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为抗病毒治疗。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药物属于核苷类药物,都能够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可以调节细胞免疫且见效快,在治疗早期能较好地抑制乙型肝毒,但容易出现病毒耐药等问题,从而再次损伤患者肝脏。而阿德福韦酯的耐药性较低,将两者进行联合,可以融入替比夫定药物有效快速和阿德福韦酯的耐药性较低等方面的优点,弥补两者药理机制,提升患者治疗效果[3]。

本研究中,对照组25例患者施以替比夫定药物治疗,观察组25例患者在替比夫定药物的基础上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变异耐药率、48周HBeAg血清转换率等临床数据可知,观察组整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整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治疗方式安全性都高,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患者逐渐恢复健康,可在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叶永安.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谈慢性肝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策略[J].中医杂志,2015,24:2083-2088.

[2]翟爱荣.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5,22:57-58.

[3]许钦瑜,罗雯静,包涵,盛黎,李海,马雄,华静.Fibroscan在评估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15,11:644-647.

作者简介:

孙辉(1981年9月—)汉族,山东海阳,本科,主管药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临床药学等领域的工作。

论文作者:孙辉,陈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9

标签:;  ;  ;  ;  ;  ;  ;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_孙辉,陈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