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杨东慧

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杨东慧

杨东慧; 绥化市第一医院152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前置胎盘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类型、围产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附着于子宫前壁的20例患者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8例,部分性胎盘前置2例。附着于子宫后壁组40例患者中边缘性前置胎盘1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1例,其他3例。前壁组产后出血6例,产褥感染10例,后壁组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4例。结论: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与多次妊娠、瘢痕子宫有关,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多,包括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不如后壁组良好。

关键词: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围产期并发症

对处于妊娠期的孕妇来说,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影响腹中胎儿的正常发育和生产,其中,胎盘前置是胎儿生产时常见的一种疾病,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产妇生产的一类常见疾病。常见的症状是孕期反复阴道无痛性出血,容易引起患者恐慌,若出血量大则会危及患者以及胎儿的生命。胎盘前置主要分为附着于子宫前壁和子宫后壁两种类型,目前诊断方式主要为产前超声检查。本文对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不同附着部位胎盘前置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产妇的临床类型、围产期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等进行比较,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不同附着部位的胎盘前置患者60例,其中附着于子宫前壁患者20例,平均年龄28岁,附着于子宫后壁患者40例,平均年龄25岁,以下统称前壁组和后壁组。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采用的方法符合我国伦理学规范。

1.2排除标准

为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胎儿正常生产,同时为了保证研究顺利进行,本次研究对于参与研究的患者制定了一套排除标准,排除的患者类型包括严重胎盘植入危及母儿生命的重症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患者拒绝参与、隐瞒病情、不配合治疗者等患者,选取的患者严格按照排除标准进行,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以及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

1.2研究方法

患者进入医院产科后,医院对患者的相关情况做了详细记录,包括年龄、孕周、孕次及是否瘢痕子宫等信息,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经过产妇的常规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后,选择符合研究的患有前置胎盘疾病的患者进行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为前壁组和后壁组,记录患者的产前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围产期并发症的具体资料,患者生产后,记录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新生儿体重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等),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不同附着部位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附着于子宫前壁与后壁的前置胎盘患者的年龄以及生产时的孕周比较无差异(P>0.05);而前壁组平均孕次和瘢痕子宫明显高于后壁组。胎盘前置的患者中,完全性前置胎盘18例,部分性胎盘前置2例。而后壁组多为边缘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盘,其中,边缘性前置胎盘16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3例。

2.2围产期与新生儿情况

两组产前出血无明显差异,前壁组产后出血6例,产褥感染10例,后壁组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4例。前壁组的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多于后壁组(P﹤0.05),对比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可见,前壁组患者产下的胎儿在体重较后壁组轻,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相较于也较高。

3.讨论

胎盘前置是产妇生产前发病率较高的的一类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产妇以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临床资料显示,胎盘前置的发病率在我国近年来呈现上升的趋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根据本次研究可见,在前置胎盘的产妇中,主要分为附着于子宫前壁和子宫后壁两种类型,附着于子宫后壁的患者要明显多于附着于子宫前壁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产前出血上并没有明显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少数附着于子宫前壁的患者中,患者的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围产并发症,新生儿的健康状况等明显不如附着于子宫后壁的患者。

对于胎盘前置的患病原因,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公认的定论,有以下两种相对认可的解释,产妇原发性蜕膜发育不良或后天因素造成的子宫底蜕膜损伤,导致子宫内供血不足,不能满足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为了满足胎儿的营养需求,胎盘过分发育,胎盘部分或全部覆盖子宫下段,部分甚至能延伸到宫颈的内口,造成胎盘前置。子宫内膜的缺失处和瘢痕处不适宜受精卵着床,导致胎盘位置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下移,造成胎盘前置。

参考文献

[1]陶春梅,李映桃,程澄,等.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行子宫切除27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4.10(1):22-26.

[2]陈汉青,邹粟花,杨建波,等.前置胎盘附着位置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2,2(3):198-202.

[3] 洪小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2):26-27.

论文作者:杨东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杨东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