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何冰娇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研究论文

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何冰娇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研究

颜炳国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0)

摘 要: 通过对何冰娇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上的13场比赛进行录像分析,对她在比赛中所运用的发接发球技术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总结何冰娇的发接发特点。结果表明,何冰娇均采用正手发球,以发前场为主;发球耗时时间短,出手干脆;何冰娇的接发球形式变化不多,前场接发球主要运用挑球与搓放,后场接发球主要运用杀吊;从发接发来看,何冰娇并不是非常擅长变化,发接发抢攻意识不是很强。

关键词: 羽毛球 技术 发接发

在羽毛球女单方面,中华台北女单选手戴资颖、西班牙女单名将马琳、印度女单选手辛德胡等优秀女单选手异军突起;同时,王适娴、王仪涵等国内名将相继退役,国羽主力李雪芮也深受伤病困扰,我国羽毛球女子单打方面,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重要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1 研究对象

羽毛球女单运动员何冰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以“羽毛球”“女子单打”“技术运用”等作为关键词在图书馆与中国知网等论文库查阅羽毛球理论以及技术运用方面的相关文章,为文章撰写提供依据和保障。

2.2 录像观察法

本文对何冰娇参加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联赛的13场比赛进行分析。选取的对手为在世界羽联排名前十的选手或比赛的半决赛、决赛阶段的比赛。

碳酸镍沉淀分离浓密池采用砼衬橡胶,再衬耐酸耐温陶砖的复合衬里结构,橡胶内衬为5 mm厚预硫化丁基橡胶(P- ⅡR- 18),呋喃树脂胶泥砌筑2层耐酸耐温陶砖(200 mm×200 mm×54 mm)。除铁、除钴帕丘卡空气搅拌槽尝试采用了新方法砼衬橡胶,再衬耐酸耐温陶砖的复合衬里结构[3];导流筒为乙烯基树脂玻璃钢制作;导流筒支架为TA2材质;槽盖为钢件内外表面衬胶。

2.3 数理统计法

如表3所示,何冰娇在面对对手前场落点球时,采用挑球技术与搓放球技术为主,以推球技术为辅,结合勾球技术。从何冰娇技术运用的结构来看,何冰娇接发球技术采用比较单一,变化不多,基本符合传统女单以挑球调动为主的接发球规律,由上文可见,何冰娇在发球上较传统女单打法有所变化,但是接发球的变化不明显,女子单打男性化的打法的趋势下,对发接发抢攻有着很高的要求,何冰娇可以适当增强发球后抢攻的练习,灵活的利用前场的多项技术。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发球落点区域示意图

何冰娇面对前场落点球技术运用统计表中,胜负局对比差异较为明显的为挑球技术、推球技术、搓放球技术。何冰娇在负局时,相对于胜局挑球明显增多、推球明显减少、搓放球也略有减少。“推、放、搓、勾可以达到限制对手进攻的效果”,何冰娇在负局时,推球与搓放球的运用率减少,反而是给了对手进攻的机会;挑球的增多,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对手回球的难度以及调动对手进行跑动,但同时也意味着将主导交至对手,对手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组织球路以及更多的机会来组织进攻,这往往会使得自己处于防守状态。而何冰娇并非以防守见长的选手,相反的是其进攻较强,何冰娇在比赛中,应当扬长避短,慎用挑球,多利用推球、搓放球来给自己的后场进攻创造机会。

3.2 何冰娇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如表2所示,何冰娇的前场区域发球,左区以发1号位与2号位为主,少有3号位落点球;右区以发2号位为主,其次为1号位,3号落点球同样较少;何冰娇的后场区域球发球相对较少,左右区均以5号位为主,4号位为辅,少有6号位落点球。与传统女单比赛发后场高远球为主的发球方式比,何冰娇的以发网前球,且以网前内角球为主,发球比较稳定,少有发球失误。

调料:发酵粉 10 g,精盐 110 g,花生油 2.5 kg(约耗 1 kg),葱花 50 g,味精少许。

例2中的标题使用了暗喻的修辞格。该文是美国著名专利法学者Chisum教授批评前述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商业方法专利判例(Bilksi案)不足的论文,他将专利法上可专利客体的法律制度比喻成一座花园,在这座花园里,多年来生长出了大量杂草。他批评最高法院错过了清除这些杂草的时机;但同时,他又认为该判例也为专利法播下了非常有益的种子,对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界定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图1 发球落点示意图

