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在慢阻肺患者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论文_石娟

肺康复在慢阻肺患者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论文_石娟

石娟

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中心一部 730900

【摘 要】目的对于慢阻肺病人应用肺康复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慢阻肺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慢阻肺病人通过奇偶法开展分组,其中50例慢阻肺病人接受常规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慢阻肺病人接受肺康复治疗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慢阻肺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慢阻肺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临床中针对慢阻肺病人,为其提供肺康复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慢阻肺;肺康复;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selected by parity method.Among them,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maining 50 patients.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ceiv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s a study group,and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ung function index,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exercise ability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fter receiving different treatments.Conclusion In clinical practice,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ave an ideal effect in providing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herapy,which should be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pulmonary rehabilitation;therapeutic eff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一类将持续气流受限作为不可逆表现特征的能够预防并且治疗的疾病,关于气流受限大部分属于进行性发展,属于呼吸系统中十分多见并且多发的一类疾病,关于慢阻肺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非常高,是我们国家现在主要致死疾病之一。慢阻肺病人的基本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肺康复属于以慢阻肺为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措施,同样属于促进慢阻肺病人康复的重要方案,慢阻肺病人由于肺功能减退、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等,对于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肺康复治疗能够使病人肺功能获得改善,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1]。本文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慢阻肺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们医院所收诊的慢阻肺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2018.1-2019.1),所选100例慢阻肺病人通过奇偶法开展分组,其中50例慢阻肺病人接受常规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组,剩余50例慢阻肺病人接受肺康复治疗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慢阻肺病人中男性32例,女性慢阻肺病人18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7.5±7.1岁,平均病程时间为8.8±7.7年;研究组慢阻肺病人中男性39例,女性慢阻肺病人11例,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6.9±7.6岁,平均病程时间为8.1±7.4年;两组慢阻肺病人全部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肿瘤、肺大疱、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排除存在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胸廓显著畸形引发的气流受限病人,排除精神疾病、肢体功能活动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病人。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慢阻肺病人常规治疗措施:为病人提供药物控制、运动指导以及饮食干预等基础性治疗。

给予研究组慢阻肺病人呼吸康复治疗。指导病人有效咳嗽的技巧,胸部排痰的训练技术,呼吸功能的训练技术。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强调隔肌呼吸为主的方法,提高隔肌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病人的胸式呼吸,变为腹式呼吸。并进行呼吸肌训练。指导病人取卧位或坐位,放松身体,先闭口用鼻深吸气,此时腹部隆起,使膈肌下移,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尽量回收,同时双手逐渐向腹部加压,促进横膈上移。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到3倍,8到10次每分,持续3到5分钟,每天数次。患者提供手握式阻力训练器进行呼气训练,提高呼气肌能力。能下床活动的病人由责任护士带领,每天两次做八段锦及室内运动训练,卧床的病人则在床上做运动训练[2]。

1.3评价标准

记录两组慢阻肺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其中运动能力评分包含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耐力,满分100分,病人得分越高代表其运动能力越强[3];通过第四版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记录两组慢阻肺病人生活质量评分,满分100分,病人得分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理想[4]。

1.4统计学计算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算同时处理本文所得相关数据,其中t值代表检验计量所得资料,卡方值表示检验计数所得资料,两组之间的差异采取P值进行计算,将P值看作判断指标,倘若所得P值小于0.05,表示各项临床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倘若所得P值超出0.05,代表各组之间比较不具备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慢阻肺病人第一秒用力呼气率为1.88±0.63%,用力肺活量为2.68±0.67L,运动能力评分为75.51±6.2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0.00±2.79分,对照组慢阻肺病人第一秒用力呼气率为1.31±0.67%,用力肺活量为2.11±0.46L,运动能力评分为67.13±6.27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4.22±2.37分,两组慢阻肺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的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使一项不可逆过程,不能够完全根治,临床中通常采取止咳以及消炎等常规治疗措施,在病人病情获得控制之后,需要为病人提供肺部功能锻炼,降低病人因为停止治疗引发的再次急性加重现象出现,当病人进入到缓解期之后肺部功能会产生持续下降,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提供肺康复治疗,具体包含呼吸肌康复治疗、呼吸方式干预以及全身治疗等,使病人的肺部功能和运动功能获得提升,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5]。

综上所述,对于慢阻肺病人,为其提供肺康复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改善病人肺功能,降低因为肺功能退化引发的再次急性加重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文飞,屠春林,赵开顺,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康复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2):347.

[2] 李群,陈锋,王小霞,等.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程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 (2):134.

[3] 孙楷,聂洪玉,刘泳,等.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 (5):463.

[4] 彭文宏.肺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7,46(5):700.

[5]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南(2013年修订版)[S].中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6-258.

论文作者:石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肺康复在慢阻肺患者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论文_石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