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金广

吉首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南吉首 416000

【摘 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减轻临床症状。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of clinical efficacy. Methods:May 2017to November 2018 our hospital of 84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each group of 42 peopl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used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Improvements were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with arterial blood gas levels and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Patients with arterial blood gas level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group patient cure rat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effect,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rterial blood gas levels,reducing clinical symptoms.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晚期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影响严重[1]。我院近年来应用无创呼吸机参与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比较理想。本文重点分析了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优势与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X线等影像学检测确诊。②患者合并有呼吸衰竭症状。③患者符合应用无创创呼吸机治疗指征。④患者其它脏器无严重功能障碍。将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4.3±5.2)岁;病程3~18年,平均(11.2±2.8)年。观察组中男性25例例,女性17例;年龄51~77岁,平均年龄(65.6±5.5)岁;病程4~19年,平均(12.1±2.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吸氧、营养支持、补液纠正机体水电解质水平,并对症应用药物进行抗感染、祛痰、平喘、利尿等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开始治疗前严格排查患者是否存在无创呼吸机治疗禁忌证:①存在呼吸抑制及血流动力学异常(休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患者。②呼吸道痰液粘稠、分泌物过多、消化道出血及近期右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③有严重的脑部疾病患者。④面部畸形或近期面部受创患者。⑤上起到存在阻塞患者。治疗方法:呼吸机为美国产BiPAP呼吸机,呼吸模式设置为s/t,频率调节至每分钟12~18次,氧气流量为每分钟3~5 L,经鼻罩、面罩实施正压通气,将吸气压力初始设置为8mmHg,逐渐调整至12~20mmHg;将呼气压力初始设定在0mmHg,逐渐调整至6~8mmHg。该参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尽量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患者每次治疗2h,每天视情况治疗4~6次。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病情与不良反应的观察,如有异常立即对症处理。

1.3观察与判定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的变化情况。②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动脉血气水平均改善明显,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动脉血气水平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水平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机体呈现进行性、持续性的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症状几乎难以逆转,病情好反复发作,对患者机体的损害较强,死亡率偏高。该病发病期间会因有害气体及颗粒造成气道与肺部损伤,引发机体出现慢性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出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若病情持续进展,晚期容易合并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相关报道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2]。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并无具有针对性的根治药物,常规治疗为吸氧,应用气管扩张、呼吸兴奋、抗感染类药物等,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容易使患者呼吸肌出现疲劳,病情恶化。

有文献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气道阻力较高,氧耗量也相应升高,给予患者持续的正压通气,能够保持气道正压,增加肺泡内压,促进氧气在血流中弥散,修复受损肺泡,维持肺泡在呼吸周期内的畅通,是控制病情、减缓恶化程度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3]。无创呼吸机能够通过口、鼻面罩以无创接触的方式给予患者持续性机械通气支持,不会对气道造成损伤,不使用镇痛、镇静类药物,通过调整适宜的吸气、呼气压力,帮助患者克服气道的阻力,增加肺泡的通气量,有效促进CO2的排出,提高呼吸效率,进而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而且该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并不影响患者说话、禁食,在临床使用较为广泛。

本文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参与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看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操作简单,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Briones Claudett KH.A study of 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 with a complex critical care ventilator.Is it the best choice[J],J Int Med Res.2016,42(6):1374-1375.

[2]陈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05(4):133-134.

[3]龚志钧.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19(6):79-80.

论文作者:张金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金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