在胜负局对比中,何冰娇在左区负局的3号位落点球明显高于胜局3号位落点球,分别约为6.73%与1.09%。通过视频观察,对手在接何冰娇的3号位落点球时,多采用推扑右边线的腰线位置与底线位置的方式,何冰娇为左手持拍,对手所回击球的落点为何冰娇的反手区域,相对于正手与头顶,反手的攻击性较小且容易造成被动,何冰娇应尽量减少左区3号位落点球的使用,发外角球快速抽球是羽毛球男子单打中较为常见的线路组合。

由录像观察得知,何冰娇全部运用正手来发球。

如表1所示,何冰娇在比赛中的发球落点区域以前场区域为主,后场区域为辅;何冰娇的发球落点区域相对比较稳定,在胜负局中,发球区域无明显差别。何冰娇在比赛中有超九成的球为发前场区域落点球,发网前球与传统女单以发后场高远球为主的发球方式有着本质区别。

3.3 何冰娇接发球技术运用分析

采用Excel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合Excel进行图表制作。通过图表分析说明何冰娇在比赛过程中的发接发技术使用情况,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表1 何冰娇发球区域统计表

表2 何冰娇左右区发球落点统计表

表3 何冰娇面对前场落点球技术运用统计表

表4 何冰娇面对后场落点球技术运用统计表

如图1所示,根据发球规律将羽毛球单打场地分为6个位置,靠近中线的为1、6号位,靠近单打边线的为3、4号位。1、2、3号位为网前落点、4、5、6号位为后场落点。

在管中依次加入3.5 mL 6.5×10-5 mol/L DPPH溶液和0.5 mL 60%的乙醇,总体积为4 mL,混匀20 min后,于比色皿中在517 nm处测定吸光值,记为A0;加入3.5 mL 6.5×10-5 mol/L DPPH溶液和0.5 mL待测试样溶液,测定值记为As;加入3.5 mL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和0.5 mL待测试样溶液,测定值为Ar,用3.5 mL无水乙醇和0.5 mL 60%乙醇作为参照,以上各管均做三组平行。按公式(4)计算对 DPPH自由基清除率R[15]。

如表4所示,何冰娇在接对手后场发球时,以杀球为主,吊球次之,高球最少。面对后场落点球技术运用是主要运用杀球技术以及吊球技术的运用来进行下压。在接对手后场落点球时通过积极下压的方式来保持进攻状态与男单打法比较类似,与世界顶级女单技术发展的规律不谋而合,何冰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使用打法规律的变化。

何冰娇后场区域接发球技术统计表中,胜负局之间杀球与吊球使用频率有所差异,高球运用率差距不明显。在负局中,杀球运用率减少,吊球运用率增多。何冰娇在后场区域接发球采用的方式更倾向于直接进攻,大多数情况下采取重杀的杀球技术来争夺主动权;虽然此种方式更加容易掌握主动与直接得分,但是也同样容易产生直接失误失分、影响下一拍的连接、体力消耗过大等问题。因此,何冰娇应当适当利用轻杀、劈杀、点杀、劈吊、拦截等“软压球”来控制保持自己的进攻节奏并控制对手的节奏,从而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

4 结论与建议

(1)发球均采用正手发球,发球落点以前场区域为主,后场区域为辅,何冰娇发球耗时时间短,出手比较干脆;前场区域落点球在左右区皆以以发对手内角球为主,后场区域落点球在左右区以发对手头顶正后方以及外角居多。何冰娇的接发球形式变化不多,前场区域接发球以采用挑球技术与搓放技术为主,后场区域接发球以运用杀吊技术下压为主;从发接发来看,何冰娇并不是非常擅长变化,发接发抢攻意识不是很强。

认真落实《山东省水功能区划》,科学核定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提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意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制定水功能区分阶段达标控制方案,确保水功能区分阶段达标任务的落实。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下达山东省的 2015、2020、2030 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制定了全省17市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分解方案,并按年度分解下达。

(2)何冰娇发接发阶段趋于稳定,变化不多,故建议何冰娇在发接发时根据对手站位、特点等情况适当调整,综合考虑选择相应的技术与线路;何冰娇发球后抢攻意识不强,在女子单打男性化打法的趋势下,可适当培养加强抢网意识;何冰娇若想通过发外角接腰线球快速抽球的男子打法来掌握主动,还需进一步加强步法的移动与手腕爆发力的练习。

参考文献

[1]侯峰.卡罗琳娜·马琳与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单选手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2]戴金彪,管颖,卢志泉,等.“21分制”对羽毛球男单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89.

[3]郭兴武.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特征对比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戴劲,钟建萍.羽毛球男子单打优秀选手前场技战术特征的对比分析[J].运动,2009(2):23-24,41.

中图分类号: G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9(c)-0236-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27.236

①作者简介: 颜炳国(1991,10—),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标签:;  ;  ;  ;  

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何冰娇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